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冠芳的家乡梦

2019-06-15 01:28孙红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濮阳市教学楼出资

孙红

接近中午,走进河南省濮阳市经济开发区新习乡东别寨村幸福院食堂,厨师正忙着给老人们做饭,饭菜很丰盛,有花菜炒肉、蘑菇鸡蛋汤……

“为了让幸福院的老人吃好、吃饱,我专门聘请了厨师,饭菜要顿顿有肉、有鸡蛋。”幸福院的建造者张冠芳说。5年来,为了聘请厨师、供应孤寡老人吃穿、缴纳水电费等,他累计花费38万余元。

张冠芳,1976年出生于东别寨村,家中弟兄四人。因家境贫寒,1994年,年仅19岁的他到北京打工。“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小学毕业就不上学了,开始帮家里干活。19岁时,我一个人跑到北京打工,因为没有文化,只能干力气活。但我能够吃苦,有一次来了一车货,10多吨,因为其他工人都下班了,我自己用了一晚上的时间,把货卸完了。第二天,老板看到后十分感動,之后对我非常信任和照顾。”张冠芳这样描述自己的奋斗经历。慢慢地,在老板的帮助下,他成立了涂料施工队,凭着自己的努力赚到了“第一桶金”。

“有了钱”的张冠芳,萌生了为家乡做好事的想法,他用实际行动回报家乡,感恩社会。2013年,张冠芳出资10多万元钱,在村里建起了养老院。如今,养老院已经建成5年,村里许多孤寡老人都在这里安度晚年。

“我从小吃饭就饥一顿饱一顿,知道饿是什么滋味。村里的孤寡老人,还有一些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他们行动不便,没有家人的照顾,更别提按顿按点吃饭了,我要让村里的老人有一个幸福快乐的去处。”这是张冠芳建设养老院的初衷。

“大好人”是东别寨村村民对张冠芳最真诚的评价。在村里,谁家娶媳妇没钱粉刷房子,张冠芳减免费用;哪家有孤寡老人生活困难了,他就及时送钱送物;村里没钱修路,张冠芳第一时间自掏腰包;在各种公益活动中,他总是第一个带头捐款捐物。自2006年起,他先后为50余户村民粉刷房子1万余平方米,累计投资20万元;他独自承担了村里孤寡老人的吃、穿等日常生活费用;出资6万元,拓宽村里街道800米,切实解决群众的出行问题;还多次到黄河滩区植树造林。

“村容村貌是村里的门面,代表着村里的形象,不能落后让别人笑话。”张冠芳这样说。多年来,他为村里修了路,建了老年活动中心和幸福养老院,购买了台球、乒乓球、象棋等,一步步改善了村里的环境,让村民过上了更好的生活。

2017年,张冠芳看到村小学教学楼房屋陈旧,门窗房顶损坏严重,便主动联系学校,出资对学校教学楼进行修建,极大改善了孩子们的学习环境。目前,校园美丽整洁,教学设施齐全,4个村200多名学生在这里读书。

自2000年至今,张冠芳为东别寨村的公益事业累计投入260多万元。

“别寨吾乡,人杰地灵。丙申岁次,虎啸龙吟。张冠芳者,吾乡贤人。勤劳致富,饮水思源,不忘乡亲……”这段东别寨村“至孝功德碑”的碑文,是乡亲们为张冠芳所写,以此感谢他为村里作的贡献。近年来,张冠芳多次被濮阳市经济开发区慈善总会评为“先进个人”。

“我是从东别寨村走出去的,我忘不了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为乡亲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我的本分和责任,更是我的义务。”对于乡亲们的感激,张冠芳动情地说,“能让村里人过上幸福的生活是我的追求和梦想。”

猜你喜欢
濮阳市教学楼出资
濮阳市
完善FDI外国投资者出资确认登记管理
教学楼,作文本里的方格 组诗
郑大文当选政协濮阳市第八届委员会主席
基于遗传算法的教学楼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
教学楼自动门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濮阳市
濮阳市乡镇人大作用发挥情况调查
论第三方出资下商事仲裁披露义务规则之完善
白城市新区学校教学楼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