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宗鹏
于敏,对于多数中国人来说,这个名字是极其陌生的。他的故事也甚少在教科书、媒体上出现!如果不是获得“共和国勋章”和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也许我们永远不会知道他是为中国设计氢弹的人。
于敏,跟钱三强、邓稼先、程开甲等为国“铸核盾”的功勋科学家不同,他没在西方名校留过学,没喝过一滴“洋墨水”。这位“国产土专家1号”,在共和国最艰难的岁月,硬是在一张白纸上,书写了中国人用世界最快速度独立研制出氢弹的神话!
于敏,这位中国的物理学天才,几乎是拼了自己性命为国铸核盾!尤其是在二代核武器研制中,他不仅一次次突破关键技术,更敏锐地意识到核武器发展到一定程度,美苏肯定会采取措施限制其他国家进行核试验,中国必须加速核试验!!
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颁奖仪式隆重举行。万众瞩目下,89岁的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这般“抛头露面”,于敏一生也就两次。第一次还是1999年,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他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并代表23位获奖科学家发言。这也是于敏第一次在公众前露面,距离他1988年被解密已经过去了11年。
作为核物理学家,保密不是于敏工作的重头戏,却与他有着难解之缘。在1988年以前,连“于敏”这个名字都是保密的。30余载,他一生中最宝贵的年华都隐身在帷幕后,默默地为中国铸造国防基石。1988年解禁后,于敏才逐渐为外界所知。
由于保密的原因,于敏的研究成果几乎未公开发表,不过他的杰出贡献仍有迹可循。原中顾委常委、国务委员张劲夫在《请历史记住他们——关于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的回忆》中提到,“研制氢弹工作主要是于敏他们做的,方案是于敏提的,也得过大奖。”在《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核武器分册》“于敏”的条目下写着:“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起了关键作用。”
当年,于敏带领科技人员发现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解决了氢弹原理方案的重要课题。于敏非常兴奋:“我们到底牵住了牛鼻子!”他当即与在北京的邓稼先通电话。为了保密,于敏用只有他们之间才懂的暗语,报告这个惊人的突破:“我们几个人去打了一次猎……打上了一只松鼠。”邓稼先听出是好消息:“你们美美地吃了一餐野味?”“不,现在还不能把它煮熟……要留作标本……但我们有新奇的发现,它身体结构特别,需要做进一步的解剖研究,可是……我们人手不够。”“好,我立即赶到你那里去。”
而妻子孙玉芹得知于敏所做的贡献后方才恍然大悟:“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于敏在回忆自己从事核武器研制的心路历程时曾说道:“童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给我留下惨痛的记忆。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负。核武器是一种保障手段,这种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动力。”
1926年,于敏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今天津境内)一户普通的人家。父母亲都是小职员,靠着微薄的收入一家人勉强能过活。在那个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战乱年代,侵略者的暴行,给他的童年留下了惨痛的记忆。
有一次,于敏差点儿遭到一辆横冲直撞的日本军车碾轧。那一刻,只有12岁的于敏惊恐、愤怒,更切身体味到了亡国奴的滋味。从此,于敏更加发奋学习,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像岳飞一样荡寇平虏,重振山河!
1944年,18岁的于敏不负众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工学院。然而,父亲突然失业,再也无力供他求学深造。同窗好友的父母听闻后,表示愿意资助他,于敏这才迈入北大校门!
在北大,于敏如饥似渴地学习,没有路费,寒暑假也从不回家。他跑到景山顶上去,拿着课本、习题乘着风学习。冬天,同学们在宿舍里打牌、聊天,他披件旧大衣在旁边安静地看书。
1945年8月6日,“死神”一箭射中了广岛心脏。原子裂变的巨大火球像是魔鬼一样在广岛上空翻滚,波及之处,灰飞烟灭!全世界第一次见识了这种能在极短时间内摧毁一座城市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威力。
于敏一面被核武器震惊一面感受着自己的祖国积贫积弱!1946年,他决定走科学救国的道路,从工学院转到理学院物理系。正是这次转系,为于敏日后与被称为“魔鬼”的核武器较量埋下了伏笔!
三年后,于敏以物理系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北大理学院院长张宗燧的研究生。张宗燧是著名物理学家,是第一位在剑桥大学开课的中国人。他对学生要求极高,讲课从头到尾用英文,内容更是深奥难懂。在其他同学望而生畏之时,于敏却专找极难的课题挑战。他超强的记忆力,超群的理解力和领悟力,曾让整个理学院为之惊叹。在一次代数考试中,由于试题极难,数学系的平均成绩竟然不足20分。而有一张成绩单,几乎轰动了整个北大校园:于敏,100分!
从此,于敏的大名在北大校园总是跟“天才”二字连在一起。就连张宗燧先生都无比欣慰地说:“我教学了一辈子从未见过于敏这么好的学生!”
1951年研究生毕业后,于敏被慧眼识珠的钱三强、彭桓武招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于此,于敏开始了他的科研生涯。
在我国核武器专家中,于敏几乎是唯一一个未曾留过学的人,但是这并没有妨碍他攀到世界科技的巅峰。彭桓武说:“于敏的工作完全是靠自己,没有老师,因为国内当时没有人熟悉原子核理论,他是开创性的。”钱三强称,于敏的工作“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由于成就突出,于敏荣获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防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等十几项重大奖项。他不仅是当之无愧的大师级人物,而且是中国自己培养的大师。
1961年,苏联试爆氢弹“沙皇炸弹”,威力相当于美国在日本扔下的原子弹的3846倍!一时震惊世界,舆论哗然!彼时,中苏关系破裂,悬在中国头顶上的,不仅是美苏霸权主义,更有原子弹和氢弹两大块乌云!
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尚未研制成功时,国家就作出部署,要求对氢弹的理论研究先行一步。为了加快突破氢弹理论,1961年冬日的一天,大雪纷飞,于敏被通知到钱三强办公室。钱三强直言不讳:“经院里研究决定,请你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你看怎么样?”
时年34岁的于敏,已在国内原子核理论研究领域耕耘了十载春秋。眼看要有所发现、有所建树的关键时刻,组织上却让他转行。突如其来的决定令他始料不及。
钱三强拍了一下于敏肩膀,郑重地说:“咱们一定要赶在法国之前把氢弹研制出来!”脑子瞬间短路的于敏很快回过神来。就这样,于敏应召加入研究团队。这意味着他必须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隐姓埋名,常年奔波,但他义无反顾。
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于敏开始涉足深奥的核理论研究。他拼命学习,举一反三地进行理论探索。从原子弹到氢弹,按突破原理试验的时间比较,美、苏、英、法耗时多则8年,少则4年。耗时长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计算繁复。而中国还有一个明显的短板是计算设备落后:国内当时仅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并且95%的时间分配给了原子弹研制,留给于敏负责的氢弹设计只有5%的时间。为此,于敏所领导的工作组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一篇又一篇论文交到了钱三强的手里,一个又一个未知的领域被攻克……
核试验场远在大西北,生活条件相当艰苦,吃的是夹杂沙子的馒头,喝的是苦碱水。茫茫戈壁飞沙走石,大风如刀削一般,冬天气温-30℃,道路冻得像搓衣板……
生活的苦咬咬牙就能克服,可时时刻刻压在人心头的苦,却是最难以言说的!在一次核试验前的讨论会上,压力、紧张充斥整个屋子。这时,只听到——“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于敏和陈能宽两位科学家,忽然你一句我一句地将诸葛亮《出师表》背诵到底。那一刻,在座所有人无不被感动得泪流满面……
于敏在氢弹原理研究中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型基本完整的设想,解决了热核武器大量关键性的理论问题,并在平均场独立粒子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967年6月17日8时,一架挂载氢弹的轰6战机进入罗布泊上空。随着指挥员发出“起爆”的指令,机舱开启,氢弹带着降落伞急速下落,在距地面2900多米的高度,突然绽放出一个巨大的火球,随后传出一声巨响,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从原子弹试验成功到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人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创造了世界纪录!
“学术如山,性情如水。”于敏不仅以学术成就令后辈高山仰止,也以平和善良的性情赢得身边人的爱戴。由于他非常平易近人,私下里被同事和晚辈称为“老于”“于老爷子”。
曾经自嘲“硬件老化了,软件也过期了”的于敏,在学生眼中“脑子永远只有20多岁”。“老师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国,这一点从他的话里话外都能感受到。”
于敏虽是大物理学家,但他最大的爱好是中国历史、古典文学和京剧。他从小就会背不少古诗词。晚年,工作少了,他一天至少要拿出3个小时来读他喜欢的书,这些书包括《资治通鉴》《史记》《汉书》《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等。隔三岔五地,他还会去看上一次从小就爱看的京剧。
《三国演义》中他喜欢这一段:“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料。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于敏说,这是非常好的一种品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019年1月16日,一代核物理大师于敏去世,享年93岁。“愿将一生献宏谋!”于敏,兑现了他对祖国的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