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福鑫 大石桥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 (辽宁营口 115100)
内容提要:目的:探讨ICU重症合并胸腔积液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装置引流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ICU重症合并胸腔积液患者74例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分组各37例,对照组为普通硅胶实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观察组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装置引流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率及恢复效果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1.89%显著高于对照组70.27%,P<0.05;两组总引流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积液吸收时间、ICU停留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装置引流治疗ICU重症合并胸腔积液患者可获得良好的疗效,且安全性高,并发症少,促进患者尽快脱离危险。
重症监护室作为集中危重患者的主要场所,患者在治疗期间很容易出现胸腔积液并发症,危害患者健康[1]。胸腔积液作为以胸膜腔内病理性液体积聚为特征的一种常见临床症候,发病机制复杂,会导致患者出现肺容量降低或明显肺不张,也是导致重症监护室患者死亡的常见因素,因此需注重及时治疗。当前针对胸腔积液以引流治疗为主,传统采用普通硅胶胸腔闭式引流方式,虽然可起到改善作用,但疗效仍有进步的空间[2]。近年来临床加强了对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装置引流方法的应用,确保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为此,本次研究对ICU重症合并胸腔积液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装置引流治疗的效果进行了探讨,报道如下。
将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ICU重症合并胸腔积液患者74例作为研究资料,依据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分组各37例,均经胸腔B超检查或胸片确诊,表现出压迫症状。对照组男患者20例,女患者17例,年龄35~76岁,平均(46.95±3.62)岁,胸腔积液量:中量23例,大量14例;观察组男患者22例,女患者15例,年龄35~78岁,平均(46.73±3.68)岁,胸腔积液量:中量21例,大量16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对照组:选择普通硅胶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局部麻醉后结合B超引导置入穿刺管,确保引流通畅,拔出穿刺管后固定引流管,连接负压引流袋,利用生理盐水冲洗,完成相应接水和封瓶操作。结合患者疾病情况进行对应治疗,定B超检查,当胸腔积液明显减少或引流量不足50mL/d,可拔出引流管。
观察组:选择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引流术治疗,局部麻醉后结合B超进行穿刺定位,做好杀菌和消毒处理,采用Selidinger法进行胸腔穿刺,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穿刺位置,深度为10~15cm,固定导管后,将局别防反流作用引流袋接入导管。结合患者疾病情况进行对应治疗,定B超检查,当胸腔积液明显减少或引流量不足50mL/d,可拔出引流管。
评价两组疗效,完全缓解:症状消失,胸腔积液消失,经B超检查28h内未再次发现积液;部分缓解:症状改善,胸腔积液减少,且经B超检查28h内无需再次抽液;无效:症状及胸腔积液无明显改善。治疗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记录两组总引流量、积液吸收时间和ICU停留时间等。
分析表1可知,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1.89%显著高于对照组70.27%,P<0.05。
观察组总引流量为(1905.35±56.32)mL,对照组总引流量为(1895.35±48.16)mL,比较无明显差异,t=0.82,P>0.05;观察组积液吸收时间(80.02±1.17)h,ICU停留时间(12.22±2.02)d,对照组积液吸收时间(88.95±2.03)h,ICU停留时间(16.75±4.03)d,观察组恢复速度更快,数据比较差异显著,t=23.18,6.11,P<0.05。
目前临床治疗ICU重症胸腔积液患者需给予胸腔引流治疗,但患者可能伴随凝血功能障碍或低蛋白血症,导致血流动力学处于不稳定状态,影响各项系统的正常运行[3]。普通硅胶实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方案虽然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效果有限。而中心静脉导管具有柔软性好的优势,应用在胸腔引流中可减少空气出现反流进胸腔情况,此时需注意合理控制引流速度,确保预防肺水肿。而且该种方式可减少组织损伤,避免出现渗漏和感染情况,安全性较高[4]。但需要注意,若管腔狭小很容易引起导管堵塞,而导管柔软则会影响引流顺畅性,且难以控制胸腔内导管位置,因此需密切监测,预防危险情况的发生[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1.89%显著高于对照组70.27%,P<0.05;两组总引流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积液吸收时间、ICU停留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表明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装置引流方式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促使症状消失,且可充分引流,缩短患者积液吸收时间、ICU停留时间,促使患者尽早康复。
综上所述,ICU重症合并胸腔积液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装置引流治疗的效果显著,是促使患者症状消除,避免积液再次出现的有效措施,且可促使患者尽早脱离危险。
表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分析 (n=37,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