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根
在江西省赣南的客家文化风俗里,“老师傅”是对道德高尚、技艺超群、经验丰富的老者的尊称。从2013年年初开始,赣州市公安局章贡分局在南外派出所建设全省首个由“五老”(老党员、老模范、老警察、老法官、老律师)担纲的“老师傅调解室”,将一大批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成为闻名遐迩的“调解品牌”。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矛盾纠纷呈现专业性、行业性等特点,“老师傅”调解如何应对新挑战,引起了赣州市章贡区委政法委的思考。“为了让‘老师傅’的好经验持续焕发生机活力,我们今年年初在全区选聘了包括退休民警、心理咨询师、律师、全国调解能手等在内的279名‘老师傅’调解员,为团队注入‘新鲜血液’,探索建立了‘老师傅+’化解矛盾新路径!”章贡区委常委、区委政法委书记张小东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
“这事是我不对,我没有和你商量就改装防盗网,对你造成了影响,我道歉!”
“我也做得不好,不该太冲动!”
“远亲不如近邻,既然你们已经认识到了错误,那就握个手,这事就算了了。”
6月2日,笔者来到南外派出所“老师傅调解室”采访时,“老师傅”陈敬东正在调解张某与邻居陈某因改装防盗网引发的纠纷。
“这看起来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酿成大纠纷。”陈敬东对笔者说道。
今年65岁的陈敬东是一名从事公安工作40年的退休干部。2013年8月,南外派出所在成立全省首个“老师傅调解室”时,聘请陈敬东等9名离退休老干部担任“老师傅”调解员,发挥他们德高望重和做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等优势,针对性处理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
“老师傅调解室”成立前,南外派出所由一般警情转化为信访案件的数量逐年上升。由于调解员的特殊身份,使矛盾当事人首先在感情上接受这种调解模式,极大提高了调处工作的成功率。
社区内绝大部分疑难的矛盾纠纷由“老师傅”们来完成,民警则集中精力应对打击防范、服务民生、安全管理等公安主业,用于社区调解工作的时间大为减少,不到以前的五分之一。“老师傅调解室”成立的第一年,该所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98起,第二年就实现了命案、重大群体性事件及重大民转刑案件“零发生”。可以说,“老师傅调解”既成为派出所工作的“减压阀”,也成为“民转刑”案件和涉法信访案件发生的“缓冲垫”。
章贡公安分局警力比只有万分之七,警力不足是个老大难问题。充分吸纳社会力量,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既解决了警力不足的长期困扰,又使矛盾纠纷调处这一“难题”工作迎刃而解。在取得工作经验后,该分局迅速在辖区的每个派出所都组建了“老师傅调解室”。
为使这一工作机制规范长效,该分局建立了统一名称、统一运行规则、统一基础台账、统一工作流程、统一福利待遇的“五个统一”工作制度,规范调解室的运行。
>>矛盾纠纷在春风化雨般的谈心活动中得以化解 吴宏建供图
“老师傅调解室”调解员林发富仔细研究了双方当事人的争议焦点,搞清了双方当事人矛盾的症结所在.在医药费支付方式上对症下药,协调医院落实先垫付后退医药费的方式。两天后,双方签订了和解协议。“老师傅”以其较高的社会威望和丰富的工作经验,赢得了群众尊敬和信赖,成为派出所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一支“奇兵”,有效解决了警力不足的长期困扰,实现了无警力增长的实战力提升。
“老师傅调解室”给辖区带来了稳定新常态。仅2017年,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8856起,调解成功率达99.53%,化解涉法信访案件434件。
由此带来的变化是:辖区现发案同比下降19%,可防性发案同比下降25.2%,章贡区公众安全感名列全省前10名,为全省唯一进入前10名的中心城区。章贡公安分局先后被评为“全国爱民模范集体”“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矛盾纠纷类型更加多样,呈现专业性、行业性的特点,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纠纷不断增多,矛盾纠纷的调处难度大,这也让“老师傅”调解模式面临新挑战。
在赣江派出所从事调解工作的“老师傅”蔡声志对此深有感触:“3年多来,我一共参与调解了190多件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6%以上,仍有少数矛盾没有调处成功。如涉及法律及人员关系复杂的这类纠纷,仅靠所里几名‘老师傅’,有些力不从心。”
为了应对新挑战、新特点,让“老师傅”的好经验好做法与时俱进地持续焕发生机活力,2018年3月,章贡区委政法委牵头打造“老师傅”升级版,由章贡区司法局与区公安机关协作实施,在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和行政调解单位均建设了“老师傅调解室”。同时,在全区选聘了279名“老师傅”调解员,确保镇(街道)至少两名“老师傅”,村(社区)、行政调解单位至少1名“老师傅”,实现了“老师傅”在全区调解职能单位的全覆盖。
“这次选聘的老师傅中,我们吸收了一批‘新鲜血液’,他们当中既有退休高级法官、心理咨询师,还有专业的律师,既有德高望重的‘五老’人员,还有全国劳模、全国调解能手等。”章贡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廖宁向笔者介绍说。
章贡区法院退休高级法官刘五井,1977年进入法院系统以来,审结的民事案件中有90%以上是以调解、撤诉方式结案,擅长婚姻家庭、小额诉讼等案件的调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江西理工大学教授秦秀清,擅长心理辅导、梳理化解心理郁结等;江西大榕树律师事务所律师白康生,擅长通过释法说理,引导群众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权。
水东镇七里村黄女士家被列入了拆迁范围,虽然拆迁工作组多次上门做工作,但由于黄女士子女对财产分割意见不合,导致签约时间一拖再拖。
拆迁工作迫在眉睫,今年4月,七里村“老师傅”郭德林介入调解。他协同拆迁工作组和水东镇法律顾问万律师一起来到黄女士家。他耐心细致地与黄女士一家人沟通,万律师就财产分割相关的法律问题现场进行了释法。经调解,黄女士子女们达成和解协议,签订了拆迁协议。
“每个乡镇(街道)都有专门的法律顾问,在调解疑难纠纷时,‘老师傅’与律师一同上门利用各自的优势调解,往往会收到奇效。”章贡区司法局局长钟远青介绍说,此外,每个镇街、村居综治中心都设有“心防”工作区,聘请了心理咨询师。“遇到情绪比较激动的当事人,通过心理咨询师对当事人进行疏导干预,也能为成功化解纠纷打下基础。”
如果遇到重大矛盾纠纷,基层调解单位调处不了,该如何解决?
精调细解,是“老师傅”们开展工作的最大亮点。他们在接到矛盾纠纷的第一时间都率先调查了解最广泛的信息,在充分掌握矛盾症结和事实的基础上,再研判、分析、选择,找准切实可行的调处方法,他们再与当事人分别摆事实、讲道理,再召集双方面对面进行协商调处。
“我们专门建立了基层组织、行政调解、诉前调解等与区综治中心的无缝对接机制,一旦遇到调处不了的矛盾纠纷,由这些单位上报至区综治中心,由区综治中心根据矛盾调解需要,在区级‘老师傅’专家库中选择老师傅成立‘会诊小组’集中力量化解。”钟远青告诉笔者。
去年3月,章贡区某小区发生一起女童坠亡事故。女童家属认为,小区设计存在缺陷、物业管理存在漏洞,遂向物业和开发商索要死亡赔偿金等费用共计100余万元。协商未果后,数十位家属聚集在物业门口,拉横幅哭闹。
由于家属是抚州人,又涉及法律争议,为此,章贡区社会综合治理中心使用擅长处理民事纠纷的“老师傅”调解员,邀请双方聘请的律师,并联系赣州抚州商会,配合做好家属工作。通过多方合力,一起可能引发的涉稳事件仅3天时间就得到了化解。
“‘老师傅+’新模式的核心就是发挥‘老师傅’作用的同时,又有效整合了多方力量,聚集合力共同化解疑难杂症。如今,我们根据不同类型的矛盾纠纷,选择不同的力量联合介入,‘老师傅’+专业法律工作者、‘老师傅’+心理咨询师、‘老师傅’+乡贤、‘老师傅’+社会组织等等,让调解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章贡区综治办主任谭崇银说。
三康庙社区党总支书记汪晓蓉表示,自从聘请了“老师傅”后,社区只要发生了邻里、宅基地等矛盾纠纷,“老师傅”总能第一时间赶来化解,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力保障了居民的权益,维护了社区的和谐稳定。
两居民在新赣南路一商店门口下象棋时发生争执,后相互推搡引发纠纷,因医药费赔偿问题双方一直僵持不下,社区民警一个月组织了4次调解均无果。俗话说:“老将出马,一个顶俩。”这是一次次无警力增长的实战力提升。
“现在好了,一旦有了矛盾纠纷,只要找到‘老师傅’,他们就能尽心尽力帮我们调处!”连日来,笔者先后走访了章贡区7个街道、村居,当地群众对辖区的“老师傅”参与矛盾化解给予了充分肯定。
袁东文刚担任吉泰社区民警时,就从“老师傅”刘烈飞、朱隆华艰苦奋斗、勤劳朴素、务实肯干等优良作风,特别是辖区群众对他们溢于言表的声声赞誉中得到鼓舞:如今他像换了个人似的,每天早出晚归,逐户走访,把自己负责的吉泰社区打理得清爽和谐。当年年底在赣州市的“民调评警”工作中,袁东文获得全市第一名,荣立三等功,还破格提拔为副所长。
“群众的认可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鞭策!”张小东表示,“一直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我们工作的根本标准。打造‘老师傅’调解队伍,就是要通过‘老师傅’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目标,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曾文忠在受访时表示:“章贡区通过选聘一批包括律师、调解能手等在内的‘老师傅’参与矛盾纠纷化解,通过把多方力量拧成一股绳,就地化解当前社会产生的新矛盾新问题,这种做法就是‘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的基层治理模式,非常接地气,也非常实用,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有力诠释,值得其他地方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