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园区基础设施工程全生命期BIM技术应用

2019-06-20 07:27杨林虎王帅芦志强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9年10期
关键词:运维可视化智慧

文|杨林虎 王帅 芦志强

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将智慧城市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全新模式,要求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城市的智慧程度取决于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显然,传统建设手段很难满足当前智慧城市建设要求。BIM 技术可集成设计、施工、运维中的重要信息,为城市活动提供必要的基础信息,它是智慧城市建设中需要完成的重要基础性工作。201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2011-2015 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加快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推动信息化标准建设。

BIM 是在建设工程及设施全生命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依此设计、施工、运营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BIM一词最早是在1975年,由佐治亚理工学院的Chuck Eastman 博士首次提出。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BIM 软件使用率已达70%以上并持续增长。我国在2002年开始将BIM 技术引入建设工程领域,随后得到快速发展。

项目应用概况

以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智慧园区项目为例,该项目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为大型市政工程领域EPC 总承包项目,涉及十余个专业。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修建道路16 条,全长约30km;涉及雨水、污水、给水、中水、燃气、热力、电力、电信等各类管道总长约300km;建设公园约17.4 万平方米,路侧绿化约47.7 万平方米,河道及水环境综合整治长度约8.8km;建设高中压调压站、热源厂、公交首末站、公共停车场,占地面积约3.9 万平方米。

大型基础设施工程通常具有地理跨度大、涉及专业多、地下管网排布复杂,施工作业面广、运营期工程资产管理对象分布广,问题排查与定位困难,设备、设施及供应商信息庞杂,管理难度大等特点。本项目在上述特点基础上,同时还有智慧运维要求,这一要求延长了工程信息的服务期限,强化了工程数据跨阶段传递、更新、维护的重要性。

BIM 的内涵是能够连接建筑全生命期不同阶段的数据,以及它整个形成的过程和这个过程所需要的资源 。BIM 技术能够集成设计和施工两个阶段的信息,尤其针对基础设施的综合管线工程,可以纳入管线、各类闸门、阀门的安装和供应信息,形成完整的竣工模型,接入运维管理平台,为实现智慧运维创造基础性条件。

利用BIM 技术在可视化、参数化、信息化方面的优势还可提高项目信息沟通效率,支持项目在环境、成本、质量、安全、进度等多方面的分析、检查和模拟,提高施工阶段的可预测性、可控性和精细化管理程度。将BIM 技术全面应用于道路桥梁和综合管网等的设计、施工全过程,可大大减少设计变更和设计错误,降低潜在的施工返工风险。

由此可见,引入BIM 技术对智慧园区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BIM 实施策划

BIM 实施策划主要目的包括多个方面,一是明确项目BIM 应用目标和应用内容,二是识别项目BIM 应用重点和难点,三是策划BIM实施流程,四是确认各实施阶段模型深度,五是落实BIM 实施所需的资源,六是明确成员在项目中的角色和责任,七是分析和降低工程实施潜在风险。策划的最终成果是编制项目BIM实施工作方案。通过BIM 策划,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智慧园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建立的BIM 实施架构如图1所示。

该项目形成了以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BIM主管为领导,EPC 总承包BIM 团队组织实施,BIM 咨询团队提供指导,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BIM 人员协作的BIM 实施团队。落实了BIM技术应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人员,及其责任分工,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组织保障。BIM 团队编制了项目级《BIM 实施工作方案》《BIM 技术导则》等一系列项目级BIM 标准,有效指导项目实施。

在BIM 实施策划时,制定了如下实施目标:

设计阶段:通过搭建BIM 协同设计平台,形成协同设计工作模式,以提高沟通效率。通过创建BIM 设计模型,并与设计交互工作,进行设计阶段BIM 应用,提前发现潜在设计缺陷,克服传统设计沟通不及时、不通畅带来的弊端,以提高和优化设计成果,并为施工、运维阶段提供基础模型及属性信息。

施工阶段:通过搭建BIM 施工管理平台,进行项目深化设计、施工模拟、方案优化,实施项目质量安全、进度管理、人材机管理、可视化技术交底等多方面集成应用,以降低施工潜在风险、节约成本,提高现场精细化管理水平。

运维阶段:通过集成设计阶段模型的属性信息和施工阶段的建造信息,形成数字化资产,接入智慧园区管理平台,用于道路、综合管线、设备设施的智慧运营管理,提高突发事件的响应速度和处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智慧园区基础设施工程BIM 实施流程可分为BIM 实施策划、BIM 准备工作、BIM 实施、BIM 应用总结四个阶段,如图2所示。

BIM 实施准备

BIM 实施准备工作主要包括:落实BIM实施所采用的各类软、硬件资源,创建项目BIM 元件库、制定通用和专用工作环境,搭建协同设计管理平台,并进行设计工作环境托管,搭建BIM 施工管理平台,并对施工管理平台人员进行培训,同时编制项目级BIM 标准,用于指导项目实施。

本项目采用了Bentley 公司系列软件创建设计和施工模型。搭建了ProjectWise 协同设计平台(图3)和4D-BIM 施工管理平台(图4),并对施工现场业主方、监理方、总承包方和各施工分部进行了多次集中培训,掌握了平台使用技能。编制了多本BIM 标准,指导项目顺利实施。

图1 项目BIM 实施组织架构

图2 EPC 项目BIM 技术实施阶段与主要内容

全生命期BIM 应用

设计阶段BIM 应用。创建了道路、桥梁、涵洞、雨污管线、交通工程等十余个专业BIM模型,同时运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实现工程三维实景建模。按照“模型文件—结构组装—专业分装—区域总装—项目总装”的顺序逐级装配,形成整个项目的总装模型,如图5所示。在此基础上开展了BIM 可视化、碰撞检查、工程量统计以及仿真性等多种应用。

该项目进行了三维设计模型可视化、三维实景模型可视化、项目整体漫游可视化应用,直观形象地展示工程全貌,使各参与方对设计方案和现场有更加准确的理解。利用BIM 碰撞检测功能,对项目土建专业与其他各专业之间,以及各专业内部之间,尤其是地下各类管道之间进行碰撞检测,包括硬碰撞和软碰撞(如不满足管线之间净距要求),发现问题及时修改设计方案,确保管线间距满足规范要求,规避施工返工风险,提升设计品质。

图3 BIM 协同设计平台

图4 BIM 施工管理平台

图5 项目总装模型

该项目还利用BIM 技术进行工程量统计,实现BIM 模型工程量一键输出,提升了工程量统计效率。除上述应用外,该项目实现了道路视距仿真分析、照明方案展示、景观方案展示与比选,及时优化设计方案。

施工阶段BIM 应用。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制定了项目施工模型WBS 分解原则,即道路工程按照200 米一段进行划分,桥涵工程按照构件进行划分,管线工程按照井到井进行划分,其他专业模型按照单体划分。施工过程中,采用“三端一云”的方式协助施工管理,即利用PC 端、网页端和移动端实现BIM 模型的实时数据填报、查看;利用云平台实现项目数据的集中存储和计算分析。开展了施工方案模拟与优化、可视化技术交底、进度管理、质量与安全管理、人员材料机械管理、综合信息展示、档案管理等多方面应用。

传统施工方案的编制一般是基于二维图纸和施工经验,由于缺乏现场验证,其施工可行性往往无法满足实际要求,导致施工方案往往是边施工、边修改、边优化,对工期、质量和成本均产生较大影响。通过BIM 技术三维可视化可实现施工方案模拟和优化,直观地了解总体施工方案的重要时间节点和相关工序,清晰掌握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和要点,优化施工组织设计。通过不同颜色设置,演示施工进展,如图6所示。

通过移动设备可将BIM 施工方案带入施工现场,如图7所示。对照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可视化技术交底,极大方便了施工人员对施工方案的直观了解。现场工作人员根据每天施工进度在移动端填报进度数据。以填报数据和施工进度计划为基础,可以选择按照计划进度或实际进度,进行施工进度模拟和进度追踪分析,发现偏差,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如图8所示。

当管理人员(发起人)发现问题后,可直接在移动端上传图片,填写问题员 田可心——访河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描述和整改要求,发送给整改人。整改人收到整改通知后,根据整改要求完成整改,并将整改情况以及整改后的照片反馈给发起人;发起人收到反馈信息后,对整改情况进行验收确认,形成“发起—整改—确认”的闭环管理。可以对质量安全问题进行定期统计,分析问题构成、专业分布情况、问题整改情况,生成分析报告发送给相关负责人,方便让对方及时、快速掌握项目整体质量、安全情况,如图9所示。

该项目创建了施工综合信息大屏,设置了项目位置、进度分析、安全施工天数、当前任务进度、实时问题、问题月度数量统计、问题分类统计、问题实时状态统计等八个功能模块,汇总现场重要信息,为快速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如图10所示。

利用BIM 施工管理平台,通过赋予不同人员角色和权限进行人员管理,确保工程信息安全通过收料单、发料单、盘点单实现工程材料的严格管理;通过扫描机械设备二维码,可填报机械的台班、检查和维修情况,实现机械管理;通过人员、材料、机械的管理,可以进一步提高现场精细化管理水平。此外,项目还开发了档案管理功能,在平台上实现档案材料的集中存放和分类,方便查阅和管理,如技术交底、会议纪要等。

运维阶段BIM 应用。根据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智慧园区顶层设计,针对基础设施的智慧运营管理指标包括:市政管网智能化监测管理率80%以上;交通诱导屏和智能停车场覆盖率100%;智能路灯覆盖率90%以上。

结合智慧运营管理要求,在施工阶段将相关构件、设备、传感器、管线的闸门和阀门等的安装位置、规格型号、尺寸、生产单位、安装单位、安装日期等信息录入施工管理平台,在竣工验收阶段形成竣工模型,进行数字化移交,并接入园区数据中心,用于道路维护、综合管线维修、设备设施管控、突发事件处置等方面园区的智慧运营管理。

图6 施工方案模拟

图7 可视化技术交底

图8 进度填报与进度分析

结论与建议

BIM 技术在本项目的应用,创新形成了协同设计、协同管理工作模式,实现了模型信息从设计阶段到施工阶段,再到运维阶段的高效传递,形成了一次BIM 技术在智慧园区市政工程领域全生命期应用的重要实践,为后续类似工程应用提供参考案例。

图9 质量安全问题分析

图10 施工综合信息大屏

利用BIM 技术在可视化、协同性、优化性、仿真性方面的优势,革新了传统设计和施工管理手段,体现了BIM 技术在提高沟通效率、精细化管理、形成数字资产方面的重要作用和价值贡献。

智能化是全球发展趋势,结合项目智慧运营要求,在项目策划、BIM 准备工作、BIM 实施等阶段均需要考虑智慧运维需求,在BIM 模型创建时要增加与智慧运维相关的基础模型创建。在施工管理平台搭建时要增加与智慧运维相关的过程信息采集功能,将设计和施工阶段的基础性信息传递到运维阶段。

由于BIM 技术在我国建设领域应用才刚刚开始,相关配套条件还不完全成熟,虽然BIM技术在本项目的应用取得了一定应用成果,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BIM 认识不到位、协同设计流程和协同管理流程不完善、平台之间接口不匹配等问题。在今后类似工程BIM 应用时,应进一步加强BIM 宣传、提高认识,完善设计阶段协同设计流程和施工阶段协同管理流程,通过二次开发进一步完善不同平台之间的数据接口等相关工作,以更好地推进BIM 实施,发挥BIM 在项目全生命期应用的更大价值。

猜你喜欢
运维可视化智慧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自然资源可视化决策系统
高速公路智能运维平台
思维可视化
运维技术研发决策中ITSS运维成熟度模型应用初探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配电线路的运维管理探讨
基于一体化的变电标准运维模式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