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记忆光影的帷幕

2019-06-17 01:26祁建
中关村 2019年6期
关键词:记忆北京

祁建

我们在一幅幅老照片之中“行走”,用怀旧的情绪或者今天的观点来对逝去的历史盘点,它们记录了一个时代的记忆,保存了一些我们曾经的足音,让旧的东西变得鲜活,让记忆“活”了下来。

重温上个世纪80年代,那曾经让我们泪流满面或者会心一笑的瞬间,那一代人走过的青涩岁月,那曾经深深镌刻在我们心灵深处的光影,那曾经温暖与激励过我们的时代情怀……像梦一样重新打开。

那时,北京王府井东方新天地还叫东风市场;那时,北京位于王府井金鱼胡同“四联理发馆”里,为烫一个时髦发型的顾客们排成长龙;那时,东单路口,人们在等车,红星二锅头的广告牌非常醒目;那时,送煤工能够走长安街,为京城四合院里的家家户户送煤;那时,马路上的面的、公共汽车、桑塔纳、夏利、三蹦子并驾齐驱;那时,独生子女政策得以落实,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成为家中的掌上明珠;那时,“出口转内销”的商品有时候是价廉物美的代名词……

今天,我们在一幅幅老照片之中“行走”,用怀旧的情绪或者今天的观点来对逝去的历史盘点,它们记录了一个时代的记忆,保存了一些我们曾经的足音,让旧的东西变得鲜活,让记忆“活”了下来。

也许每张照片都有各自的景致,每个景致都尽量理性地记录了一段记忆,它们具有任何奢华辞藻与刻意夸张的情绪都无法比拟的力量,每张照片看似有些信手一拍,却一点不是刻意,那是一些经典的情境的记录。让我们看起来充满怀旧的气息,充满依依惜别的情绪,让我们心头荡漾起回忆的狂澜。这种狂澜,也许是一代人心灵的共鸣,是对于历史一种具有仪式感的敬意。比如那张著名的照片,35周年国庆,北京大学的学生打出横幅“小平您好”,成为共和国历史上珍贵的记忆。

20世纪80年代最流行的词语,可以梳理下:万元户、个体户、潘晓、张海迪、女排、少林寺、金庸、下海、红裙子、邓丽君、录音机、迪斯科、五讲四美、抢购、时间就是金钱、小康……转眼中国改革开放已经四十年了。

世界很少有国家像中国这样,在短短40年间变迁了两个完全不同时代的文化痕迹。西方的快餐文化正式进入中国,北京前门的肯德基1987年11月12日一开业就创下单一店铺单日最高的营业额,卖了30万元!西方的快餐文化不单带来新式的食物,也给年轻一代带来新的机会,散着长发、涂上囗红、穿上制服的女青年招待客人;亚运会的规划从1984 年开始,为了连接城市中心和亚运村,北京在二环路钟鼓楼桥引出鼓楼外大街,向北至三环后改名为北辰路,这条路成为北京中轴线的延伸。后来,“拿大哥大,开汽车,住亚运村”一度成了北京有钱人的标志;1980年,陈宣远,这位来自加州的美籍华人与中国国际旅行社北京分社合作,建造了中国第一家豪华饭店——建国饭店;1983年10月,法国设计师皮尔·卡丹在北京开设马克西姆餐厅。1985年,法国知名的时装设计大师圣罗兰在北京举办展览。随着在此前后的范思哲、皮尔·卡丹等进入中国,中国开始迎来了时尚的潮流。同年,威猛乐队来北京演出,成为第一支来中国演出的西方流行乐队……

上个世纪80年代,那是一个纯真的年代,那是一个火热的年代,那是一个各种文化互融的完美时期……毋庸置疑,80年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那时改革开放刚刚开始,我们不难发现,那个年代,新旧观念在不断冲突中交锋。记忆中的80年代,是在歌声中度过的:邓丽君、李谷一、崔健、张蔷、苏小明、程琳、张明敏、费翔、刘欢、毛阿敏……他们的歌曲耳熟能详。那个年代,是整个华语乐坛的黄金时代。

打开记忆光影的帷幕,我们惊讶地发现,伴随着物质与理念的前进,昨天的一些事物已经渐渐远去,新生事物还在不断更新……

那时,在北京,不用说手机,连家庭的座机也尚未普及,市民们打电话要到公用电话亭付费拨打,接电话也要靠看守电话的人来传呼;那时,东单菜市场、西单菜市场、朝内菜市场、崇文门菜市场并称北京最有名的“四大菜市场”,一些稀罕菜只有在这里才能买到;那时,白兰洗衣机是响当当的北京名牌,大姑娘出嫁,娘家少不了要送的就是白兰洗衣机;那时,大白菜是京城百姓过冬的主要菜品,凉拌、爆炒、醋溜、涮锅子、包饺子、炖粉条可以变着样式上菜,所以到冬天北京居民家房前屋后,墙根楼前都码满了冬储大白菜……

当上个世纪80年代已经成为我们书里的旧影,也许今天怀旧显得那么珍贵,不仅仅是为了追忆逝去时光,更多的是探寻我们曾经走过的路。这种探寻,有时不是简单的欢娱,更多是一种悲伤,感叹选择的壮举,感叹历史的责任。

1985年,第一代专业时装模特队走上北京饭店的T型台。说到中国的第一支时装表演队,那是1981年由上海服装公司组办的。1983年,上海服装表演队到北京,在轻工业部主办的五省市服装鞋帽展销会上表演,经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报道,引起极大轰动,从此时装模特业开始在全国各大城市蓬勃发展。

很多熟悉的东西不见了,很多新奇的东西冒出来了。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北京是一座正在消失的城市,北京又是一座正在崛起的城市。20世纪80年代的北京正变得熟悉又陌生,有些东西却永远的消失了……那些已经消失了的记忆,仍然在我们心头时时萦绕。

北京的老城区其实不算很大,但却有很多值得回味的东西。在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都遗留着我们最深的记忆。这些老照片,可以感受到中国社会的变化从来没有停止,并且越来越快。

也許我们这个城市,在我们的头脑之中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概念,更多的是难以忘却的记忆,他们时不常就跳出来扎一扎我们的心。1985年,北京东城区创办了第一届“地坛文化庙会”,这是改革开放后北京开办的第一处庙会,沉寂多年,北京人的经济文化生活开始恢复活力;那时,北京西站和北京南站都还没有兴建,坐火车去外地都要经北京火车站。旅客们出门拎着的是旅行袋,用瓷铁杯打开水喝……

历史的行程是每个人都熟悉的,虽然时间已经久远,但有些场景依旧清晰。回忆从前,不代表着你懦弱,因为80年代留存着建国以后的人与社会之间的单纯思考,也留存着改革开放以后吹进来的丰富多彩的新风。那是完全不同于“之前”与“之后”的文化形态,那是一个纯真的时代。

那是中国改革开放开始发力的年代,文革刚刚结束,有些地方还在用着地方或全国粮票。大街上的一道风景就是汪洋一般的自行车……总感觉20世纪80年代的人们生活得无忧无虑。

那些年,孩子之间很少有攀比的,大伙都其乐融融!甭管流行什么,大家都是一窩蜂模仿。

那时,洗衣服的时候从来不会感到无聊,因为街坊们可以聊家常。北京孩子有一种奢华,叫做北冰洋汽水。五分钱一根的奶油冰棍,吃起来就跟现在的哈根达斯一样兴奋。那时,小人书摊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地方之一。书摊大多集中在电影院小广场附近,摊主选择有大树阴凉的地方,在地上铺几块塑料布,将几百本连环画整齐地摆好,周围放上几个小板凳,读者看一本交二分钱。

那时,青年人还用当时很少见的录音机放音乐跳舞,还借助喇叭裤、牛仔裤、蛤蟆镜、跳舞等张扬自己的个性。那时蛤蟆镜是一些赶时髦的青年人的标准配置。当时市面上蛤蟆镜很少,大多都来自香港或者国外各地。对了,那时候什刹海野冰场也很时尚,多年后冯小刚的电影《老炮儿》重现了这一场景。

那时,大龄青年高考后带着孩子学习。“文革”十年中断高考,积压了十年后再上大学的学生们,年龄相差十几岁,最大的已经30多岁,带着孩子上学的学生屡见不鲜。那时在公共场所,人们也在如饥似渴地看书,年轻人都在忙着学习,那个年代读书才是一种潮流,高考、夜大、函授、电大……都是嘴边常用的词,不像现在,看手机才是一种常态。

那时,买东西都是凭票购买,量布都是用尺子,算账用的是算盘。

那时,村民们落实“包产到户”政策,开始划分土地。农民们自己有东西吃了,生产经营也自由了。那时城里的市场里大伙买东西都是用的菜篮子,生意做的都是诚信,市场那时能吃上肉是件很幸福的事。

80年代,我相信大家最有感触的就是邻里感情,小时候没有那么多的高楼大厦,没有那么多的豪宅别墅,大家都住在一个院子里,或者是一条胡同里……邻里关系总是那么的和睦,邻居阿姨和妈妈的关系就像亲姐妹,邻居叔叔和爸爸的关系就像好兄弟,一起聊天、打牌……生活虽然简单但是充满乐趣,小时候放学回家,甩下书包就去找邻居家的孩子玩,吵个架只要一颗大白兔奶糖就能和好,大家一起玩、一起闹、一起去公园……狭小的胡同里到处回荡着我们的笑声。

80年代,孩子们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家中拥有了一台电视机,能看春节联欢晚会,那时候的晚会真的很看的,“宇宙牌”香烟、陈佩斯的小品《吃面》《难忘今宵》,我接触到第一部电视剧就是《霍元甲》。

吃年夜饭,那时候的人们很朴实,家家户户的家庭状况都差不多,贫富分化也不大,基本上都是忙活了一年到头就指望过个好年了,平时根本没机会吃到肉,只有过年可以大口吃肉。

那时,肉、鱼、鸡蛋、油等都是限量供应,零食几乎没有,只有在春节时,才会按人口供应一些花生、瓜子。20世纪80年代人们餐桌上的蔬菜品种开始增多,黄瓜、茄子、西红柿、豆角等应季的蔬菜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一些罕见的蔬菜对人们来说是陌生的。

那时的人们很少吃水果,也不可能经常买水果,只有在去医院看望病人,或过个年节走亲戚时才会买些水果。80年代人们记忆中有一种东西比水果还亲切,你一定有过抱着水果罐头慢慢享受过的经历。

上世纪80年代的一个流行词是“个体户”,是指搞个体经营的人,有些人发达了,有些人没有发达。改革开放的春风,将个体户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发展起来,并且逐步壮大,成为了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不可否认80年代的个体户是走在时代前列的人,他们有头脑,有胆识,趁着改革开放的大潮淘到了“第一桶金”。那一代个体户不乏有思想,有才气,有能力,有学历的人,他们从不拒绝知识给他们带来的机遇,他们也知道哪里是金钱的泉眼。他们在那个年代,是幸运儿,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什么领导、时间、制度、论资排辈等等都靠边站……种种优越之外,个体户当然也有比工薪阶层更累的地方,不干没钱啊,没有工薪阶层稳定。今天个体户已经逐步被“企业董事长”“总经理”等头衔代替。

“万元户”是80年代老百姓口中出现率比较高的词。改革开放初期,少数人率先致富,家庭年收入超过万元,万元户因此得名,作为对一个率先富起来的群体的统称,现在这个词已经被“大款”和“老板”所取代。

万元户在普通人心中,大多是一身名牌,手拿大哥大,却脚蹬旅游鞋,头戴前进帽……但就是这些今天看起来土掉渣的人,在那年代是许多地方的“幸福指标”,让老百姓感受到了富裕所带来的喜悦。那些万元户大多数由实行个人承包的专业户、建筑包工头、个体户等组成,他们是靠胆量和勤劳完成了早期经济积累,他们兢兢业业,很少有人坑蒙拐骗,他们挣的是血汗钱,他们在接受采访或者作报告的时候,大多结结巴巴,语无伦次,但他们的事迹却真是可以打动每一个人。

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步子,人们的思想也逐步放开了,于是出现了“倒爷”这个新生事物。倒爷的涵义是什么?利用计划内商品和计划外商品价格差价,进行倒买倒卖的人;利用国家之间的商品价格差异,进行倒买倒卖的人。也由此分为“国内倒爷”和“国际倒爷”。钻政策空子,倒卖批文,倒卖紧俏物资和商品,他们忙的不亦乐乎,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作为时代特殊产物的“倒爷”,也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

多年前有个顺口溜:“从前的钱现在叫T,从前的出租车现在叫的,从前的馊招现在叫创意,从前的倒爷现在叫经济(人)。”从一个侧面折射了我们走过的80年代……

这些小事情不起眼,甚至微不足道,但却足以拨动每个人心灵深处的琴弦。有了大事件,历史就有了支撑起躯体的骨骼,昂首挺立;有了这些小事情做细节,历史则显得栩栩如生,如此丰满与动人,甚至楚楚动人。

在这些老照片之中,我们不仅仅是一种阅读,更能够触摸到历史的成长,感受到历史的细微呼吸……1988年末至1989年初,一件轰动社会的事情出现了——油画人体艺术大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

大展犹如一股冲击波震动京城,辐射四方。油画人体艺术大展远远超越了美术界的关注,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这是一次对中国百姓的艺术普及。艺术从“象牙塔”上走了下来。而平民百姓,尤其是那三分之一的人自觉自愿地掏钱进入这个陌生的“象牙塔”,这本身就是一种功绩。

波澜壮阔的历史在记录与评说的时候,激动人心,但大历史正是这一个个普通的、繁杂的、琐碎的细节组成,因为这些与我们相关的光影瞬间组成了时代的缩影,折射出历史的变迁。历史大事件就好像一个人的骨骼,而这些细节则是一个人的血肉。

这些摄影家前辈,用艺术的眼光与泥土的芳香浇灌出宁静的“胶片”,绽放出那个时代历史的美丽。80年代的生活,80年代的朋友,80年代的亲情……想起来都是一杯甘甜的美酒,唱起来都是一曲天籁般的童声合唱,如梦,如醉,如痴……让我们满怀着对未来的向往,回首纯洁的情感,记忆的光影凝结于老照片上……

80年代就这样渐渐远去,成为了记忆,甚至成为了历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记忆,每个时代成长起来的人,都有自己那个年代的特点,当80年代成长起来的孩子们暮然回首,竟然发现我们走过的岁月,生活物资虽然贫乏,但生活却是丰富多彩的。

愿这些老照片,拨动你心灵的琴弦,跳出闪亮的时代音符,送给你那个年代的梦幻之旅。

猜你喜欢
记忆北京
Excerpt from Pygmalion
北京X7
夏天的记忆
北京的河
记忆中的他们
记忆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