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 于克斌
[摘要]城乡融合是新时代的课题之一,需要城市和乡村二者同时发力才会实现。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在改善城乡关系进程中特别重视农村的改革与发展,缩小与城市的差距,继承以往国内外城乡发展经验形成了一系列促进农村发展的思想,主要包括解放并提高农村生产力;城市和工业帮扶乡村和农业,实现二者有效互动;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重视科技对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等内容。城乡二元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新时代实现现代化的制约项。邓小平重农思想推动了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增长,借鉴邓小平重农思想,总结出仍然适合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这对新时代城乡融合的顺利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重农思想;新时代;城乡融合;启示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到“三农”问题,以此通过政策来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城乡关系、提高农民生活,在实践中城乡之间的差距已经明显缩小,但是农村与城市发展落差仍然较大。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改变,不解决占全国人口50%的农民收入问题,就有“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不解决农村农业问题,就会制约整体国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迫切需要实现城乡融合。邓小平重农思想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改革和经济的提升,新时代“三农”思想与其是一脉相连的。因此结合中国现行城乡关系去借鉴邓小平城乡一体化思想对推进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邓小平重农思想的主要体现
邓小平在城乡一体化问题上十分重视农村发展,在《关于农村政策问题》一文中,邓小平十分欣赏安徽凤阳县农民开创的大包干方法,并认为应为他们创造条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具体包括机械化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发展多种经营。广而言之,邓小平促进农村发展思想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重视农业基础地位,积极调整农村政策解放并提高农村生产力。邓小平把农业看作国民经济发展的根本不仅在于农业自身地位的重要性,而且还在于农业是工商业等发展的基础。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从战略高度考慮“农业是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重点,必须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①把农业放在处理城乡关系的全局中,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良性互动的关键,全党都要在思想上真正意识到农业的重要地位,在加快其他产业发展的同时确保农业稳步发展。邓小平认真听取民意,对农民提出的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提高劳动者生产积极性的想法予以研究和支持,如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便在农村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在邓小平农业思想指导下,我国农业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耕地等资源锐减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农业物质装备也成倍增加,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农村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支撑作用更加明显。”②
第二,城市和工业帮扶乡村和农业,实现二者有效互动。乡村的发展除了需要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之外,还需要城市的推动作用,才能使城市和乡村实现良性互动。城市和乡村是彼此依存的关系,邓小平提出,“如果占百分之八十的农村不发达,没有购买力,那样,哪会有国内市场?”③城市离开乡村就缺少了市场、劳动力和基本生产生活资料供给;农村离开城市就没有了资金和先进的技术设施。工业和农业以城市和乡村为载体,必然也是彼此作用的关系。要想发挥农业对工业应有的作用,使工业与农业形成良性互动,首先应使发展起来的工业反哺农业和农村,搞活农村经济,带动农业和其他产业发展起来。如工业对农业进行资金支持,生产农村农业所必需的和多样的生产资料,改善农业生产方式。城市在帮助农村农业走上轨道之后还可以在适宜发展工业的乡镇建设乡镇企业。邓小平曾说,首先“农产品大幅度增加,大量农业劳动力转移到新兴的城镇和新兴的中小企业,这恐怕是必由之路。”④即是说,乡镇企业既可以提高乡村生产力,也可改善农村待业人口的就业状况。其次,发展多种经营。“中国农村的发展道路不仅是农、林、牧、副、渔,还要搞工业,只有这样才能增加收入,才能适应农业机械化的需要。真正的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只知道种粮食、搞副业是不够的。”⑤邓小平充分认识到了工业化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并主张在有条件的乡村发展工业,农村形成产业链之后,才能实现城市和农村产业的相互交融,共同发展。
第三,农村作为微观主体,也要实行先富带动后富。在宏观上,邓小平意识到共富是指城乡全体人民的共富,指出:“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⑥“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⑦同时也意识到农村的富裕需要靠已经富裕的群体来带动,因此,为了合理规划国家发展,邓小平提出先发展有条件的东部沿海,当东部沿海发展到一定水平,就要更多帮助中西部地区赶上来,除此,还在微观上允许农村有条件的先富起来。邓小平强调:“一部分生活先好起来的,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学习,这样就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不断波浪式的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的富裕起来。”⑧但是对先富也要有限制,必须是合法经营,诚实劳动,否则便会扰乱社会秩序,败坏社会风气。
第四,高度重视科技成果对农业和其他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要改变农业传统发展方式的束缚,除了依靠工业帮扶还要借助于科技的力量促进农村产业的现代化发展。邓小平指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⑨中国在错失蒸汽机革命、电力革命后,实行改革开放抓住了信息技术革命的尾巴,并因此开始了快速发展,农业也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科技条件加快发展。“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⑩这说明了邓小平真正意识到了科技对农业现代化的意义。科学技术成果运用于农业转变为巨大的生产力,能够转变落后的生产方式,劳动生产率将大为提高,也将使劳动者从劳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从事其他活动。同时,将工业的先进技术带到乡镇工业,不仅可以保护乡村的生态环境免遭破坏,而且也可以较充分的利用乡村资源,创造出更高的效益。通过科学技术对乡村农业与工业的加持,可以逐渐缩小农村与城市差距,有利于缓和城乡二元化的态势。
二、新时代城乡融合存在的问题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时代,主要矛盾也转化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之间的矛盾”?,习近平基于新的历史阶段和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提出城乡一体化需要适时走向城乡融合。目前城乡融合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要素市场化阻碍了城乡要素的双向流通
过多倚重“看不见的手”进行资源配置,使得要素按照市场规律流向了城市。农村资源要素持续外流,导致发展所需基本要素缺失,阻碍农村经济正常发展,而且“在城乡交换关系上广泛存在着‘剪刀差,”?农产品进入城市价格低廉,农村消费城市工业品却较为昂贵,农村较城市发展差距太大。第一,城乡在金融机构上的差距,农村普遍只有信用社,甚至乡镇上也只有邮政和农商银行,与城市各大银行林立的情况比数量和规模都较为失衡。农村居民普遍观念比较保守,只知储蓄不知投资,因此农村资金大部分流向了城市,用于城市建设,却没有资金向农村流动,农村只靠微量的存款难以实现发展。第二,土地作为经济活动的载体,是城市和乡村发展所不可或缺的。但由于长期以来城市和乡村土地制度分离,城市资本无法进入农村土地市场,导致城市土地寸土寸金,农村除种植土地外大量土地闲置浪费,利用效率低,无法使土地资本化。第三,劳动力及人才的缺乏。首先,由于农业不景气,务农根本不能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需求,很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谋求更高的收入,留下的只是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造成农村无人种地,农村空心化。可想而知,缺少主体的农村又谈何发展。其次,缺乏专业人才也使农村发展缓慢,农村的劳动者都是靠多年来的种植经验,遇到没有遇到过的问题就难以解决。
(二)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性规约不健全,农村现代化进程缓慢
建国初经济重心由农村转到城市,主张农业支持工业,实现工业体系的建设,这一措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工业品的供应,为打造工业国家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长时间的城市本位侧重式发展,导致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严重脱节,城市占据了各种优势资源,而反观农村则发展进程缓慢。这种城市本位的发展道路决定了农村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城乡一直处于二元状态。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但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筹规划市——县区——镇——村的长效融合机制还没有蔚然成风,能看的见的措施很少。因此需要省级层面各自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划,才能有章可循,按照既定的道路去实践。到目前为止,虽然乡村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大部分的农村地区仍旧是传统分散经营农业为主,政策性规约的缺失把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阻拦在外。并且农村在村庄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以及人文治理方面均缺乏力度及措施,农村农业现代化推进缓慢。
(三)农村产业结构单一,难以实现飞跃式发展
目前大部分农村仍然是单纯的农林牧副渔模式,即农业模式。随着机械化水平的相对提高及国家惠农政策的支持,农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但从长远来说,农村有着丰富资源,比如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但是没有配套的工业设施和服务产业进行开发,这些丰富的资源要素只能闲置浪费或耗费成本转移到城市为城市发展服务,农村则空有发展所需的资源要素却得不到发展。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务工,除种植土地之外的土地大量闲置,或者建成新住所无人居住,或者是被破败不堪的旧房子占据,由于农村土地没有市场化,许多闲置的土地却得不到开发,大量闲置浪费,与城市的寸土寸金形成鲜明的对比。农村是传统文化、建筑、自然风光的保存地,但由于没有得到及时开发,这些优秀的资源走不出去,外部力量也进不来。综上来说,农村在继续以第一产业为基础的同时,应根据当地实际条件发展二三产业,否则难以实现飞跃式发展,也难以实现真正的城乡融合。
三、邓小平重农思想对当前城乡融合发展的启示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城乡一体化建设虽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城乡二元化现象依旧存在,邓小平重农思想启示人们,无论何时,“三农”始终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
(一)合理分配市场和政府配置资源的比例
技术、资金、人才都是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但城乡差距使这些要素多集中在城市。乡村产业的发展,城乡产业的融合首先离不开这些要素流入农村,单靠市场配置资源必然更加导致要素在城市的集聚,政府及企业要从宏观上制定措施保证城市优质要素向农村的流入:城市的科学技术引入农村,发挥科学技术成果在促进农村农业现代化及乡镇企业发展的作用;拓宽融资渠道为农业农村提供金融支持,一方面鼓励城市资金投入农村产业,另一方面,适当增加农村金融机构,尤其是专门针对农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适当放宽农民贷款限制;引导城市人才到农村去,同时对服务于乡村振兴的人才采取奖励政策等。首先通过这种要素单向流通使乡村发展起来,才能实现城乡发展中要素的按需双向流通。除了要充分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加强对城乡融合的调控以弥补市场失灵,还要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集中群众的智慧,设计出城乡科学融合的规划。
(二)重视三农问题,深化城乡融合体制机制改革
中国的农情和农业的基础地位决定了必须重视并做好“三农”这篇大文章。制度是保障城乡融合顺利推行的前提,没有固定的框架规约,城乡融合就只是一句空话。改革开放的起点就是农村,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促进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农村工作影响现代化建设大局,因此,在“两个百年”进程中,不能只喊口号,必须从体制上确立农业的战略地位,保障农业为整个国民经济及全体农民安定有序的生活服务的作用。政府要宏观制定政策,以此来修补市场配置的缺陷。首先,要适时推进土地改革,充分发挥土地流转和自主承包的经济效益,着力保证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的多样性。其次,改革城乡户籍制度。逐渐淡化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区别,促使城乡人口的双向流动,人口的流动一方面可以减小城市由于人口膨胀带来的“城市病”,还可以缓解乡村发展动力不足的局面。再次,要提高农村社会保障的水平,缩小与城市社会保障的差距。习近平指出:“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制度推进,逐步取消城乡居民在福利待遇上的不平等、不均衡现象,使公共服务下放到乡村,惠及更多农民。
(三)進一步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发展多种产业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城乡融合发展是其实现的重要途径,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城乡有效融合的保障。邓小平在《关于农村政策问题》中指出:“现在农村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是思想还不够解放,除表现在集体化的组织形式这方面外,还有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问题。”?要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第一,必须因地制宜去了解当地农村所有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为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做好功课,保证农民在不离开自己生存的土地的同时,使农民切实的感受到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宜居的双重增值效应。第二,“有些干部,对于怎样适合本地情况,多搞一些经济收益大、群众得实惠的东西,还是考虑不多,仍然是按老框框办事,思想很不解放。”?这个问题,尽管是在现在仍然存在,即缺少能为百姓干实事的干部。因此应在聘用和考核环节加强对基层干部的考察,避免有尸位素餐的情况存在。形成一支能吃苦耐劳、专业能力强、业务能力高的干部队伍为农村产业发展出谋划策。第三,加大对农村经济转型在财政、人才、科技、监管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综合发力使美丽乡村更有保障,农业专业人才及复合型人才都是农村发展的需要,要积极引导高校大学生主动落脚到基础中去,为农村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第四,尊重群众意愿,“我们在宣传上不要只讲一种办法,要求各地都照着去做。宣传好的典型时,一定要讲清楚他们是在什么条件下,怎样根据自己的情况搞起来的。”?人民群众是发展中的主体,了解人民群众的意愿,向群众做好宣传工作,有利于促进群众践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与城市产业链的融合,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注释]
①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1998-10-14.
②秦军,陈三三.邓小平农业思想对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的指导意义[J].理论前沿,2007(6).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184.
④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13.
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改革开放三十年研究文集[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181.
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77-78.
⑦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65.
⑧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99.
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7.
⑩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275.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余滢.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05-01:5.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