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9-06-17 05:25魏碧霞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18期

魏碧霞

【摘要】现在的小学生作文普遍缺乏真实性,缺少个性化。套用法是最常见的,闭门造房子,在同一个工程师的辅导下,面对着相同的写作材料,只能作虚假的作文。久而久之,小学生对写作就缺乏主动性。试想,对一个整天关在教室里或家里,面对着一大堆作业的孩子,怎能写出“清如许”的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因此,笔者认为要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让孩子们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他们积极参与生活,关注生活,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体验生活。因为生活是创作的本源,只有坚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把作文与生活联系起来,才能做到“源头时有活水来”。

【关键词】关注生活  学生作文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项目编号:JZ170453(福建教育学院资助)的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8-0110-01

一、拓宽生活内容,跳出课堂小圈子

第一,引导学生体验生活,走进社会。学生的日常活动范围非常小,形式单一,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坐在教室上课,很少与社会生活相接触,基本没有生活经验,写作文时就缺少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素材。因此,一定要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引起他们对生活的兴趣,激发他们的主动写作欲望。老师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可以尽可能多的接触社会和生活,丰富他们的阅历和生活素材。此外,要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比如兴趣小组活动和社会调查等,并在事后通过日记的形式把相关内容记录下来,为后续的作文写作打好铺垫。

第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除了平时的课堂教学外,老师还应该让学生留心生活上的点点滴滴,经常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起初,学生可能不知道怎么去观察和记录,这就需要老师加强引导和示范。比如,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日记,在记录事件的基本情况外,还附上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这样,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往往可以做到对生活实际的观察和记录,在锻炼学生基本写作能力的同时,彻底解决“无米之炊”的难题。

二、加强阅读积累,跳出教材小书本

阅读教学是为作文教学服务的,作文教学依赖于阅读教学,好的阅读文章是作者生活的提炼,是提供课外写作的好材料:

(1)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习作文,学习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

①仿写是最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从低年级的一句话到中年级的一段话,再到高年级的几段话直至一篇文章习作方法的模仿学习。如:

仿句:小鱼来了,在荷叶下嬉戏,

____来了,___荷叶________……(《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仿段:熟透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的咧开了嘴,有的……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悦。(《石榴》)

熟透的( )高兴地笑了,有的……有的……

只要对阅读文章仔细研究,大部分课文都可以仿写,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学句学段学文的习惯。老师没有说,他们就告诉我可以写什么了。

②续写。在学习完一篇课文后,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的内容来编写后续内容,这对学生的想象、联想和内容编写能力都有很好的锻炼。

(2)指導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学习作文。语文教材只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例子,要想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把知识形成最终的写作能力,就必须要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增长见识,提高认识水平,才能提高作文写作能力。

三、激励学生的写作兴趣,扩大写作范围

学生的生活内容相对单调,其大多都在学校和家两点一线间活动,所以学生能够接触到的内容非常有限。如果只是单纯按照要求来对作文写作进行教学,那么学生就容易对作文写作失去兴趣,甚至是对写作方法和技巧的硬搬死套,写出来的作文就会枯燥乏味了。只有充满活力,且有真实生活写照的作文,才会受人欢迎,那么该如何扩大写作范围,激励写作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抓住时机写作文。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因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善于抓住有利时机让学生写作文,学生就会感觉不到困难。(2)作文命题应开放。作文命题一方面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最好是以学生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内容来命题,另一方面可以进行开放式的命题作文,让学生可以进一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作文写作。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离不开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本源。只有让小学生更贴近生活,多接触大自然,把学、做、写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使他们的作文成为一汪汪富有生命力的“活水”!

参考文献:

[1]李志恒.关注多彩生活 提升作文水平[J].甘肃教育, 2015(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