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德联合培养人才模式改革的思考

2019-06-20 08:25徐丽娜
青年时代 2019年14期

徐丽娜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21世纪着眼于世界的大工程,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其作用在全球化的今天再一次被凸显出来。外语+X人才将成为21世纪最需要的人才,中外联合培养人才模式为这类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最好的方式,本文以中德联合培养人才模式为例,详细论述了我国中德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现状,不足以及“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德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改革路径。

关键词:中德联合;一带一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我国中德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现状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与德国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培养学生,打造外语+X的人才培养模式。通常采取3+1、2+2或2+3的学制,让学生既熟悉外语,又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这种培养模式下的学生通常在中国学习3年,在德国学习1年或在中国学习2年,在德国学习2-3年。其合作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由中国高校制定学生的课程计划和培养方案,学生在初级阶段学习德语及相关专业,继而通过选拔进入德国高校,在德国学生按照需要选修相应课程,通过毕业答辩取得中国高校的学历证书。另一种方式学生在初级阶段仍学习德语及相关专业,但相关专业课程由德国高校拟定,学生通过选拔后在德国参加德国高校制定的相关课程计划,通过两所大学的毕业答辩取得中德双方学校的学历证书。其毕业去向主要为德国企业或中德合资企业,也有部分学生选择在德国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这种中德联合培养模式下的人才大部分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和较强的专业能力,在就业时具有很大的优势。鉴于毕业生的巨大优势,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开展了中德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使得这些高校在招生和就业中脱颖而出。

二、我国中德联合培养人才的不足之处

中德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在中国已开展了30多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领域的一大进步。但目前这种模式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中德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课程设置大部分由德国高校决定,即使学生在国内的学习由中国高校制定,但在德国的课程学习仍由德国高校制定,另外,中国高校很少持续关注学生在德国的学习情况。这就导致了中国高校人才培养自主性的缺失,使得它们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需求来培养学生。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这将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国需要大量的外语+X人才,需要符合中国市场要求的人才。

再次,目前我国中德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主要还是采用“走出去”的方式,而没有将德国学生“请进来”。也就是说,我国高校目前只是将学生输出,送到德国学习,但是我们忽略了中德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另外一种方式,即让更多的德国学生来到中国学习,学习中国的语言和文化,让其成为中国语言的传播者和中国文化的代言人。

另外,我国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培养的人才未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很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工作能力不足,需要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虽然一些能力的不足源于经验的缺乏,但很多学生也是因为专业知识不够导致工作能力不足。而后者导致的工作能力不足完全可以在人才培养时规避。中德联合培养的学生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最后,中德联合培养人才模式中学生跨文化能力的缺失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跨文化的不适导致了一些学生在生活方面、学业方面以及人际交往方面都出现了问题。在生活方面,德国的生活方式与中国有很大的差异,无论是在出行、娱乐和饮食方面,中国学生都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去适应,而很多情况是,学生还未适应国外的生活,他们在国外的生活已经结束了。基于语言的原因,中国学生在德国的学习压力也非常大,他们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達到学业上的要求,这使得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在人际交往方面,中国学生常常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小圈子了,不愿意走出去与德国人交往,即使与德国人交往,也只是流于表面,未能有深入的交流。

三、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德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改革路径

随着人们对“一带一路”关注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加入这一倡议。2019年4月25日-4月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包括德国在内的150多个国家参与了该论坛。德国“一带一路”倡议协会主席汉斯·冯·哈尔多夫表示:只有积极参与,才能让德国以及带路沿线国家实现共同发展。这表明两国的合作往来将会越来越密切,而对于相关人才的需求也将进一步提升,因此,我国急需培养适合新形势要求的优秀人才,中德联合培养人才模式恰恰满足了这种需求,然而对于培养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

首先应该思考的问题就是中德联合培养人才模式下中国高校自主性缺失的问题。如前文所述,目前这种联合培养模式中大多由德国高校来决定学生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方向。针对于这个问题,中国高校应积极争取自主权利,在合作中由中方制定学生在中国以及德国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并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将学生在两校的学习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管理,而不是全权委托给德国高校,只有争取到联合培养模式的自主权利才能培养出符合我国长远利益的外语+X人才。

另外,中国高校可以借助于中德联合培养人才模式让更多的德国学生来到中国学习,为其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提供奖学金,鼓励德国学生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一带一路”绝不是中国的一个短期规划,也不仅仅是21世纪的规划,还将延伸到下一世纪乃至更远的时间,因此随着“一带一路”的不断推进,中国不但需要通德语,专业强的中国人才,还需要了解中国语言和文化的德国人才服务于我国的经济建设。

目前我国很多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不具备足够的能力从事本职工作。这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方面急需解决的问题。无论是联合培养的学生,还是其他模式培养的学生,都应该符合市场需求。因此就需要学校与用人单位通力合作,传递人才需求信息,根据用人单位和市场需要调整教学大纲,加强国内各高校的合作,加强国内高校与德国高校的合作,打造企业需要的优秀人才。另外,高校应加强学生专业的交叉和融合,注重教学质量,教学效果,采用“双师制”教学。高校可以定期召开毕业生见面会,通过毕业生的反馈了解学生在工作中哪些方面能力不足,思考应对措施,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

最后,跨文化能力也是“一带一路”战略所需人才的必备能力。因此,中德联合培养人才模式下的学生应该尤其重视这种能力的发展。相对应的,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考虑到这一方面,设置一些相关课程,让学生对德国的风土人情、文化特征和高校生活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要求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准备,让他们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尝试着用接受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学业及人际交往方面的差异。

中外联合培养人才模式无疑是“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一种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然而如何让这种培养模式发挥出它的巨大作用,这需要高校在实践中慢慢思考,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1]柴野.中德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光明日报[N] 2014.12.30 第0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