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 潘振才
“我喜欢农村,喜欢那些朴实的农民和那里的山山水水……”2017年6月,李小兰辞去幼儿园老师职务,回到家乡罗定市黎少镇隆久村。不久后,她当选为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开启了她“农村情结”的新篇章。
2018年初,李小兰当选为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次参加全国人大会议的李小兰向大会提交了两件建议,都和农村有关。一件是《关于提升农村教学质量、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建议》,另一件是《关于广州至湛江客运专线走北线的建议》。
在《关于提升农村教学质量、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建议》中,李小兰提出,推动农村教育发展要从三方面发力:加大对农村地区投入,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对乡村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乡村教师质量。这些想法,饱含了曾经是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李小兰对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真切期待。
“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教育部在回复李小兰的建议信件上最后这一句话,经常在李小兰脑海中浮现。这让她感受到代表建言履职的意义。为此,李小兰决心继续加强调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农村的发展上,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落实落地。
“回到农村这些年,看到我们隆久村耕地有2 210亩,但弃耕的就有七成多。”这让李小兰深感惋惜。
当村支书主任这两年,李小兰时刻在了解农民弃耕、农田丢荒的真正原因。为此,李小兰经常到农民家里聊天,听意见,从中寻找解决办法。
“农村的农田和山地比较分散,农田是低洼地带,容易受灾,种地多数在山上,山头虽然不高,需要徒步才能到达,农作物靠农民自己挑、担、抬、背才能取回来。迫切希望政府进一步完善修复水利设施。”有人向李小兰反映。
李小兰在田间地头收集村民群众意见
有些农民建议:“土地确权已经完成,希望政府帮助指导农民推进多种经营模式,像集体经营或承包经营,一方面增加村民收入,另一方面减少弃耕地。”
还有人说:“农村农副产品价格低,投入大,效益少,经济收入较差,所以农村是大部分人以外出务工为主,因为长年在外,留守的只有老人和儿童,无法耕种,家中的农田基本处于荒废状态。”
作为村里的带头人,李小兰做了很多尝试,比如,找一些老板来承包土地,现在隆久村就有老板承包200多亩种植南药牛大力,消化一些弃耕地。
“但这远远不够,而且隆久村的情况不是特例,要彻底解决农村弃耕问题,还需要从政府投入上和机制上努力。”经过广泛深入的调研,李小兰在今年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切实解决农田丢荒弃耕问题、提升农村农田使用效率的建议》。
建议提出: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相关政策和机制,促进农村土地依法流转、提升集约化水平,为农业产业规模化建设提供政策支撑;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改善农村农业生产条件;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提高种植业综合经济效益;加大对农民技能培训力度,出台农民技能培训政策措施,把农民技能培训从贫困户扩展到全体农户;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鼓励外出乡贤及乡亲回乡创业,既解决留守儿童的思亲之情,又可尽照顾老人的义务。
字里行间透出李小兰对农村的深厚情感和对加快乡村振兴的迫切期待。
(作者单位:云浮市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