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学科思想和学科方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微课,作为一种新的在线学习资源,因短小精悍,内容精炼,具有更强的直观效果,可循环播放,近年来受到广大师生的喜欢。但是老师应如何正确使用微课、发挥微课真正的作用呢?本文通过分析本校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从核心素养下初中化学实验对微课的需求及微课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优势出发,叙述把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融入微课,使微课与化学实验教学更好地结合,弥补微课教学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不足进行探究。【关键词】初中化学;微课;实验教学【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3-0170-01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学习方法。传统的化学实验课,按操作划分,有学生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结合实际情况来分析,演示实验直观性不强,坐在后排的学生很难观察到实验现象。虽然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是操作性也不够好。此外,个别化学实验需要的实验材料和仪器的缺乏,加上一些化学实验存在危险性。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演示,学生可以独立进行化学实验,这对师生的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二、微课的含义及特点微课是指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解释教学过程中某一特定的知识点或难点的视频教学资源。时间一般为8×10分钟,内容简洁,主题清晰,语言简洁。微课由于其易收集、制作、传播、观看等特点,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将教学需求与微课的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科学合理地利用微课资源,提高教学效率。三、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微课程以其灵活的形式和内容,在初中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将微课应用到初中化学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1.极大优化了化学实验。在具体的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可以提高化学实验的可视性,帮助学生理解直观的化学实验,提高化学实验的可视性和清晰度。此外,我们还可以在微课上使用模拟错误实验操作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避免不安全的实验操作。最重要的是,微课可以模拟工业的生产流程),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生产环节结合起来。2.能有效突出教学重点,攻克教学难点。微课的简单内容和短时间可以帮助教师在特定的化学教学中呈现关键内容,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此外,利用简单的微课视频来解释教学难点是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的最佳途径。3.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的形式和内容符合现代学生的生活习惯,符合他们的实际生活。因此,微化学课程(微课)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向学生展示了动画、图形和视频方面枯燥的化学知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四、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1.实验现象直观化,突破重点。实验现象是实验教学的关键,也是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在实验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看清实验现象,教师经常在讲台位置上把实验装置的位置提高,或者把实验结果拿到学生中间展示。然而,在学校教室的中学生人数一般在40-50人之间。实验仪器的大小有限,提升实验装置的位置也有限。因此,一些坐在后排的学生仍然看不到实验现象。而有些实验现象在一瞬间产生,可能走到教室后面时,反应已经发生完毕了。这不仅降低了实验的可信度,而且影响了教学效果。而微课则可直接在平板电脑甚至手机上演示,使学生能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从而提高演示实验的效果。2.抽象概念具体化,深化重点。化学概念一般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尤其是初中阶段,如果仅凭教师口头讲解是无法让学生理解的,但采取微视频的形式制作视频供学生反复观看,教学的针对性增强,可以让化学概念变得具体、形象,让学生看到化学反应中的抽象世界,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概念,对于化学概念教学具有重要作用。3.微观世界具象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微课的核心组成(核心构成)是课堂教学视频,而抽象的微观世界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微观世界看不见、摸不着,对抽象思维能力较低的初中学生而言,很难想象,更不容易理解。运用动画微课,将微观模型具象化,恰恰可以准确地解决这一问题,加强学生的直观认识,使微粒在学生思维中清晰化,帮助学生构建起正确的微粒概念,从而帮助学生领略奇妙的微观世界。例如,“酸碱盐”反应的微观实质,怎样帮助学生构建“宏观-微觀-符号”三重表征之间的联系,一直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微课视频来分别演示,如:从微观的角度看,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溶液中离子的减少:(1)CuSO4溶液 + NaOH溶液:由于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减少(填写离子符号,下同)。(2)K2CO3溶液 + H2SO4 :由于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减少。(3)NaOH溶液 + HCl : 由于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减少。让学生了解反应产物、反应过程离子如何结合,这能够加深学生对“酸碱盐”反应本质的认知,降低教学难度、突出教学重点。通过微课形式,“酸碱盐”反应本质和微观世界相联系,打破了微观化学在教学中的局限性,学生也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内容。4.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微课教学的特点是知识点分散、独立。可以是教材剖析、典型例题或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技能的教学。微课的内容是分散和细化的。由于其针对性强,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五、结束语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引入微格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有益补充。其直观、简洁、易于传播、易学的特点为其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了强大的功能支撑。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微课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才能更好地为化学课堂教学服务,从而构建出信息科技下的高效课堂。参考文献[1]陈三思.翻转课堂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15.[2]杨文,杨卫东.基于微课的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应用初探[J].中学教育,2015(11):23.作者简介:骆淑萍(1978.12-),女,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云山学校,中学化学一级教师,微课教学中的实验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