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8-0198-02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迅速普及,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 19岁以下网民占45%。有调查表明在中职生群体中几乎所有的人拥有手机,手机支付、手机游戏、手机购物、网络小说、无疑手机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由于过度使用而引发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危害。无聊感是一种消极的主观体验。有调查显示,51%的中职生表示“很容易无聊”。在中职校园中,低头族随处可见,手机成为排解无聊的一种常见的途径。相关研究也表明,无聊感与药物滥用、学业成就、消极情绪等有显著关系,中职生手机依赖现状与无聊感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对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一、无聊感与手机依赖的界定
Schopenhauer认为无聊是“没有任何具体对象的淡淡的欲望”。Heidegger则认为“无聊是现代人的基本存在状态”。 Fenichel提出无聊感是个体不知道如何才能满足强烈心理活动的需要。Berlyne与Csikszentmihalyi等心理学者基于唤醒理论的基础,提出无聊是“个体的唤醒需求与环境刺激可用性的不匹配,从而导致的非最佳唤醒状态”。综上无聊感是一种内外部刺激生理唤醒强度不匹配而导致的不愉快的复合情绪。手机依赖这一概念是由成瘾和行为成瘾的界定发展而来,又称为“手机依赖”、“问题手机使用”。手机依赖在心理学界还未有统一的定义,但本质上符合三个特点:首先,手机使用时间过长或频率过高;其次,手机使用对个体的生活或学习产生了不良影响;再次,这种消极影响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二、中职生无聊感对手机依赖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Bianchi提出青少年处于身心发展的初期阶段,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对手机缺少足够的抵抗力,从而成为手机依赖的易感人群。总体而言,青少年的手机依赖常常带来各种负面影响。Binnema的研究表明无聊倾向高的个体,往往缺乏行为动机,行为比较拖沓。Sommer的研究也发现无聊也会影响人际交往。根据社会支持理论,当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无法提供足够的心理支持时,个体在情绪上会体验到强烈的孤独感,而在行为上会通过其他多种途径获得社会支持。刘志强等人研究表明高职生智能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社会支持显著相关,孤独感通过部分中介作用于智能手機依赖。
Kraut 等人的研究表明具有网络成瘾的个体的人际交往动机会较低。韩国学者Ha 等对高中生的调查研究中表明过度使用手机与抑郁状态和人际交往焦虑呈正相关。刘红等人通过研究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孤独感,表明孤独感与手机依赖行为呈正相关,高孤独感体验的个体更容易产生手机依赖行为。刘志强等人研究表明高职生智能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社会支持显著相关,孤独感通过部分中介作用于智能手机依赖。
三、减少无聊感,是降低中职生手机依赖的途径
第一,强调手机依赖的危害。在利用班会课、德育教学等途径开展防手机依赖的讲座、课程等,让学生意识到过度的依赖手机会对自己身心造成的伤害,鼓励学生有理性的使用手机。
第二,多参加实践活动。无聊感是中职生手机依赖行为的重要原因,无聊感会使人无法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Berenda提出不良行为的出现由低控制感造成,也研究表明自我控制感的缺失会使得人产生对手机的依赖。通过实践活动,减少中职生的无聊感,更好的探索生命的意义,降低或消除无聊感,体验更多的成就感,增加个人的自律性。
第三,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程度。加强心理师资队伍的建立,对于成瘾较深的同学开展团体、个体辅导,帮助其解决成长中的难题,改善其手机依赖的问题,有助于中职生更好的了解自己,激发和引导中职生人际的学习生活动机,减少手机依赖带来的不良后果,促进中职生把握生活,更好地实现个人的价值。
第四,利用朋辈的力量,积极开展和组织学校的各项活动。研究表明,中职生在遇到困难和迷茫时,更倾向于向同伴寻求帮助,因为同龄人拥有与其相近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个人的生活经验,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在学生中培养一批积极乐观、阳光上进的学生十分重要,通过这些学生的带领,让更多的中职生从手机依赖的世界中走出来,拥抱自己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廖慧云, 钟云辉, 王冉冉,等. 大学生手机依赖倾向、自尊及羞怯与人际关系困扰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6(5):852-855.
[2]师建国.手机依赖综合征[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9(2):138-139.
[3]王露,周喜华.高师生无聊状态与学业兴趣﹑时间效能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