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记叙顺序,行文更有波澜
——考场记叙文如何做到结构精巧

2019-06-19 01:33:38北京丰台二中陈金华
高中生之友(中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面人桃核桃树

○北京丰台二中 陈金华

高中的记叙文写作,并非以培养作家为目的,而是以写出合乎记叙文文体特征与要求的“规范”作品为要务。为此,考场记叙文写作要注意以下七点:一是用好一种体裁,体现文体特征;二是讲好一个故事,追求情节曲折;三是塑造一个人物,注意形象鲜明;四是用好一类描写(细节描写),力求细节感人;五是突出一个主题,注意价值取向;六是构思一种结构,讲求事理周全;七是展现一种风格,体现语言特色。而做到“讲好一个故事,追求情节曲折”“构思一种结构,讲求事理周全”,是很多考生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怎么办?除了运用对比、挖掘矛盾、设置悬念等写作技巧,还有一种简便、适用且易掌握的方法,那就是灵活运用记叙顺序,让文章波澜起伏。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中有不同的“物”。有的“物”,质朴平实,助人成事;有的“物”,形制美好,独具匠心;有的“物”,写满故事,承载情思;有的“物”,历史悠久,内蕴丰富……

请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文体特征明显,立意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写作点拨】

该作文题在形式上与2018年高考天津卷语文写作题相似,主要考查考生审题立意、拟写标题和规范写作的能力。文题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给考生预留的思考与拓展空间广阔,意在通过记叙文的写作,在考查考生生活阅历、情感体验、思维品质的同时,引导考生对生活、对人生、对社会进行更深层次的关注与思考。

本道作文题的审题难度不大,因文题材料围绕“生活中有不同的‘物’”已进行了多样的阐释。考生既可以任意选择所给示例中的一个来展开构思,也可以结合其中多个进行阐释,抽取共同点立意,还可以抓住材料末尾的省略号,从自己对“物”的补充理解来切入——或虚,或实,或现在的,或过去的,或未来的,既可联系生活实际,也可展开联想与想象,构思写作。

1.从单一的角度立意。可从“有的‘物’,质朴平实,助人成事”的角度,写人的成功除了需要主观努力,也需要借助外部力量,正所谓“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可从“有的‘物’,写满故事,承载情思”的角度,立足生活,写某“物”历经岁月淘洗,辗转颠沛,阅人阅事,载满物主情与思的故事。

2.从综合的角度立意。可综合“物”“写满故事,承载情思”和“历史悠久,内蕴丰富”的角度,写文物穿越历史时空,承载历史人物的爱恨,展现悠久的历史,满载丰厚的意蕴——当然,这样相对宏大的叙事需要考生有较丰富的知识积淀。

3.从补充理解的角度立意。可如示例一般对“物”的内涵与意义进行新的阐释,然后立意写作。比如,“有的‘物’,因类而聚,以群而分”,“有的‘物’,不受拘束,不平则鸣”,“有的‘物’,久待囊中,出则惊人”。当然,也可从综合的角度补充理解并立意,思路如上,不再赘述。

【原文呈现】

桃核面人

○李来坤

我记得,我和爷爷走在土路上,他扛着桃树苗,我拎着水桶,遇到一辆车。当时刚下完雨,那辆车从我们身边急驰而过,溅了我们一身泥水。我气得直跺脚,爷爷却笑呵呵地跟我说:“你看咱俩多像泥人。”我笑得岔了气,爷爷扛起树苗,说,“再不回去,就赶不上吃饭喽。”说完,爷爷就往家赶,我也拎起水桶,马上追了上去……

后来,爷爷用我们一起种下的桃树产下的第一批桃核,给我制作了一对精巧的工艺品。现在,它们就躺在我屋里柜子上一个做工精巧的匣子里。打开匣子,便能看到这对工艺品——我管它们叫桃核面人。

这对桃核里的面人有十几个,个个精致,不过重要人物只有两个——一个老人、一个婴儿。老人把婴儿捧得高高的,他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老人就是我的爷爷,而婴儿就是我。看着这跟泥猴似的爷孙俩,我不由得笑了出来。桃核里面装满了我和爷爷的故事。

看着桃核面人,我又回忆起了和爷爷一起种树的往事。我拿出一个桃核面人,此时眼前浮现出一个画面,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晚上,屋外漆黑一片,如同一团黑影,吞食了一切。屋内点着一根蜡烛,蜡烛旁摆放着各式各样我叫不出名的小工具。爷爷坐在烛火旁,拿着小工具,朝桃核里面一点儿一点儿钻动。桌子另一旁放着一团面,我就坐在旁边。那天,我心情很不好,便去找爷爷发牢骚。爷爷不说话,一边听着,一边雕琢桃核。过了一段时间,爷爷放下工具,打断了我,说桃核磨好了。我凑过去,心里很好奇:如此小核,能装什么?爷爷看透了我的想法,乐呵呵地说:“只要我愿意,百川都装得下。”他顿了一下,把手放在我的肩上,凝视着我,“做人也一样。”

这些话我琢磨了很久。直到有一天,爷爷容身于一盒,不能再说话了,我才明白过来,他想让我做个有包容心的人。

我将这对桃核捧出屋,走到桃树前,把手放在桃树的身上,看着桃树,微微地笑。

“你长大了。”

【升格建议】

一、活用题记,暗示主题。文章须从头读起,三句话中见高低。本文如在开头拟一个醒目的题记,使其成为一个具有个性的亮点,则既可达到“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李渔)的目的,也有暗示文章主旨的效果。

二、巧用插叙,叙述生姿。记叙文写作一般不宜平铺直叙,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意即在此。本文虽有对爷爷的回忆、对往事的追述,但总体显得较平直,段落之间的衔接也稍显生硬。如果能巧妙地运用插叙,使现实与回忆穿插,使叙事与情感交融,行文会更有波澜,情感会更有力度。

三、适度点题,彰显主旨。本文意在以小见大,通过爷爷制作的“小”桃核面人,寄寓爷爷教我如何做人的“大”道理,可惜行文中点题过于仓促,点而欠明,点而不透。若要让文章主题更加鲜明突出,作者就应将爷爷的教诲适当地融入叙事中,或通过抒情、议论加以适度总结或升华。

【升格佳作】

桃核面人

○李来坤

核虽小,却能纳百川;心宽大,理当能撑船。(正文前加一题记,有暗示文章主旨之效。)

——题记

在我的屋里有一个柜子,柜子上放着一个做工精巧的匣子。打开匣子,便能看到一对桃核,桃核里装着许多精致小巧的面人,我管它们叫桃核面人。(改变原文结构与开篇内容,首段快速点题,为下文写桃核面人与爷爷的内容张本。)

这桃核面人是爷爷送给我的。桃核里的面人有十几个,而重要人物只有两个——一个老人、一个婴儿。老人把婴儿捧得高高的,他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老人就是我的爷爷,而婴儿就是我。

桃核里面装满了我和爷爷的故事。我又回忆起了和爷爷一起种桃树的往事。那一天,我和爷爷走在土路上,他扛着树苗,我拎着水桶,遇到一辆车。当时刚下完雨,那辆车从我们身边急驰而过,溅了我们一身泥水。我气得直跺脚,爷爷却笑呵呵地跟我说:“你看咱俩多像泥人。”我笑得岔了气,爷爷扛起树苗,说,“再不回去,就赶不上吃饭喽。”说完,爷爷就往家赶,我也拎起水桶,马上追了上去。(运用插叙,较原文更有波澜。)看着面人中幸福亲密的爷孙俩,我不由得笑了出来。

我拿出一个桃核面人,此时眼前浮现出一个画面,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晚上,屋外漆黑一片,如同一团黑影,吞食了一切。屋内点着一根蜡烛,蜡烛旁摆放着各式各样我叫不出名的小工具。爷爷坐在烛火旁,拿着小工具,朝桃核里面一点儿一点儿钻动。桌子另一旁放着一团面,我就坐在旁边。那天,我心情很不好,便去找爷爷发牢骚。爷爷不说话,一边听着,一边雕琢桃核。过了一段时间,爷爷放下工具,打断了我,说桃核磨好了。我凑过去,心里很好奇:这么小的核,能装什么?爷爷看透了我的想法,乐呵呵地说:“只要我愿意,百川都装得下。”他顿了一下,把手放在我的肩上,凝视着我,“做人也一样。”(再次运用插叙,与前面的插叙照应,使文章再生波澜。)

我把桃核面人放回了匣子,注视着它,渐渐出了神。爷爷最后送我的礼物这样小,却装着爷爷的一道道凿痕、一笔笔油彩、一片片祝福和一颗匠心;爷爷最后送我的礼物这样小,却装着我的一次次沮丧、一句句抱怨、一回回伤感和一段回忆。“做人也一样”,我想爷爷正是希望我能像这对桃核一样,承载着过去的时光,心胸宽广,包容他人。(本段与原文倒数第三段相比,叙述更自然、不生硬,能较好地从对往事的回忆自然转接到对爷爷教诲的深刻领悟上,抒情味浓。内容与题记呼应,对文章主旨进行了较好的总结与升华。)

我将这对桃核捧出屋,走到桃树前,把手放在桃树的身上,看着桃树,微微地笑。恍惚间,我感到一只温暖、熟悉的手抚在了我的心上。(与原文相比,本段巧妙地追忆了爷爷,并与文章最后一段衔接得更自然,使文章结尾更具韵味。)

“你长大了。”

【升格启示】

记叙顺序是指在记叙文写作中对材料先后次序的安排,即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材料顺序安排得恰当,叙述条理才清楚。记叙的顺序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等,它们在记叙文写作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形象,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与主要情节或主要人物相关的内容。插叙贵在能对主要情节或主要人物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丰富文章内容,突出文章主题,增添文章波澜。运用插叙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插叙部分应能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二是插叙部分应详略得当,不能超越中心思想的范围,不能喧宾夺主、主次不分;三是要安排好插叙部分与中心内容的衔接,过渡要流畅自然。

此次升格给我们如下三点启示:

一是要熟练掌握各种记叙顺序,并依素材运用与主题表达的需要灵活选择,让写人或记事不至于平铺直叙,达到一波三折的叙述效果,使形、旨、神兼具,使事、情、理相融,令文章更具感染力。

二是记叙文写作的构思需要通盘考虑,既要关注结构与内容的统一,也要关注写作技法,如托物言志、以小见大、埋下伏笔、设置悬念等,从而使作品一气呵成。

三是记叙文写作要以“规范”为前提,体现鲜明的文体特征,突出记叙要素,并使其照应文章主旨。

猜你喜欢
面人桃核桃树
河边的桃树
小主人报(2022年5期)2022-04-01 01:12:02
桃树秋管 来年丰收
今日农业(2021年16期)2021-11-26 06:05:34
桃树咋样冬剪好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1-11-26 05:07:00
“借”来的成功
手中的桃核
孙空空 捏面人
面人王
三月三(2017年10期)2017-10-25 17:57:28
面人王
三月三(2017年10期)2017-10-25 09:05:18
桃核
安徽文学(2017年3期)2017-03-27 16:13:07
桃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