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与双侧钢板内固定在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对比

2019-06-20 01:39陈学山亢军强戴华昌
右江医学 2019年4期

陈学山 亢军强 戴华昌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与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2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研究组46例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膝关节功能、并发症。结果 对照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长于研究组,术中失血量多于研究组,膝关节功能总优良率低于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双侧钢板内固定,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创伤性更小,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促进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

【关键词】 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有限内固定;外固定支架;双侧钢板内固定

中图分类号:R683.42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9.04.013

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创伤中常见的骨折之一,多由高能量损伤造成,骨折发生后关节面受损严重,骨折移位明显,且伴有软组织损伤,而胫骨平台对人体生理支撑具有直接影响,若不及时接受规范治疗,可导致患者膝关节功能障碍,降低其生活质量。因此,早期有效恢复胫骨平台正常解剖尤为重要[1~2]。目前手术是临床主要的治疗方法,其中双侧钢板内固定、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是常用的两种术式,但临床对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仍存在争议[3]。鉴于此,本研究将对比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与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2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纳入标准:有明确的外伤史,均为新鲜骨折且经影像学确诊;患者知情研究内容,签署同意书;无凝血功能障碍。排除标准:伴有严重肾、心、肺等脏器病变者;妊娠哺乳期女性。按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其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23~58岁,平均(39.85±421)岁;Schatzker分型:V型25例,Ⅵ型21例。研究组46例,其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23~59岁,平均(40.01±4.07)岁;Schatzker分型:V型26例,Ⅵ型20例。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双侧钢板内固定:患者平卧行全身麻醉后,采用膝后内侧联合前外侧切口,使胫骨平台外侧骨折线显露,将半月板下筋膜组织横行切开,并将半月板向上翻起,牵引股骨,使外侧关节面充分显露。后内侧切口:沿胫骨内侧缘纵向切开“鹅足”,使内后侧骨折线显露。采用间接牵引复位骨折端,使胫骨关节面暴露后,使用薄骨刀撬起塌陷关节面骨折块进行复位,缺损处使用人工骨填充,预防关节面负重再次塌陷。C型臂X线透视机下确认复位良好后,使用“Golf”棒形、“L”型或“T”型钢板固定前外侧,以接触加压钢板固定后内侧,同时修补撕裂的外侧副韧带及半月板。研究组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患者平卧行全身麻醉后,于膝关节前外侧取“S”切口,切口从髌骨下缘外侧起,经腓骨小头前,以胫骨结节内缘为终点,于关节面下干骺端开窗口,直视下将塌陷关节面用骨膜剥离器撬拨托起,缺损处用人工骨填充,结合手法复位,最大限度恢复关节面平整,C型臂X线透视机下确认复位良好后,关节面使用松质骨螺钉固定,若骨折粉碎严重,可加用1根松质骨螺钉固定。将四根外固定支架针分别钻入骨折远、近端,钻入外固定支架针时使其位于关节囊外侧,然后行双边单干支架外固定,术中修复破裂的交叉韧带、半月板及侧副韧带。两组患者术后均予以抗感染、消肿等对症治疗,术后1周指导患者行关节功能锻炼。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失血量等指标;随访12个月,参照Merchant评分标准[4]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无行走障碍及疼痛,膝关节可屈曲至130°,伸直至15°为优;有轻度行走障碍及疼痛,膝关节可屈曲至120°,伸直至30°为良;术后有中度行走障碍,活动时明显疼痛,膝关节可屈曲至90°~119°,伸直至40°为可;有严重行走障碍,经常疼痛,膝关节可屈曲至<90°,伸直至40°为差。总优良率为良率与优率之和。术后记录两组创伤性关节炎、骨折延迟愈合、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以%和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双侧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对比

对照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长于研究组,术中失血量多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2.2 两组膝关节功能对比

对照组膝关节功能总优良率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手术治疗前后典型X线片对比见图1。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

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该病发生率日益增加,且骨折发生后常伴有软组织损伤,若不及时接受规范治疗,可导致骨折畸形愈合,降低膝关节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对于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治疗除了需恢复关节稳定性、对线、轮廓及关节面平整性外,还需加强保护软组织,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5~6]。

双侧钢板内固定是以往临床常用的治疗术式,虽可以恢复关节面平整、固定骨折部位,但其手术切口较大,术中需广泛剥除软组织,从而破坏骨折端的血供,导致骨折延迟愈合;加之内固定物较大,且皮肤组织较薄,不利于伤口闭合,易增加术后切口感染概率,从而影响预后[7]。因此,为减少对软组织损伤,保护骨折生物学环境,生物学固定、有限切开内固定成为临床治疗方向。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中,该术式切口较小,能最大程度减少软组织的损伤,减少骨膜剥离范围,从而保护骨折端的血运,利于术后骨折愈合[8]。且外固定支架直接作用于骨折两端,施力较为灵活,利于骨折复位。术中采用双边单干支架,利于双侧力量平衡的维持,避免偏心固定现象发生,从而降低术后骨折移位发生率。术中对于塌陷的骨折块使用松质骨螺钉撬拨固定,可有效减少对内环境的干扰,同时稳定骨折块,且与有限内固定相结合,达到优势互补作用,进一步提升骨折固定效果,利于促进患者早期行康复训练,加快其膝关节功能恢复[9]。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情况、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利于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相较于双侧钢板内固定,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创伤更小,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

参 考 文 献

[1]  陈川成.内固定与外支架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7):114-115.

[2]  付 涛.不同方法治疗复杂开放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对比[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6,36(3):237-242.

[3]  赵衍听,田家祥,刘 莉,等.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比较[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7,14(6):60-63.

[4]  许 建,刘天泽,郑寿鹏.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J].创伤外科杂志,2017,19(6):443-446.

[5]  钱雪丰,曹 平,张明勇,等.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6,31(6):50-51.

[6]  梁 凡.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J].骨科,2016,7(5):372-374.

[7]  周百刚,冯宏伟,贺西京.内外固定结合与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27(28):106-109.

[8]  郭晓辉,刘锋卫.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与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Ⅴ、Ⅵ型)的疗效评估[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3):79-82.

[9]  周建生.普通解剖钢板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对照研究[J].右江医学,2016,44(2):245-247.

(收稿日期:2018-12-12 修回日期:2019-02-26)

(編辑:潘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