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
摘 要:2007年,我国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现银保监会)三部门联合发布了绿色信贷政策《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开启了绿色信贷的时代序幕。绿色信贷,即“green-credit policy”,是为了遏制高污染产业盲目扩张、实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一项新型信贷业务,其本质在于正确处理金融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为生态保护、生态建设和绿色产业融资,构建新的金融体系和完善的金融工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本文在对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的现状和总体情况进行归纳整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找寻该业务下一步发展的相关策略,借以推动我国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业务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绿色信贷;赤道原则;商业银行
一、引言
绿色信贷是为了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盲目扩张,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一项新型信贷业务,具体来说,就是指商业银行在为企业进行贷款的时候,遵循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限制污染环境的企业或项目所采取的一些措施。
目前国际普遍认可的绿色信贷原则为赤道原则,赤道原则是2002年世界银行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和荷兰银行提出的一项企业贷款准则,这项原则对金融机构的项目投资提出要求,金融机构应对投资的企业或项目可能对环境和社会产生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并且利用金融杠杆促进该项目在环境保护以及周围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由于它在评估项目融资是否符合环保原则上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因此已经成为绿色信贷的原则,并在行业中被认可和遵循。
二、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的现状
自2007年绿色信贷政策出台实施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已经走过了十多个年头。在这十多年中,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取得了一定的实质性成果,但也暴露出一些弊病和局限性。一方面,我国各商业银行紧跟步伐,大力开展绿色信贷业务,从兴业银行“一枝独秀”到全国所有银行纷纷践行,全国绝大多数商业银行都开展了绿色信贷业务;另一方面,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相关的绿色信贷规范、制度和体制。2012年我国银监会制定了《绿色信贷指引》建立起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总的体制和总规范,在这之后,各省、各商业银行在绿色信贷业务具体实施和开展过程中也纷纷制定了自己的文件。
但不得不承认,我国的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同国外绿色金融的发展情况对比来看,发展较为单一且落后。一方面,我国绿色信贷落实主体仍然只有银行,绿色金融发展仍受局限,另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在相关金融产品开发上阻碍重重,绿色金融在我国倡导了多年,但在商业银行所有信贷业务中所占比例规模仍然很小。
三、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总体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并存,机遇与挑战并行。
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是金融机构的主体,资金实力雄厚,价值观念、知名度、信誉度深入人心,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不断改进,专业性、服务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不断增强;现如今的中国,经济、环保两“手”并举,政府大力倡导创新驱动、绿色金融,这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业务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引导;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为发展绿色信贷提供了良好的社会背景和舆论环境,在这样的国内经济发展趋势之下,我国商业银行紧跟潮流发展绿色信贷业务无疑是顺应时代发展、充满无限机遇的。
但另一方面,我国各银行绿色信贷业务的发展情况参差不齐,缺乏配套且详细的法律法规文件,缺乏相关法律问责机制的制约和约束;激励体制有待健全和完善;各商业银行没有统一、明确的执行标准;商业银行内部缺乏开展绿色信贷业务的专业型人才,外部在具体业务的执行过程中也缺乏环保部门、银行、企业间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信息披露机制也不健全,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的正常发展。
四、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的发展策略
(1)政府方面
1.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款,加强法制监管工作
完善我国绿色信贷相关的法律法规是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发展的制度支持和保障,因此我國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工作要尽快进行。我国相关法律部门应根据银行、企业、环保、社会等实际情况,尽快制定完善且细致的法律条款,对现有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也要不断地修改和调整。对违反绿色信贷原则的企业予以法制处罚,形成绿色信贷的法制保障,保证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的健康持续发展。相信只要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金融法律体系,绿色信贷业务就能发挥好资金调配功能,更好促进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找寻银行、环保部门和企业之间的业务关键点,建立全面实时的信息沟通机制
绿色信贷业务想要实现实质性、全方位的进展,就需要商业银行在业务实行过程中确保银行间以及银行和环保部门间的及时沟通,找到银行、环保部门和企业之间的业务关键点,并努力在各级主体间建立起互信互利的互动平台和信息沟通机制。例如,可要求或鼓励中央及地方各级的环保部门、金融机构、企业定期举行座谈会,汇报绿色贷款的发放情况和企业污染的处理及控制情况,加强环保部门和银行企业之间的沟通,确保数据公布的及时与准确。
3.结合实际情况建立有效激励机制,采取多元化奖励方法
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要想持续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外界的支持与鼓励,应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让银行和企业自愿加入到绿色信贷业务中来。对于奖励手段可以采取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物质上可以通过采取税收和补贴两种方式进行政策的激励,对于有利于环境健康发展和节能环保的企业,可以通过减免税收或提供一定的补贴来奖励企业对环保做出的贡献;精神上,可以在政府年会上对环保企业和严格践行绿色信贷的银行予以表扬,或评选优秀企业来对企业进行颁奖,并通过相关媒体对环保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企业进行宣传,带动其他企业效仿,促使社会形成一种风气,逐渐使绿色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
(2)银行方面
1.提高银行对绿色信贷的认识,构建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全新的金融经济环境下,商业银行要从市场风险和社会使命两个层面重新定位绿色信贷,深入了解“赤道原则”内涵,进一步拓展国际合作关系。如果银行自身实力较强,可以申请加入赤道银行,并结合我国国情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绿色信贷评估考核体系,将绿色理念贯穿于各项业务始末,以此提高银行的国际竞争力。如果银行规模较小,则需要结合国家绿色信贷政策以及自身业务特点,在一定范围内开展绿色信贷业务,构建起发展绿色信贷的基础网络。结合企业生产类型、国家环保政策以及产业环境,制定更具实践价值的绿色信贷管理规范,促进银行业务的根本转型。
2.积极推进绿色信贷产品创新
西方发达国家的各级银行为了满足各类客户群体的需求,开发了类型丰富的绿色信贷产品。如花旗银行开发了在住房抵押贷款中的结构化节能抵押品,并通过房屋净值贷款项目向购置民用太阳能技术的客户提供便捷的融资;英国巴克莱银行推出绿色信用卡业务,持卡者在刷卡搭乘铁路与公车等交通工具,可享受5.9%循环利息(英国利率较高),购买绿色能源与环保假期也有相应折扣;爱尔兰银行为符合条件的“转废为能项目”提供贷款支持。
国有商业银行应借鉴上述做法,积极推进绿色信贷产品和服务创新。努力拓展客户群,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客户和消费者设计个性化绿色信贷产品,如环保信用卡、绿色汽车贷款、基于碳排放权、排污权等环境权益抵质押贷款等绿色信贷衍生产品。
3.加快培养绿色信贷专业型人才,可适当对外引进
绿色信贷业务中,具体的项目考核和环境风险评估都需要专业型人才,而且对于“符合环保标准”的企业或项目进行審核和提供贷款帮助时都需要大量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作支撑,根据绿色信贷的要求,进行贷款的人员不仅要熟练银行贷款相关的业务知识和业务流程,同时还需要具备环境和法律背景。如果商业银行存在大量即能熟练操作银行业务,又掌握相关政策法规知识,又了解环境知识的专业人才,那银行的绿色信贷业务自然会得到很大的发展。
首先,商业银行可对内部员工进行培训,使其可以较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绿色信贷业务人员;其次,商业银行可以适当进行外部人才的引进,一些专业的测评项目可以聘请环保方面的专家学者来负责,利用其专业知识来降低环境风险;最后,应加强后备梯队建设,提倡各大院校注重培养具有金融、环保和法律的复合型人才,为我国发展绿色信贷业务积蓄后备人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