近年来,团台州市委以进一步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目标,紧盯青少年权益保护工作薄弱点,紧扣青少年维权需求点,紧抓青少年健康成长关键点,建体系,引资源,抓落实,三管齐下,打造青少年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维权贴心人。
一是建强工作体系。横向上,利用好团组织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专项组和未保委牵头单位的职能优势,“杠杆”撬动多部门协同作战,推动青少年权益保护工作体系持续深化。梳理条目式任务清单,并建立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推进落实,织好全市青少年权益保护工作“一张网”。纵向上,提高青少年权益保护工作在共青团工作年度考核指标的分值占比,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如青少年权益保护工作考核指标在路桥共青团工作年度考核指标中分值占比达10%,并对形成典型案例和可推广经验的镇(街道)团委给予附加得分。
二是建强队伍体系。按照“团干+社工+志愿者”工作模式配强服务队伍,搭建起专业主导,业余辅助,相互配合的队伍体系。如团温岭市委组建起社工团队、普法宣讲团队、专业律师团、心理咨询师团还有学者顾问团共五个团队,辅助青少年事务社工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
三是建强阵地体系。一方面,通过优化运行模式,引入社会力量,建强12355青少年服务台等专业阵地。如团温岭市委将12355青少年服务台职能转移至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培育青年社会组织8家,为12355青少年服务台建设安上了“新引擎”。另一方面,将青少年权益保护职能有机融入其他团属阵地,为青年之家、青春V站、青年服务中心等阵地嫁接青少年维权服务,如团三门县委利用团属阵地承接、登记、转办未成年人相关个案维权诉求,提供免费心理咨询服务,打通了青少年维权“最后一公里”。
二是依托“亲青帮”平台,充实专业力量。主动与检察院、司法局、教育局等部门对接,形成工作合力。目前,已组建一支宽领域、高素质的青少年维权专家团队入驻“亲青帮”平台。动员专家团队开展青少年维权知识普及活动,帮助青少年提高维权意识,掌握维权知识。
三是依托“亲青筹”平台,汇聚社会力量。依托“亲青筹”平台为困境青少年发起募捐,动员社会力量帮助青少年走出阴霾。2018年以来,共发起“亲青筹”项目42个,引导7257人参与募捐,募捐金额达76万元。持续开展“爱心圆梦百千工程”,筹集资金113.33万元,资助大中小学贫困学生2511名。
一是结对帮扶有为。依托省平安建设信息系统开展重点青少年群体摸底排查工作,发动基层团组织定期走村入户作调查,做到底数清。同时,对所有重点青少年进行建档,掌握青少年实际需求,做到情况明。组织团干、社工、志愿者等与重点青少年进行结对帮扶,要求全年至少对每位重点青少年开展2次实质性教育矫治或帮扶工作。
二是专门教育有方。在全市范围布点专门教育基地,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定制化方案和多样化服务。如路桥区成立6家观护教育基地,依托“爱?倾听”心理工作室及“曙光”志愿者团队,对涉罪未成年人员开展分类帮教、基础管理、生活保障、培训就业、心理疏导,为迷途少年点亮一盏“引路灯”。
三是精准关爱有效。动员各县(市、区)对照全市青少年权益保护工作要求,梳理需求清单、资源清单,打造兼具本土风味和实际效果的青少年关爱项目。如团温岭市委积极争取福彩公益金15万元,倾力打造“候鸟守护计划”,逐步形成了“候鸟守护六大品牌”,累计服务小候鸟60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