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嫁给爱情就不后悔

2019-06-18 04:06郭玉琴
做人与处世 2019年10期
关键词:巴黎爱情

郭玉琴

1930年,年仅24岁的中国姑娘张荔英第一次参加巴黎秋季沙龙,这一次的出席,圆了她从小就立志当画家的梦。为了培养这个从小就有绘画天赋的女儿,身为民国风云人物的父亲张静江和母亲姚蕙,特意为她请了俄国的私人教师,在上海家中教她油画多年。因为良师的谆谆教诲和自己的勤奋努力,她从此和西方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这一次她的作品受到巴黎艺评家的高度赞赏,巴黎的第如迭坡美术馆还收藏了一幅她的作品。这在当时,亚洲女性画家的作品能够登上巴黎雄奇瑰丽的美术殿堂,是极难能可贵的,这对当时年轻的张家四小姐来说,无疑是莫大的肯定和荣耀。

张荔英正沉浸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让她没想到的是,她的爱情也悄然而至。一次流亡到巴黎的国民党政坛元老陈友仁,带着宋庆龄的介绍信,来找张静江的女儿张荔英,张荔英非常高兴地接待了这个父亲一样的男人。通过彼此交谈、接触、了解,面对这个虽然遭受国内政敌通缉,生活漂泊不定,却很有才华和政治抱负的男子,发誓要献身艺术绝不嫁人的张荔英竟然心旌摇荡了。而当时已经55岁的陈友仁,由于原配妻子已病逝4年,政治生涯的巅峰期又已过,正是人生职场情场都失意孤苦无依的时候。但是张荔英不但没有对他产生轻视的心理,反而不以成败论英雄,仍然钦慕这个奇男子。

其实她的眼光的确不差。陈友仁是个民国传奇人物,他曾任孙中山的秘书和外事顾问。早年在英国读书,辛亥革命后追随孙中山回国,在他担任武汉国民政府外交部长期间,一举收复了武汉和九江英租界,这在中国近代史上是石破天惊的大事,也因此被誉为铁腕外交家。

自古美女爱英雄,可是对于张荔英和陈友仁这一对老少恋来说,是奇女子爱奇男子的爱情模式。张荔英虽然遗传了母亲江南女子的含蓄温婉,但在她娇弱的外表下,却包裹着一颗自由不羁的灵魂。她崇尚英雄,性格刚强,全无一般豪门闺秀的文弱之气,是个性鲜明的反传统的侠女。

当他们由彼此欣赏、钦慕到许诺愿意终身相守时,有一个难题也摆在了他们的眼前,就是张静江的反对。张静江反对有很多种理由,放在今天的社会,很多做父亲也不会看好这样一门亲事。首先,陈友仁漂泊海外,没有稳定的生活;而且年龄比女儿大很多,有代沟,又是鳏夫,女儿毕竟是名门闺秀,怎么肯屈就嫁给这样一个有婚史的人做填房夫人;更重要的一点是,张静江和陈友仁在国民党政坛同为官的时候,一直政见不合,不是一路人,自己的女儿怎么能嫁给政敌呢?可是这些反对在遇到真爱的张家四小姐眼里,都不足以真正成为挡路石,她要的只是爱情,她认定,只要是真爱,就值得嫁,不后悔。于是她出于对父亲的恭敬,对自己的坦诚,对爱情的忠贞,张荔英鼓足勇气致函父亲,陈述她与陈友仁相晤,源于孙夫人宋庆龄的引见。因彼此相知相爱,故而放弃了为艺术终身不嫁的诺言。信中她语气坚定地请求父亲同意他们的婚事,当时,陈友仁也有一信同时寄给张静江,表白他对张荔英的爱慕之情。据说张静江收到这两封信后,气不打一处来,可是女大不由爷,这世上哪有拗得过子女的父母呢。

1930年,张荔英和陈友仁在巴黎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宋庆龄也以大媒身份赶到巴黎参加婚礼,当地很多報纸都作了报道。婚后,陈友仁仍被通缉,生活漂泊不定,但他们感情甚笃,苦中作乐,共同经营这段婚姻。新婚燕尔的巴黎,处处透着温馨浪漫的气息,连空气里都泛着丝丝甜意。每当风和日丽的时候,他们会携手在塞纳河边漫步,并肩去卢浮宫观摩画展,或是一起参加法国的画家沙龙。其实,陈友仁除了关心政治,爱好文学之外,对绘画也有相当的造诣。不仅陪她到郊外写生,亲力亲为帮她操办画展,并随时愿意为她摆姿势,成为张荔英绘画生涯中无可取代的肖像模特。

抗战爆发后,陈友仁前往香港从事抗日活动,不料香港沦陷。他们夫妻双双被日军逮捕,并被转押送到上海软禁于家中。在漫长的幽居岁月里,张荔英始终与丈夫风雨同舟,不离不弃。期间,张荔英用自己手中的画笔,为丈夫画了很多肖像画,也以自画像的形式,记录下他们生命里的悲欢离合和风流儒雅。抗战胜利前夕,陈友仁病逝于上海。那一年,张荔英38岁。之后,她又继续被软禁1年,直到二战结束才被释放。

此后,张荔英以卖画为生,在上海、纽约、巴黎等地旅居地都办过画展。但作品中的签名始终是丈夫的陈姓的英文。她与陈友仁结婚后就随了夫姓,英文陈女士是西方艺术圈所熟知的她的名字。其一生存世画作,统统沿用了夫姓。晚年接受记者的采访,问起这段感情,她只淡淡地说:“只要是为了爱情,就不后悔。”如此深情,天地可鉴,婚姻里有爱情的女人,果然是幸福的。

(编辑/张金余)

猜你喜欢
巴黎爱情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不谈爱情很幸福
巴黎之爱
《巴黎私厨》
重绘巴黎郊区
爱情两个字好辛苦
爱情让我们直立行走
2018巴黎车展
谁缔造了如今的巴黎
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