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长杰
3月,北京。中国国际时装周(2019/20秋冬系列)期间,一场关于时尚与城市美学的讨论在751D·PARK展开。
巴黎、伦敦、米兰、纽约,都是全球首屈一指的时尚之都。可以说,任何一个可以称得上都市的城市,都与时尚有着不解之缘;反之,如果一个城市没有时尚这张名片,就不可能被称为一个“都市”。文化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最新趋势和最新形态,而时尚文化是文明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城市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实际上这样一个议题,更应该让全国各地的市长们来听听,让他们了解时尚与城市之间的关系。
时尚与城市之间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对此谈到,城市中的主体是人,因此人是城市美学中最生动、最具活力和最具本质属性的构成要素。“人是城市美学中的一个要素,人的形象美、生活美支撑着整个城市美学的外观状态和内在精神,所以纺织服装产业的基础责任是妆点人、扮靓人。”对于城市而言,纺织服装产业的使命担当,就是要助力时尚与城市美学的内外兼修与协调发展。
如今,中国已拥有全球最大的中产消费群体。新中产阶层基于传统中产阶层而来,其生活品质和消费观念却高于传统中产阶层,且该消费群体存在着更加看重时尚和追求专属化的消费趋势。
目前,全球一线奢侈品牌已经成为新中产阶层高度关注并且为之一掷千金的对象。在对一线奢侈品牌的选择上,中国中产阶级表现出对诸如法国奢侈品牌爱马仕Hermès、纪梵希Givenchy、香奈儿Chanel、赛琳Celine以及意大利普拉达Prada等品牌的青睐。而作为全球最大的纺织服装制造大国,能与这些大牌比肩的中国品牌还为数不多。
与此同时,炫耀型消费正在向需求型消费转变,中国纺织服装业需要顺应这份变迁,给予恰当的引领性满足。
实际上,地域、人文、经济、产业、政策等基础都是时尚之都能否形成的重点所在,而一个时尚之都能够在全球时尚界立足,无疑离不开标志性人物、国际性品牌和世界级标志性事件。
时尚之都的打造不能一蹴而就,但北京迈向时尚之都的步伐确实需要加快,当务之急,就是要提高市民审美素养和水平,培养艺术和创意意识,这对于改善城市艺术氛围尤其重要。我认为,首先要让消费者敢于买起来、穿起来。因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培养城市美学,就要注重人在消费过程中的体验,只有这种美的體验越来越多、越来越好,才能鞭策纺织服装产业不断进化,从而服务于城市之美。
城市美学是充满诗意的宜居的理想,近乎于为人们构筑身体和灵魂的一个居所。而我们,需要从一件衣服开始,为城市建立更多美丽的精神寄居之地。
我们穿得美就是为北京做贡献?
嗯,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