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代医者造“中国心”

2019-06-17 06:28应琛
新民周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中国心心脏外科人造

应琛

心脏,曾经是医学禁区,被称为“上帝的底牌”。外科手术发展近200年历史上,心脏手术作为最具挑战的领域,较晚才真正实施。

1965年6月12日,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在我国第一次成功地给严重心脏病患者的心脏内装置了一个我国自制的人造心脏瓣膜,来替换她的有病的二尖瓣瓣膜。这也是世界第二例、我国首例成功的人造心脏瓣膜手术。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心脏瓣膜外科在病例手术数量、技术难度、手术成功率等方面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从艰难地开展人造心脏瓣膜手术,到形成自己的心脏外科特色,心脏外科的发展历程也可以被看作是中国医疗技术70年发展的缩影。由于医疗服务能力的提高,中国人人均期望寿命总体大幅度提高,其中像上海这样医疗资源丰富的经济发达地区,2018年户籍人口期望寿命已经达到83.63岁,与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处于同一水平。

第一位病人,存活近30年

心脏及其大血管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系统,手术操作中稍有差池都是致命性的后果。

19世纪80年代,著名的胃癌外科治疗开创人威尼斯外科医生Theodor Billroth也曾告诫他的学生说:“任何一个愿意保留其他同仁职业尊严的外科医生都最好不要尝试去缝合心脏。”

但中国心胸外科奠基人,中国心脏大血管界泰斗蔡用之教授及其团队却偏偏“不信邪”。长海医院胸心外科创建于1951年,是我国成立胸心外科专业较早的单位之一。作为第一任科主任,早在1958年,蔡用之教授及其团队就开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研究,翌年成功地在临床上实施了体外循环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使我国心脏外科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促进了心内直视手术向安全的阶段过渡,推动了各种心内直视手术的开展。

1962年,蔡用之教授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二尖瓣狭窄心内直视手术,但是对于严重的心脏瓣膜疾病,修补手术也无济于事。

1960年美国成功施行了人造球形心脏瓣膜置换术。当时,中国不仅没有这一技术,人造瓣膜置换的价格,也超出了国人的支付能力。

以蔡用之教授和张宝仁教授为首的长海心脏外科团队决心要用中国人自己制造的人造心脏瓣膜去挽救中国瓣膜病人的生命。1963年初,蔡用之和张宝仁带领研究组,在没有任何实物可借鉴的情况下开始了艰难探索。

当年夏天的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西方一些权威人士曾断言:中国要有自己的人造心脏瓣膜至少需20年。可是到1965年6月,仅仅两年半的时间,研究组已把自己研制的人造瓣膜成功地置入了患者的心脏。

1965年6月12日,蔡用之第一次成功地给严重心脏病患者的心脏内装置了这个中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心脏瓣膜,替代其有病的二尖瓣瓣膜。

多年后,谈起这次手术,张宝仁仍能脱口说出患者的名字:许淑宝。心脏手术后的患者就像一朵娇弱的花,经不得一点风雨。为密切观察她手术后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术后并发症,张宝仁日夜监护,在病房住了整整3个月。他每天都要抽自己的血样以用于患者凝血指标的对照。

许淑宝顺利康复了,不仅可以参加劳动,并存活近30年。这一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心脏瓣膜外科手术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开辟了我国心脏外科新的领域,也开创了我国人造心脏瓣膜研制与临床应用的历史,扩大了心脏瓣膜病的手术治疗范围,促进了我国瓣膜外科的发展。

不断创新突破,微创时代形成特色

第一代人造心脏瓣膜由4根不锈钢铸成的瓣架和由硅胶制成的硅球阀体构成,状如拇指大的小巧鸟笼,通过硅球在笼架内上下活动,实现瓣膜的启闭功能。

虽然第一位病人手术获得了成功,但第二例病人的不幸而亡,让此技术停顿八年之久,直到1974年才恢复研究和临床应用。

1978年3月,蔡用之教授与上海医疗器械研究所和兰州碳素厂合作,研制成了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的国产侧倾碟形瓣膜,经临床应用与鉴定,在国内推广应用。在此基础上,他又与兰州有关单位协作,在瓣架结构及加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改进,研制成功丁改良型侧倾碟瓣(简称C-L瓣),并大批生产,供全国应用,解决了国产机械瓣长期供不应求的局面。隨着经验的积累和瓣膜假体的改进,手术成功比数愈来愈大,死亡比数愈来愈少。

2005年,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举行的纪念中国首例人造心脏瓣膜置换成功40年学术研讨会上,第三任胸心外科主任徐志云教授介绍,40年前蔡用之教授率先研制并成功应用笼球型人造心脏瓣膜后,他们又陆续研制出5种国产人造心脏瓣膜,并已有1万余只在全国应用于临床。

心血管外科是外科领域的皇冠,随着新技术等的开展,心血管外科在微创手术领域有了更多突破,减轻了病人的手术痛苦,让更多心血管病人更快地回归到正常生活中去。

2017年,中国首个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二代介入瓣膜产品——J_Valve心脏瓣膜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审查,获得临床上市批准文号。这意味着,中国有了治疗心脏瓣膜病变的“中国心”。这是中国第一款经心尖途径上市的微创介入瓣膜,也是迄今为止全球唯一一个适用于主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两种病变的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手术(TAVI)产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外科团队作为组长单位,承担了超过一半的介入瓣膜治疗高龄高危主动脉瓣膜疾病的临床研究,做到了高危患者围手术期零死亡率。

历史上的这一周

1952 年6 月10 日,毛泽东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发表 。

1962 年6 月15 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开会讨论“包产到户”“好猫论”诞生。

1998 年6 月11 日,第一条内地香港合资铁路:金温铁路全面开通 。

1998 年6 月15 日,全国房改工作会议宣布,停止住房实物分配。

2013 年6 月11 日,搭载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升空。

猜你喜欢
中国心心脏外科人造
连续护理对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影响
观察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在成人心脏外科手术后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效果
无中生有人造木
人造太原
那些令人捧腹的雷人造句
小切口在成人心脏外科中的应用
疯狂编辑部之人造惊魂夜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心脏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