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智维
“帮助贫困村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现户户门前有路灯、户户门前无泥路、户户门前无垃圾、街道两旁有绿树、人人收入有保障的扶贫成果。”谈及当下的扶贫任务,河南新乡平原示范区杨厂村驻村书记李汝江说。
杨厂村曾是省级贫困村,由前杨厂、后杨厂、小任庄和胡窑4个自然村组成,656户3138人。2017年,该村退出贫困村序列。
作为河南省委办公厅选派的第三任驻村书记,李汝江到杨厂村的主要任务是巩固扶贫成果,带领村民打造美丽乡村,为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打造精准脱贫升级版。
如今的杨厂村,两委班子风清气正,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集体经济从无到有,村民收入稳定增长……
家具多了,房间亮了,庭院整洁了,日子越过越好……每次到刘改球家走访,李汝江都能发现新变化。
2016年5月,刘改球一家被识别为贫困户。因为文化程度低,无技术,孩子年幼,他微薄的收入难以撑起一家的开销。
2018年1月,李汝江到刘改球家走访时发现,房间昏暗,墙壁上覆盖着厚厚的灰尘,院子里冷冷清清。
只有兔舍中养殖的兔子,承载着一家人的脱贫希望。兔舍和幼兔是河南省委第一秘书处出资帮扶的,帮扶干部在养殖和销售环节给予支持。
刘改球夫妇不甘贫困现状,努力靠自己的双手增加收入。
当被问及最需要什么帮助时,刘改球的妻子提出想要一台缝纫机,希望干点零活儿补贴家用。在大队帮助下,刘改球也到附近务工,通过自己的双手改变生活窘境。
“扶贫不能扶懒。”在李汝江看来,扶贫的关键在于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在政府政策和技术帮扶下,贫困户应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脱贫。
在2018年年度考核中,河南省委办公厅的帮扶工作取得优异成绩,省扶贫办给予高度认可。
在此前工作的基础上,杨厂村2019年的工作规划提出办好10件惠民实事:硬化村内道路4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200盏,配备清洁车组建一支清洁队伍,协调修建村内400米排污管线……
为改善环境,推进村庄健康发展,杨厂村周边存在一批高污染、高能耗的低、小、散企业,如今已陆续整顿、关停。
虽然到村时间不长,但李汝江已经对杨厂村的规划建设有了明晰而全面的想法。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多为村庄谋发展,这是他经常思考的问题。
“位于黄河滩区,杨厂村之前受‘项目不进滩的观念影响,产业基础薄弱。此外,人均耕地少,资金匮乏,因病、因残致贫问题突出。”谈及导致杨厂村贫困的原因,李汝江说。
找准致贫原因的同时,他也在思考该村发展的潜力和优势。
例如,杨厂村北距平原示范区3.8公里,南距郑州市中心31公里,省道S310魏桥线穿村而过,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十分便利。
早在2014年,平原示范區的产业定位就被写入河南省政府一号文件:发展现代农业。
2018年,郑州市重点实施了生态农业建设工程、绿色标准化可追溯菜篮子工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发展工程、绿色食品加工业提升工程等四大工程。
由此,杨厂村确立了产业脱贫、产业兴村的发展方向。结合政策导向、区位优势,目前,村里引进了由甲田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下一步,杨厂村计划再引进一到两家适合村内发展的规模产业。
2018年4月落地杨厂村的由甲田农业公司投资4000余万元,以净菜加工为主,可直接带动30户贫困人口,解决160余人就业。通过土地流转,可间接带动40余户贫困户,解决300余人就业。扶贫带贫能力强,巩固脱贫效果好。
除发展产业外,还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善基础设施、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千头万绪。
在李汝江看来,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就是牵住了基层基础工作的牛鼻子,建强村两委班子是破解基层难题的有力抓手。
经过分析和探索,杨厂村逐步形成了党建工作“五个一”,即建好一个阵地、营造一个氛围、落实一个制度、上好一次党课、打造一支队伍。
具体就是,建设基层组织阵地,营造基层党建氛围,落实每天村两委交班制度,每月上一次党课或组织党员活动,打造一支过硬的党员队伍。
杨厂村以党建为引领、夯实基层基础,从而激发干部群众的活力。例如,每天8:30的交班制度,已成为杨厂村雷打不动的铁律。
该项制度不仅能强化工作落实力度、提高效率,还为村干部解决工作中的困难搭建了平台,更有利于共享信息、协调力量、团结力量。
如今,走进杨厂村,村委会门前“党旗红、事业兴”的标语以及鲜红的党旗首先映入眼帘,党群活动室、党群服务大厅充满浓厚的党建氛围。
进入村委会,人们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李汝江深知,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要为杨厂村留下一支“不走的队伍”。
“每位党员都是党组织的一个细胞,只有每个细胞都发挥作用,党组织才有活力和战斗力。只要能够打造一支过硬的队伍,未来即便帮扶干部调离,村中各项工作也能够顺利开展。”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