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
2018年以来,以北京、上海等为代表的一线城市,以及天津、杭州等为代表的二线城市,围绕着人才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争夺战。为了吸引人才,各地方政府都使出浑身解数,打出了各自的王牌,推出了各种各样的政策和优惠措施。
从创业孵化园、人才公寓,到先落户后就业、人才补贴、减免税收等,各地的人才政策主要围绕户口门槛降低,住房、生活、科研补助增加和税收减免三个方面展开。如有城市出台规定,大专以上应届毕业生可先落户后就业,取消住房和工作限制;中专、高中学历工作满两年,无房也可以落户等。
除了针对高端人才的计划,也有针对普通大学生和技能人才的措施。其中,有些政策得到广泛好评,如广州市发布的“广聚英才计划”,提出了“人才举荐制”“人才投”“人才贷”“人才保”等19条创新举措,对吸引高层次人才具有很大吸引力。也有些政策受到舆论诟病,如某城市的一个区提出了针对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人才房屋配租或租金补贴优惠方法,被认为不切实际。
应该说,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个城市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对于城市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的探索。客观上,对于通过市场机制不断优化和配置人才,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对于推动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与此同时,不可否认的是,这场“抢人大战”不乏盲目跟风的特点。那么,如何改进我们的人才引进政策?究竟用什么来吸引人才?
首先,要改变引进人才的心态,变“好看”为“好用”,打破“贴标签”式的人才引进。完全根据人才的头衔“标签”如诺贝尔奖获得者、院士、博士等确定引进人才的标准和成效,对城市的发展并没有多少直接关联。不仅仅是因为这些人才本身水平参差不齐,更重要的是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局限性,因此要扬长避短,确定自己的竞争优势,再根据城市特点、产业发布、行业需求来确定人才引进标准,集中力量用优势资源引进某些领域的人才,比如杭州的互联网、深圳的高科技、上海的国际化、长沙的娱乐业等。否则,引进的人才与城市发展优势不能吻合,这种不切实际的人才引进,引进的人才也就成为了一个“好看”的标签,不能真正发挥作用。
其次,要改进招徕人才的梯次,变“移植”为“深耕”,完善留学生政策,未雨绸缪地“预订”人才“青苗”。从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直接引进成熟的人才只是一方面,吸引优秀的国际留学生则是人才争夺战的“隐蔽战场”。美国永久性的“直接移民”与以临时性科技劳工和国际留学生为核心的“曲线移民”一起,构成了其优秀人才吸引机制的双轨制度,用高额奖学金收割着来自全世界的人才“青苗”。日本政府从2011年开始投入13亿日元推出“亚洲校园计划”,网罗了亚洲各国的优秀研究生。相对而言,我们的留学生政策与人才政策脱节,没有成为吸引优秀青年人才的渠道。建议尽快建立地方政府与中央合作的机制,针对城市特点和产业优势,用高额奖学金吸引国外第一流的学生到中国学习。
最后,要优化城市生态,重“硬件”更重“软件”,从而“软硬兼施”,真正留住人才。良禽择木而栖,人才择优而居。瑞士洛桑管理学院对世界上63个主要国家在吸引、培养和挽留人才方面的一份评估报告表明,排名靠前的国家“最多受益于良好的教育体系传统和发展员工的能力。”这对于我们的人才政策应该是有所启示的。一个城市要想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一方面要解决好相应的产业配套政策和工作平台支持,解决好与个人发展相关的实现人生理想的工作环境问题,另一方面也要注重改善营商环境,提高城市教育文化医疗等内在性的基础条件,满足与生活相关的衣食住行的需要。
人才引进本身不是目的,集聚智慧、创新创造才是目标,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才是关键。昔日是“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在“抢人大战”的今天,种下梧桐树还不够,还需要针对吸引人才、使用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的各个环节,整合自身优势,让满树梧桐花开,形成最佳生态圈,才能真正吸引人才、用好人才,让人才发挥更大的价值,让人们得到更多的引领,让城市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者是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