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富林
摘要: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具有千变万化的现象,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分组实验都是唤起初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若在教学中忽略了实验的重要性、不能认真对待、草草了事,也会让实验变得索然无味,起不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现就我在新课程物理教学中对如何利用实验教学激发学习兴趣的探索谈一些自己浅显的体会。
关键词:初中物理;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3-0191-01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是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开展创新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开发青少年学生的创造潜力,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潮流和全社会热切关注的焦点。作为教育工作者,既要教育下一代继承前人留下的丰富文化科学遗产,又要使之在继承的基础上有发展和创新。培养下一代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全社会,尤其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1.注重知识素质的迁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观察、实验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要避免学生在实验中只看热闹或只是简单的技能操作等现象。例如,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一课时,通过让学生了解科学家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历程及进行“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让学生去体会科学家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坚持实验,探求真理的素质及科学的态度。使他们养成通过实验去分析、去探索、去体验,最后得出结论的习惯。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探究质疑,激活创新思维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创新的动力。“学问”二字分开即“欲学则问”。学生有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探索,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所以要引导学生质疑,很重要的一点在于老师创设情境,激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质疑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激趣设疑是较好的方法,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比如讲《大气的压强》一课时,可以先由“水杯倒置”“试管倒升”的实验引入,激发学生兴趣,然后分析、讨论、逐步深入。伟大的文学家叶圣陶先生说:“老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里的“相机诱导”,是指巧妙而科学的设问,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学得愉快而不厌倦。对于学生要多看优点,多看学生的合理因素,并及时鼓励。对爱提“怪问题”的学生不要动辄训斥,轻易否定,以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于他们要慢慢地引导,切入知识点,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往往有“奇思怪想”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都有不凡的业绩。
3.实施探究性物理实验教学
探究式教学注重让学生自主发现、思考、体验、归纳和总结物理规律。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实施探究性物理实验教学能够有效发挥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比如说手机、电视、电灯、汽车等物理知识的应用,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物理事实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其次是精心设计问题,营造探究的氛围,教师可以把教材中固定的物理规律转化成问题,以问题为契机,让学生自己思考探究,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提高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创造性;最后在实施探究性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合作、分组完成实验,而不是让学生自顾自的埋头思索、操作,同时要求学生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4.鼓励学生发散推测,大胆联想
对于任何事物来讲,联想都是创新的前提,只有在原有事物上发散思维,大胆推测才能开阔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中的所有的脑力劳动则是创新思维的最好体现。所以,就初中物理教师而言,应该积极鼓励学生直视问题,开阔思路,广泛联想,以己有的知识经验及感知到的问题信息为依据,由研究对象的部分信息推测它所具有的全部信息,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不仅要重视思维的性、严谨性、探索性和发现性,还要重视直觉猜测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以及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的有机结合和协调统一。因此,作为教师来讲,这是需要好好把握的一点,其必须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条件,让学生发生联想,使他们进入丰富的现象思维活动之中,进行大胆的联想与推测。
总之,创新教育呼唤教育创新,教育创新呼唤观念更新,为了把素质教育推向深入,为了一大批创新人才的健康成长,让我们尽快改变那些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摈弃重知识学习,轻能力培养,重求同再现轻求异创新,重统一要求,轻个性发展,重机械训练,轻实践应用的做法,在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锐意创新,做一個合格的创新园丁。
参考文献:
[1] 朱志忠.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培养学生能力[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论文精选(上卷一)[C].2012.
[2] 李丽.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室教学质量[A].2011年10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
[3] 刘晓银.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的選择与创新[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7(0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