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度评价规范化轮科培养在提高护士人文关怀能力中的作用

2019-06-17 07:11黄求进王晓春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12期
关键词:科组评价者关怀

陈 惠,黄求进,王晓春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是护士照护、支持和帮助护理对象获得身心整体健康与生命整体和谐,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专业行为活动,是临床护士必备的核心能力之一[1]。随着大健康时代的发展[2]和《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的进一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3]等,均迫切需要提高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但目前对其培养及评价方式尚无统一标准。本研究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应用360度评价法比较轮科护士和定科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现状,探索规范化轮科培养对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我院经2.5年规范化轮科培养后定科的护士150人为轮科组,抽取同期、同科室和同学历直接定科的护士150人为对照组。纳入标准:(1)第一学历为护理本科,且本科毕业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取得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并完成注册;(3)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现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因各种原因在轮科培养期间定科或休假长达6个月;(3)拒绝参与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规范化轮科培养方案(1)岗前培训:采取理论/技能切换式教学方法对所有新入职护士进行岗前培训。理论和技能授课分别在学术报告厅及护理技能培训中心进行,共2个月,每周5次,每次4学时,均是上午理论课下午技能课。理论授课教师为临床护理专家及相关教授,技能授课教师为临床工作10年以上、获省级护理技能大赛奖且具有培训资质的临床护士。(2)轮科培训:岗前培训后轮科护士即开始轮科培训,定科护士则直接定科接受固定科室培养。轮科护士根据轮科计划表轮转我院优秀科室,每科轮4个月。导师每2周与轮科护士联系一次,帮助护士建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做好职业发展规划,同时指导其与患者、医生等人员有效沟通的技巧等。(3)人文关怀能力培训:每2个月组织一次人文关怀能力训练,共15次,每次4学时。邀请人文护理领域专家开办讲座、学术报告;鼓励护士写日记,每个月至少记录2件临床中感人、正能量的事情或反思自己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时的行为与感受;采取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法,让护士扮演就诊的患者或患者家属;开展故事分享会和经验交流会,轮科护士分享日记心得,高年资护士讲授工作或生活中的关怀体验,患者倾诉接受护理服务时的真实感受等。见表1。

1.2.2 调查工具(1)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职称、科室和工作年限等。(2)本研究使用汉化版护士关怀行为量表(Caring Behaviors Inventory,CBI)[4],由 3 个维度、24 个条目构成,包括尊重与联系(10条)、知识和技能(5条)、支持和保证(9条)。采用Likert 6级计分法,“从不”到“总是”分别赋1~6分,总分24~144分,得分越高代表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越强,本研究以各评价者评分总和的平均值计为总分。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是 0.959,信效度较好。

表1 护士规范化轮科培养方案

1.2.3 调查方法 在医院护理部的协调下,建立研究对象和护士长的微信群,由研究者本人发放网络问卷,使用统一指导语,采用匿名方式填写。研究对象只需完成自评,护士长负责完成护士长评价,并随机选取同事、护生、患者各1名完成他评。他评者纳入标准:(1)同事:同科室与研究对象一起工作至少1年,对研究对象工作情况十分了解。(2)护生:由研究对象临床带教至少2周。(3)患者:由研究对象负责至少1周,年龄大于14岁,病情稳定,意识清楚且无精神疾病。排除标准:(1)与研究对象关系过于友好或敌对;(2)拒绝填写问卷。问卷填写选择在患者出院当天、护生出科当天,减少评价者的顾虑。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EpiData3.1软件,双人录入数据,使用 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率表示,两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各评价者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共发放问卷1516份,回收有效问卷1500份(自己、护士长、同事、护生、患者各30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8.94%。科室分布:骨科60名,中心手术室和干部病房各28名,泌尿外科和眼科各26名,妇产科24名,肝脏外科22名,CCU 18名,甲状腺乳腺外科14名,耳鼻喉科、风湿免疫科和口腔外科各12名,内分泌科、神经外科和血管外科各6名。两组护士年龄均为23~33 岁。轮科护士平均(28.30±1.92)岁,其中女 142 名(95%),男8名(5%);护师138名(92%),主管护师12名(8%)。定科护士平均(28.93±2.14)岁,其中女 144名(96%),男 6名(4%);护士2名(1%),护师133名(89%),主管护师15名(10%)。两组护士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 两组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

轮科组人文关怀能力总分及尊重与联系、知识和技能、支持和保证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2。

2.3 两组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各评价者的评分比较

在患者、同事、护生评价中,轮科组人文关怀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自评得分高于轮科组(P<0.01),而评价者中护士长评分均最低(P<0.05),见表 3。

表2 两组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s,分)

分组轮科组对照组人数150150 t P--尊重与联系53.29±3.1251.15±3.726.51<0.01知识和技能26.99±1.5226.13±1.625.72<0.01支持和保证48.71±2.7947.23±2.855.19<0.01总分129.00±6.73124.51±7.985.94<0.01

表3 两组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各评价者的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各评价者的评分比较(±s,分)

评价者自己患者护士长同事护生t P 轮科组127.38±15.10134.13±12.59124.25±15.84134.73±10.94135.18±12.7920.31<0.01对照组132.78±14.46128.79±14.86120.84±19.50125.93±15.36124.21±14.8912.17<0.01-3.183.531.966.507.32<0.01<0.01>0.05<0.01<0.01 F P----

3 讨论

3.1 规范化轮科培养有效提高了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

3.1.1 扎实的护理临床基本功是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提升的基石和动力 表2结果显示,通过2.5年规范化轮科培养,轮科组护士的护理知识和技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由于护理技能不熟练、临床经验不足或性格内向等,许多新护士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时缺少勇气[5]。通过规范化轮科培训,护士不断适应不同的科室环境,处理不同的专科疾病,既掌握了全面的护理知识和技能,锻炼了应急和适应能力,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成为一名全科护士。当护士具备扎实的临床基本功时,面对患者会更加自信,增加主动发现和回应患者需求及实施关怀的勇气,护士也得到了患者的欣赏和认可,建立了信任关系,同时促进护士重获能量,形成再次促进护士实施关怀行为的良性循环[6]。

3.1.2 角色扮演、日记反思法和故事分享会等多元、新颖的培训方法有效提高了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 以往护士人文关怀培训方式主要是单一的理论授课,护士学习兴趣低、效果差。而本研究采取多元培训方式,全面激发护士的学习兴趣。采取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法,让护士扮演患者角色,感受患者诊疗护理时的心理,从而学会换位思考,产生情感共鸣,有利于人文关怀能力内化为心理素质,外化为行为习惯,促进护士更加积极主动地为患者服务[7]。采用日记法让护士记录感动内心的故事,通过回忆,加强对和谐护患关系的印象,起到正面暗示自身行为的作用,增强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Mirlashar J等[8]发现,日记反思法有效促进了轮科护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情绪智力,而情绪智力与人文关怀能力呈正相关[9],建议医院管理者借鉴日记反思法培养护士情绪调节能力,提高情商,进而促进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提高。开展故事分享会,搭建高低年资护士、护患的沟通桥梁,鼓励患者表达自己接受护理服务时的感受,帮助护士意识到自身行为给患者带来的美好或糟糕体验,并进行反思,从而改进实施关怀的技巧。Simpkin等[10]提出采用PREDICT方法提高新一代住院医师的协调技术和人文关怀能力,其中P(Patient/Family)指建议让患者和家属参与进来,R(Reflection)指为住院医师提供定期反思机会。Lee等[11]应用德尔菲法研究养老院的人文关怀指标,包括让老人参加组织设计节日活动、日常活动和餐饮,让家属参与护理计划的讨论等,这都体现出人文护理要充分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的自主权,但目前国内关于患者参与式的护理决策、护士人文关怀培训等研究较少,这值得护理学者进一步实践探索。

3.1.3 正性职业价值观对新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具有正性指导作用 本研究针对新入职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弱、职业价值观初步形成、对未来职业发展感到迷茫等特点进行针对性培训,同时导师根据轮科护士的特点指导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Khademi等[6]研究发现,护士因自身权利受到侵犯而将精力和注意力转向自我保护,降低了人文关怀能力,但是在“对形势毫无保留的反应”理论中,护士即使在被侵权的情况下,仍然以患者为中心,原因是护士职业价值观被激活,指导护士做出自我牺牲、满足患者需求的行为,实现职业目标。职业价值观在护理人文关怀实施中扮演关键角色,与护理人文关怀呈正相关[12],正性职业价值观指导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提供更多的正性行为。护士对未来发展方向越明确,职业规划越清晰,护士职业认同感越强,工作积极性越高,人文素养相应也会有所提高[13],所以在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内容中,职业价值观必不可少。

3.1.4 领导和教师的人文关怀能力对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本研究中多数人认为工作压力大是影响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最主要的原因,76.87%的护士获得人文关怀知识的途径为“领导或教师的言传身教及周围人的经历”,这提示护理管理者应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优化护理流程,提升自身人文关怀能力。轮科护士普遍存在工作压力大、岗位能力不足、受到不公平待遇和缺乏归属感等消极的轮科体验[14]。护理管理者应当帮助轮科护士拥有积极的工作体验,提升专业素养和关爱技能。调查发现,本研究中规范化轮科培训的授课教师、临床带教教师及导师的人文关怀能力均较强,轮科护士长定期收集和解决护士轮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每半年组织一次聚餐,设计游戏环节,增加趣味性,让护士放松身心,增加归属感。当护士感受到领导和教师的关心、照顾时,也潜移默化地学会了关怀他人,进而将人文关怀传递给患者,且护士感知带教教师的关怀越多,其关怀能力越强[13,15]。Trofino[16]指出,护士更喜欢那些尊重护士工作成绩、对稳定工作环境有积极影响的护理管理者,且护士工作上的额外努力也会随着感知领导关怀的增多而提高,所以医院应当注重培养领导和教师的人文关怀能力。

3.2 360度评价法客观有效地评价出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

360度评价法最早被美国英特尔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运用,指在工作中与被评价者接触较多的不同人员对其进行评价。表3结果显示,不同评价者对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评分具有差异性(P<0.01),护士长对两组护士评分均最低,与周佳等[17]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与评价者角色不同、评价角度不同有关,护士长更多地以管理者身份、专业角度进行评价,评价时更严格。患者、同事和护生对轮科组护士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对照组自评得分高于轮科组(P<0.01)。分析原因为护士可能对自身认识不足,容易高估或低估自己。以往研究普遍采用护士自评法,易受到主观意识影响,而360度评价法则能有效避免此问题。同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护士,帮助护士全面了解自身优势与缺点,从而改变在临床实践中的行为[18]。欧美国家较早应用360度评价法对住院医师规培学员的培训效果、护生护理技能OSCE考核和临床医学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考评反馈,效果良好[19-20]。建议我国护理管理者也将360度评价法应用于新护士规范化培训考核中,以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4 结语

轮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较定科护士强,360度评价法客观、有效,可在临床护士考核评价中推广应用。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工程,护理管理者需要在“厚基础、强技能”的基础上提升护士人文素养,重点培养护士的正性职业价值观,注重临床实践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同时采用多元、新颖的培训方式激发护士学习兴趣,增强培训效果。医院应加强领导和教师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营造充满关爱氛围的大环境。

猜你喜欢
科组评价者关怀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基于中华经典文化的中学语文教研组的建设策略——以河源市和平县为例
众人拾柴火焰高
平凡工作育优秀数学科组
教师的角色转变带来的课堂教学变革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加强体育科组建设,助力学校体育腾飞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360度绩效反馈评价有效性的博弈分析
亲切关怀 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