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美 王俊
【摘要】课改推进几轮,新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我们的数学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堂气氛变活跃了,师生之间关系民主化了,课堂变成了师生交流互动、共同成长、共同释放生命活力的舞台,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成为了主动建构知识的主人。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静思 静悟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8-0161-02
诚然,“动”的课堂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但也因此,有些课堂中的“活动”成为了一种热闹的“时尚点缀”。其实,教学过程中学生适度的“静”和“动”应该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在有效地“动”起来的同时,也应适时地“静”下来,课堂教学“静”中也风流!
一、课堂提问,需要学生“静”思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的一种常用方式,也是引导学生思考的常用手段。如果教师提问后立即让学生回答,并且回答得十分流畅,这样的课多半是虚假的。要么问题太简单,没有思考的价值;要么是师生训练了很多次,学生已熟记答案;要么让优生的思考代替了全体学生的思考,用虚假的流畅掩盖了多数学生缺乏思考的实质。因此,教师提出问题之后,要学会等待学生静静地思考。
“静思” 是思维的强化,理解的加深,从认知、思维的规律来说,只有让学生拥有必要的思维时间和机会,才能保证使学生“悟得”道理。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在谈到自己的审美经验时就很有见地地说:“在独处的宁静的情况下,壁上的斑痕也能引起我的注意。一经凝视,斑痕幻化为生动的新奇的形象,它是平时构想不出的……”类似的体验,恐怕不少人都曾有过。试想,如果不是给予充足的时间,不是凭借“静思默想”,能得到如此的审美体验吗?课堂提问,需要学生“静”思,学生“静”思后得到的答案,思维才具有深度与广度。
二、解决问题,需要学生“静”悟
解决问题是沟通数学与现实联系,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数学学习的终极价值所在。解决问题对小学生来说是思维难度最大的一类综合知识,更需要学生“静静地”感悟其理。
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内在规律与联系”。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是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数学知识去解决联系实际的问题的过程。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巩固学生数学知识技能,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因此,当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后,教师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空间和时间,让每个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策略,从而让课堂教学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中达到高效。
三、交流互动,需要学生“静”听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只有经历一次次的“互动交流”,才会真正地掌握知识、技能与思维的方法,才会真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而当下,我们的许多数学课堂,教师确实注重了学生的交流与互动,每个小组都积极主动地、热情高涨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却很少有同学针对别人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质疑或不同观点,学生交流流于形式,究其原因是学生不善于“静”下心来倾听,没有将别人的想法进行思考、解读、吸收。我认为,静下心来倾听是数学交流的起点,没有倾听作为保障,交流就只是一种空中楼阁。只有学生在课堂中做好了“静听”别人意见,“解读”别人想法,“完善”自我知识结构,并能对别人的交流作出中肯的评价,我们的课堂才是真正互动的,才是真正面向全体、全体参与的!学习才能有效地展开,课堂才会真正在“对话、沟通、交流”中焕发生命的活力!
四、回顾总结,需要学生“静”析
回顾总结是一堂课的结束环节,巧妙的课堂小结能达到 “课虽终,趣犹存”的境界,有效的课堂小结不仅能总结知识、学习方法,更能启发学生产生新的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解决完问题,又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进而实现课堂教学的良性大循环。
课堂教学不能草草地结束,也不能由教师包办归纳总结,教师要舍得并精心安排几分钟让学生“静”析,即“静”下心来想一想,分析一下:本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哪些?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课后进一步学习与研究?……这样的结束,不僅有利于学生自我完善知识系统的建构,而且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系统梳理,对教师的教学起到一个自我评价反思的作用,这样的结束是高效课堂教学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