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彩霞,戚 婉,刘碧英,张 玮
(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放射影像科,福建 福州 350004;2.福建省立医院放射科,福建 福州 350001)
卵巢颗粒细胞瘤(ovarian granulosa cell tumor,OGCT)临床少见,起源于卵巢性索间质细胞,占卵巢肿瘤的2%~5%;最常发生于成年女性,5%发生于青春前期;发病高峰 50~55岁[1]。OGCT属低度恶性肿瘤,有远期复发的特点[2],因而早期诊断并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国内关于OGCT的报道较少,现对2013年1月至2018年9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12例OGCT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旨在提高对该病的MRI诊断水平。
1.1 一般资料 12例,年龄26~86岁,其中45岁以下5例,45~86岁7例。临床症状:月经紊乱2例,绝经后阴道出血1例,停经1例,月经延长1例,CA125升高1例,体检发现5例,自行扪及腹部肿物并有轻压痛1例。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Siemens Magnetom Verio 3.0 T超导MRI仪,行常规MRI平扫、DWI及增强扫描。扫描范围:自耻骨联合水平至髂动脉分叉水平或病灶上界。扫描序列:轴位T1WI-tra(TR 450 ms,TE 12 ms,FOV 230 mm×230 mm,层厚 4 mm),轴位 T2WI-fs(TR 2 511.9 ms,TE 87 ms,FOV 230 mm×230 mm,层厚 4 mm),矢状位 T2WI(TR 3 550 ms,TE 91 ms,FOV 200 mm×200 mm,层厚 4 mm)及轴位 DWI(b=0、800 s/mm2,TR 4 387 ms,TE 68.8 ms,FOV 306 mm×306 mm,层厚4 mm)。平扫后保持体位不变,T1WI-fs(TR 500 ms,TE 11 ms,FOV 220 mm×220 mm,层厚3 mm)预扫描后,经肘静脉团注对比剂Gd-DTPA(剂量0.1 mmol/kg体质量)分别行T1WI-fs轴、矢、冠状位增强扫描。
1.3 图像分析及测量 所有图像均由2位经验丰富的影像诊断医师分析测量,主要观察肿瘤的信号特点、有无出血灶、囊变情况及子宫内膜情况。肿瘤实性及囊性成分ADC值测量:分别选取肿瘤内实性成分和囊性成分的最大层面,以病灶中心为ROI,同层面同位置测量3次取平均值。
2.1 术中所见及病理结果 12例均行手术切除,术中所见肿瘤质地、包膜、出血情况均与MRI表现相符。病理光镜下3例为幼年型卵巢颗粒细胞瘤(juvenile-type granulose cell tumor of ovary,OJGCT),9例为成年型卵巢颗粒细胞瘤(adult-type granulose cell tumor of ovary,OAGCT)。
2.2 MRI表现 12例中,左侧单发2例,右侧单发4例,肿瘤较大而无法明确其来源侧5例,双侧发病1例。其中1例为多房囊性,可见粗细不均的分隔,但无明确壁结节,发现时合并左侧盆壁异常强化结节及盆腔积液,考虑种植转移。1例为薄壁单一囊变型,肿瘤一侧见壁结节样实性成分突入腔内,实变结节内又可见小囊变,整体呈大囊小结节征(图1a),同侧卵巢另见一系膜囊肿(图1b)。1例为不均匀实质型,并为双侧发病,右侧卵巢肿物为OAGCT,左侧为成熟性畸胎瘤合并OAGCT,双侧病变信号混杂。9例为囊实性,但表现多样(图2):1例肿物内见杂乱分布的簇状实变影及多发分隔样大小不等囊变区;1例病变中央呈坏死样囊变区,周围实变较多,但实性区域分布有分隔样线样强化,可能有继续囊变的趋势;2例呈蜂窝状,并可见大囊变区及分布无规律的片状实变区;2例囊变较多但无明确分隔;3例无特异性,呈实变区多发囊变。
与同层肌肉信号相比,肿瘤实性成分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稍高或等信号;囊液呈T1WI低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OGCT常合并瘤内出血,11例肿瘤囊变区可见数量不等的T1WI高信号灶,其中5例于囊腔内可见明确分层,下层为T2WI低信号细胞成分沉积;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呈中等至明显强化,囊性部分未见明显强化。
DWI及 ADC 值(图3):肿瘤实性部分 DWI(b=800 s/mm2)呈不同程度高信号,ADC 值(0.116~1.214)×10-3mm2/s,平均 0.612×10-3mm2/s;囊性部分 DWI部分呈等或稍高信号,部分呈低信号,ADC值(0.306~2.851)×10-3mm2/s,平均 2.207×10-3mm2/s。
2.3 合并症 12例中,1例 CA125≥35 U/mL;1例闭经4个月余,1例绝经后阴道出血合并雌激素水平升高及子宫内膜增厚,1例月经紊乱1年合并子宫内膜增厚,1例末次月经延迟10余天,2例合并子宫肌瘤,1例合并对侧卵巢畸胎瘤,1例合并同侧卵巢系膜囊肿。
3.1 OGCT的临床特点 OGCT是一种起源于卵巢性索间质细胞的少见肿瘤,低度恶性,有远期复发的倾向[2],因肿瘤可产生雌激素和抑制素而引发高雌激素症状[3],如出现绝经后阴道出血、子宫内膜增厚、育龄期月经紊乱、幼年患者出现性早熟等症状。本组未见青春前期患者,提示青春前期发病率低,与报道相似。但本组发病年龄偏年轻化,12例中,年龄≥45岁仅 7例,均为 OAGCT;<45岁 5例,其中 3例为 OJGCT,发病年龄分别为 26、34、41岁,另外 2例30及36岁患者为OAGCT,提示成年患者肿瘤分型与年龄关系并不明确,需进一步进行大样本研究分析。以上结果与文献报道不一致,可能与样本量小有关,也可能提示该病有年轻化趋势,需在今后的研究中纳入更多病例进行分析探讨。12例中,5例无任何体征及症状,为体检发现。仅1例出现绝经后阴道出血、雌激素水平升高及内膜增厚情况,低于以往报道,可能与本组偏年轻化、半数以上未到绝经年龄有关,因此临床无高雌激素症状的高龄患者也应考虑此病。年龄<45岁的患者中,1例停经4个月余,其他无特殊,1例月经紊乱1年并子宫内膜增厚。仅1例 CA125≥35 U/mL。
3.2 OGCT的MRI表现OGCT的MRI表现为子宫附件区球形或卵圆形囊性、囊实性或实性肿块影,信号混杂,包膜完整,境界清楚。OGCT的影像学表现以实性肿块内多发囊变最常见,少数呈单一较大囊性病灶[4-6],本组原发肿瘤中9例为囊实性,约占75.0%,1例呈单发大囊,1例为多房囊性,表现与报道相近。囊实性病变因囊变程度不同而表现各异,但共同特征是病变较大,囊变较多;囊腔大小不等,分布各异,部分可见分隔,部分呈较大的坏死样囊腔,部分呈蜂窝样改变,但均未见明确壁结节。与同层肌肉信号相比,肿瘤实性部分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稍高或等信号,DWI呈高信号;囊液呈T1WI低等或稍高信号,T2WI 呈高信号,DWI(b=800 s/mm2)上部分囊液呈等或稍高信号,部分呈低信号,可能与囊液内蛋白含量有关。实性肿瘤较少,本组仅1例,信号表现无特异性,且体积不大,与相关报道[7]不一致,其形成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但本组囊实性肿瘤具有体积越大,囊变越多的特点,与以上报道相似。此外,OGCT常合并瘤内出血,可作为诊断该类肿瘤的重要特征,本组11例肿瘤囊变区可见数量不等的T1WI高信号灶,与手术及病理描述相符;仅1例实性肿瘤未见明确出血信号。
有关OGCT的DWI研究报道较少,因DWI对肿瘤良恶性鉴别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应用DWI做初步探讨,本组肿瘤实性成分呈高信号,ADC图呈较低信号,ADC 值范围(0.116~1.214)×10-3mm2/s,小于罗琳等[8]测量的卵巢囊腺癌实性成分ADC值范围[(1.09~1.91)×10-3mm2/s],提示 OGCT 有恶性倾向;囊性部分DWI信号各异,ADC图呈明显高信号,ADC值范围(0.306~2.851)×10-3mm2/s,罗琳等[8]测量的囊腺癌囊性成分ADC值范围为(1.20~7.16)×10-3mm2/s,本研究结果与之相吻合,提示囊性成分ADC值意义不明确,需进一步分析总结。
3.3 临床、MRI特点及鉴别诊断 临床表现:①高雌激素的临床症状并不典型,仅2例出现;②发病年龄年轻化,45岁以下的患者近半数;③CA125≥35 U/mL仅1例,可仅作参考。因此,临床表现不典型患者不能排除该肿瘤的可能。MRI特点:①盆腔内球形或卵圆形囊实性肿块影,均应考虑此病;②如肿瘤较大,囊变较多(囊变可多样化),囊变区出现出血信号,分隔粗细不均,无明确壁结节,应高度怀疑OGCT;③肿瘤实性部分高b值DWI上信号常较高,ADC图信号较低;④怀疑此肿瘤时,注意观察盆腹腔及腹膜有无种植结节。
鉴别诊断:囊性肿瘤需与卵巢囊腺瘤/癌鉴别;囊实性肿瘤需与卵泡膜细胞瘤鉴别;实性肿瘤需与浆膜下/子宫阔韧带肌瘤鉴别。
综上所述,OGCT临床症状并不典型,对其影像学特征的掌握尤为重要,其MRI表现较典型,有助于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图1 女,47岁 图1a,1b 分别为轴位和冠状位T1WI-fs增强扫描图像,示左侧附件区囊性肿块,可见壁结节,呈大囊小结节改变,小结节内见更小未强化液化区,图1b示同侧附件区另一单纯囊性肿物,为系膜囊肿(箭头) 图2 女,30岁 图2a,2b 分别为矢状位T2WI和轴位T2WI-fs图像,示左侧附件区囊实性肿物,囊变较多,可见分隔,囊液信号多样化,囊变区出现小液平(出血可能)(箭头) 图3 女,26岁 图3a,3b 分别为轴位DWI和同层面轴位ADC图像,示盆腔巨大囊实性病变,实性部分(ROI1,ROI2)DWI呈明显高信号,ADC值较低,囊性部分(ROI3)DWI呈低信号,ADC呈高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