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公益代表聚京 共议志愿服务创新
——第四届两岸公益大讲堂成功举办

2019-06-15 09:19秦华
环球慈善 2019年12期
关键词:志工动员志愿

文 本刊记者 秦华

作为海峡论坛第七届两岸公益论坛的后续活动,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台湾张老师基金会主办,《环球慈善》杂志社承办的“第四届两岸公益大讲堂”,于2019年12月初在北京举办。本届公益大讲堂共包括主旨演讲、圆桌论坛、公益项目参访等内容。主旨演讲中,来自两岸公益领域专家学者和相关志愿服务机构、公益机构、高校的代表齐聚一堂,分享两岸先进的志愿服务理念和经验,共议志愿服务创新;圆桌论坛上,两岸嘉宾就“如何专业高效地开展志愿服务”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分享;公益项目参访中,台湾公益领域专家参访了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固安幸福志愿服务会,深入了解大陆的志愿服务工作。金贵,北京夕阳再晨社会服务中心主任张佳鑫,台湾林口长庚医院社会福利处处长游静宜等6位嘉宾分别以《志愿服务的动员机制研究》《志愿服务永续发展新思维》《中华志愿服务的“助人”与“育人”功能》《志愿服务发展趋势》《青年志愿服务走进社区》《志愿服务的推动与管理-以长庚纪念医院为例》等为主题,多角度、全方位地分享了志愿服务的新趋势、新思维。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港澳台事务部部长陈爱民致辞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港澳台事务部部长陈爱民在主旨演讲环节致辞。陈爱民说,“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作为人民团体和服务青少年

主旨演讲:

2019年12月5日是第34个“国际志愿者日”,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举办此次公益大讲堂具有特别的意义。作为本届公益大讲堂的重头环节,主旨演讲环节由深圳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章高荣主持,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港澳台事务部部长陈爱民、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港澳台事务部部长副部长李晓峰及两岸公益领域代表出席活动。

会上,两岸公益代表发表主旨演讲。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奥组委志愿者培训专家魏娜,台湾张老师基金会董事长葛永光,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华志愿者协会社区委员会专业总督导谭建光,台湾台北大学公共行政暨政策系教授陈成长发展的组织机构,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也做过很多公益项目,尤其是关于青少年成长方面的公益项目。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也希望能在志愿服务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展现新时代志愿者的新风采!

陈爱民表示,作为海峡论坛第七届两岸公益论坛的后续活动,第四届两岸公益大讲堂邀请到了两岸的公益领域专家学者、机构代表参与盛会。台湾公益同仁在志愿服务方面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加大两岸青年志愿服务工作领域的交流,将有助于两岸在志愿服务领域从工作理念、工作模式到志愿服务工作力量和资源的互补与整合。我们希望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来更好地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推动两岸青年志愿服务领域的工作更上新台阶。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港澳台事务部部长陈爱民

魏娜:探讨志愿服务的动员机制

演讲中,魏娜分享了自己对于志愿精神、志愿文化和志愿动员机制的研究。

魏娜认为,志愿服务具有自愿性、公益性、组织性、无偿性的特征,而志愿精神是体现在志愿者、志愿服务行动之中的内在精神特质,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将志愿精神概括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这个概括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魏娜说,志愿服务是建立在浓厚的文化基础上的,不同的国家形成不同的志愿文化。中国的志愿文化源远流长,孔子的“仁者爱人”,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子的“兼爱,非攻”“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等,都蕴含着独具特色的“慈善”观念。也正因此,同样受中华文化哺育滋养的海峡两岸在志愿服务方面有很多相通之处。

演讲中,魏娜重点阐述了自己对于志愿服务的动员机制研究。魏娜说,所谓“动员”,就是指动主体采取一定的策略、方式,将动员客体的主观意识转化为实际参与行为的过程。志愿服务动员的要素主要包括动员环境、动员主体、动员策略、动员客体、动员效果。志愿服务动员的机制是建立在三元结构理论背景上的,三元结构即国家、市场、公民社会三大领域。相应的,动员机制也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首先是行政化动员,其动员主体是政府和类行政性机构,即“体制内力量”。典型案例有:由团中央、教育部联合组织实施的青年志愿服务者扶贫接力计划全国示范项目——“西部计划”、北京奥运会“蓝立方”志愿服务项目等。行政化动员具有动员范围广、规模大、效率高的优势,同时也有灵活性较差、针对多样性需求反应较差等局限。

其次是社会化动员,其动员主体是非营利组织,也包括媒体和公民个体。典型案例有中国宋庆龄基金会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该中心已形成具有基金会和中心事业发展特色的志愿者管理体系。此外,“邻里守望”“快乐童行”“回天有我,爱满京城”等公益项目,都采用了社会化动员。社会化动员具有灵活性强、生命力强、影响深远的效果,但同时在动员的规模、资源的获取以及志愿者的稳定性方面有局限性。

最后是市场化动员,其动员主体是企业。典型案例有阿里“三小时公益”、中华慈善总会宝马爱心基金等。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志愿服务营销”的方式激发广大公众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这种动员机制可以使企业、志愿服务慈善组织、公众等各方均获得收益,同时,在动员的公信力、志愿者的认可度以及志愿服务的持久性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魏娜说,除了以上三种动员机制外,还有多种动员的媒介方式,如传统媒体动员、现代网络动员、名人效应、同伴动员,典型案例有“CCTV慈善之夜”“本禹志愿服务队”“农民滑雪队长助力北京冬奥”等,这些方式都激励了更多的人参与志愿服务。

葛永光:分享志愿服务永续发展新思维

葛永光介绍,成立于1969年的张老师基金会,今年迎来了50岁生日。该基金会是台湾第一个以青少年为主的社会辅导机构,50年来,“张老师”从成立之初有固定的地点、专线、人员来接收电话的原始状态,发展到现在,已在台湾设立12个“张老师”中心、55条“1980”辅导专线、26间晤谈室,提供专线服务超过319万人次,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2313万人次参与,在咨商辅导服务、社会工作、心理健康推广教育、公益服务、研究发展、两岸交流等服务项目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作为台湾最早以青少年为主的社会辅导机构,在多年从事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张老师发现,家庭问题是青少年

谭建光:志愿服务助人育人功能日趋凸显

主旨演讲中,谭建光从中华志愿服务的专业发展讲起,重点阐述了志愿服务的专业体现以及志愿服务助人功能的不断丰富和育人功能日趋凸显。

谭建光说,他曾很多次被问到“志愿服务是要专业化还是大众化?”,在他看来,二者之间并不矛盾,一方面,作为志愿者来说,是应该人人都可以有机会参与志愿服务,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志愿者这个角色的要求越来越高了,这样就一定会有更多的专业化志愿服务出现。

在谭建光看来,志愿者拥有的“智慧、知识、技术、技能”,便是其专业资源,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体现的“精心、精准、精细、精致”,便是志愿者的专业体现。谭建光由此提出了“志愿工匠”的说法,“进入新时代以来,品质生活就成为越来越多地区群众的需求,所以,一般性、低水平的志愿服务活动已不能满足群众的新需求。当志愿者能够把自己的各种专业知识、技能运用于精心、精准、精细、精致的志愿服务的时候,那这位志愿者便可称其为‘志愿工匠’。‘志愿工匠’的诞生,将为城乡群众带来高品质的服务享受、带来高品位的生活改善,真正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前景。”

谭建光认为,志愿服务作为连接个体与社会的重要途径,无论是从国家社会和谐与发展的角度,还是从现代人精神健康与价值实现的角度,都蕴含着重要的精神力量,其核心追求是团结、互惠、互信、归属感和自我提升。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志愿服务助人功能的不断丰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扶困助弱——结对帮扶特殊群体;改善民生——为民众生活增添幸福;惠民利民——创造方便你我他的条件;文化益人——为民众精神提供营养;美化环境——为大众生活创造舒适。

此外,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也日趋凸显,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感知育人——信息和知识的影响;体验育人——观摩和了解的影响;行动育人——参与和服务的影响;团队育人——组织成员交往影响;回馈育人——认可和激励的影响。谭建光说,志愿者做志愿服务,既是帮助他人,也是帮助自己,它包含着对自我价值与生活方式的积极探索,体现出对人类自由、平等、公正、仁爱等终极价值的勇于追求。

“现代志愿服务的精神文化是现代人精神世界的不断升华,一个城市的美好,不仅看有多少高楼大厦,还要看有多少爱心志愿者。”谭建光说,站在新的起点上,希望在今后的志愿服务中,能不断拓展志愿服务领域、不断丰富志愿服务内容、不断细化志愿服务项目、不断提升志愿服务实效,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一代代人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成长,这便是我们希望的未来。

陈金贵:志愿服务发展呈现新趋势

陈金贵说,志愿服务具有立德树人的突出价值,是一种无疆界的人类大爱,当下社会对志愿服务的肯定越来越多,彰显出了志愿服务新的社会价值。随着志愿者人数和服务类型逐年增加,志愿服务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面对志愿服务的新趋势,成为社会各界和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主旨演讲中,陈金贵从四个方面来分析了志愿服务的新趋势。

首先是政府在志愿服务中的角色。陈金贵说,2001年台湾立法机关通过《志愿服务法》,同年也正是联合国推动国际志工年的时期,过去由民间自发性产生的志愿服务,在新的要求下,政府必须介入志愿服务,成为重要的推手。我们可以看到,在此后的志愿服务工作中,政府在志愿服务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政府相关主管机关置专责人员办理志工服务相关事宜;为提升志愿服务工作品质,保障受服务者的权益,志愿服务运用单位对志工进行训练;志工服务运用单位为志工发放志愿服务证及服务记录册……

其次,多元化志工型态的出现。随着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志工型态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非营利组织“1980”专线求助最多的问题,其次,情感、就业等,也是青少年出现问题较多的方面。针对这些问题,张老师通过开设1980辅导专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推广、到校园社区办讲座等活动,帮助青少年走出人生的灰暗。“张老师也希望能够成为台湾研究青少年问题的一个权威机构,帮助更多青少年解开心理难题”。葛永光说。

“志愿者是快乐的傻瓜”“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些,是人们对于志愿者的印象和褒奖。谈到志愿服务精神,葛永光认为,志愿者付出时间和心力却不求回报,他们的身上闪现着可贵的人性光芒,他们牺牲自己享受生活的时光去帮助他人,同时也在享受着这种牺牲,因为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无私无我的他们收获了他人的尊敬,真正体会到服务奉献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这种快乐感、价值感是其他人无法体会的。

谈到台湾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葛永光介绍,上世纪50年代,台湾便有一批热心公益事业的义工,他们在各种活动中默默奉献,此后,台湾志愿者人数逐渐增加,志愿服务发展迅速,“农村青年服务队”等以志愿服务为内涵的社会活动蔚为风潮。

“台湾的志愿服务经历了萌芽、倡导、扩展、建制四个阶段,主要包括协助经营志愿服务组织、直接的慈善服务、公共服务、金钱济助等内容。”葛永光说,从个人层面上来说,在从事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志愿者可以获得服务机会、扩大生活领域、学习新的知识、促进自我成长、培养快乐心境、增进家庭和谐,从社会层面上来说,志愿服务具有人性化、可加强社会凝聚力等功能。

在志愿服务发展方面,葛永光提出了许多可供借鉴的新思维——以前做志愿服务是比较零散的,但是现在做志愿服务必须要有组织,这样才能降低成本,同时又能提供高效的服务;志愿服务可从民间自主,转向政府参与;志愿者虽是热心利他,但同时也应该享受对应的权利;志愿服务也应慢慢走向国际化……葛永光认为,应公私协力,最终实现人人做公益、时时做公益、处处做公益。志工、学生志工、政府志工、宗教志工、企业志工、渡假志工、网路志工、大型活动志工、家庭志工、环保及生态志工、卫生志工、微型志工等志工型态陆续出现,他们的出现推动了志愿服务的质量进一步提升。

第三,志工管理的运作。这涉及到志工组织建立的需求考量、志工制度的有效运作、志工能力的培训、志工团队意识的建立与归属感的培养、志工服务工作的创新策略、志工的表扬与激励等方方面面。

北京奥组委志愿者培训专家魏娜

第四,志工安全管理的提升。志工安全管理意指防止志工在服务过程中,可能引发志工或组织的伤害以及发生事故后的处理方式。陈金贵认为,志愿服务运用单位可通过制定服务工作安全的规定、举办服务工作安全教育训练、建立紧急状况的通报系统及标准处理程序、定期举行团队成员危机处理相关经验分享等方式,来提升志工的安全管理。

台湾张老师基金会董事长葛永光

最后,陈金贵总结说,台湾推动《志愿服务法》,将隐藏在民间的助人行为,提升至社会公开赞扬、人人乐为志工的局面,展现出关怀人性的公益社会;志愿服务纳入政府的角色,可加强推动的力量,使志工和志工团体建立更周密的制度;志愿服务的工作应配合社会变化,而有不同的服务对象和方式,这种多元型态的发展,促使志愿服务不断地成长;要有效推动志愿服务,需要优质的志工管理,并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华志愿者协会社区委员会专业总督导谭建光

张佳鑫:让更多青年志愿者走进社区

主旨演讲中,张佳鑫分享了自己九年前创立的北京夕阳再晨案例,以此解读青年志愿者走进社区的相关情况。“夕阳再晨”,顾名思义,便是帮助老年人重新焕发出青春的光彩,这是一个组织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走进社区通过科技大讲堂和一对一的“青春伴夕阳”模式教授老年人学习电脑、智能手机、网上购物、挂号、拍照、VR视频等新技能的公益组织,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信息化社会。

张佳鑫回忆,项目刚成立的时候,也曾遇到过很多困难,当时对于青年志愿服务进入社区缺少很好的体系支撑,第一次进社区,仅寻找对接的社区这一项,便耗去两个月的时间,好容易对接好社区的青年志愿者们兴冲冲地进入社区后,却由于缺乏对社区情况、老人需求的深入了解,宣传不到位等原因而参与者寥寥。

台湾台北大学公共行政暨政策系教授陈金贵

然而,心怀赤子之心的他们并没有放弃,通过售卖雪糕、明信片等筹集活动经费,同时根据老人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活动时间、优化活动内容等方式,他们用最大的热情和专业的技能,从教如何使用键盘上的回车、空格、删除三个键开始,把更多的老人一步步带入到了信息化社会。随着项目的深入,志愿服务力量不足、活动形式单一等问题也一一横亘在张佳鑫的面前,他们不遗余力地带动青年志愿者走进社区,点亮老年人的生活。自2011年,夕阳再晨第一次通过科技助老的形式将志愿服务规模化。至今,项目已累计带动超过20万青年走进社区,服务了上百万的社区老人。

北京夕阳再晨社会服务中心主任张佳鑫

张佳鑫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夕阳再晨发现,社区不缺人才、不缺服务、不缺资源,更不缺场地,也不缺乐意参与的人们,而是缺少一个好的社区生态,而这个生态便需要志愿服务作为纽带搭建“社区治理共同体”,以实现社区治理的共同体作为引擎,将这个社区内部的各种资源利用起来,一起建设美好家园,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台湾林口长庚医院社会福利处处长游静宜

张佳鑫以夕阳再晨的样板社区——二里庄社区为例,阐述了志愿服务促进社区治理的路径包括空间整理、环境提升、文化服务、关系治理、组织培育等方面,通过这方方面面的工作,夕阳再晨与社区居民共同成为问题的发现者、资源的重构者、服务的提供者、品牌的塑造着、社区的培育者,最终实现社区力量“聚”起来、社会资源“活”起来、群众参与“动”起来、社区服务“实”起来、社区居民“乐”起来。

“公益服务要做成涓涓细流,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做,等汇成大江大河的时候,才是我们社会最大的福气!”张佳鑫说,夕阳再晨希望用生命影响生命,让社会因为青年的参与而变得更加美好。

游静宜:全方位推动与管理志愿服务

游静宜以长庚纪念医院为例,阐述了在医院这个专业领域如何推动、管理志愿服务。

“我们希望医院能是一个充满着人文关怀的温暖所在,长庚志愿服务便是我们为此推出的服务项目之一。”游静宜说,长庚志愿服务工作队于1981年正式成立,目前全长庚体系共有15支志工队,约2500位志工,年度总服务时长达43万小时,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和众多奖项。

如何更好地让志愿者们发挥作用?如何提升服务品质?长庚纪念医院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建立健全的制度来提升服务品质,给在座的嘉宾提供了可供借鉴之处:在1981年成队之初,就建立相关规章制度作为志愿者运作管理的基础,并建立志工的标准作业规范,同时聘用专职人员进行督导管理;而在志工招募、聘任方面,长庚纪念医院都会通过制定详尽的计划、进行伦理及专业的训练、专业评估等一系列手段,来保证志愿服务的优化;长庚纪念医院还运用了资讯化系统作为管理工具,于1998年首创的志工管理资讯系统,涵盖志工基本资料、值班与训练记录等方面,执行多项分析功能,落实管理机制,此外,从2006年开始,长庚纪念医院还建置轮椅电脑化管理作业,定期追踪未归还轮椅,确保医院急诊区轮椅足以提供行动不便者或高龄长者借用;完善教育训练计划与督导机制,每年度会依照医院发展重点、病人安全等订制志工教育训练计划和课程内容,依据服务类型来安排特殊教育训练;同时,长庚医院还建立了畅通的团队互动通道,给予志工人文关怀,为志工提供保险、奖励、健康检查等,凝聚团队力量。

游静宜说,长期以来,长庚纪念医院发展以病人为中心的连贯性服务,在舒适就医、提升病人安全、发挥特工专长运用于关怀服务、培植青年特工提供多元化服务、提供各项温馨服务等各个细节方面都下足了工夫。此外,长庚医院的志工们还会走入社区,提供关怀独居长者服务、社区健康营造及义诊服务、协助弱势团体义卖服务、为少年之家进行课程辅导、儿童安全及宣导等服务。在服务患者的同时,也让志愿者们能够欢喜付出,得到学习成长,以精益求精的态度面对志愿服务工作。

两岸嘉宾齐聚一堂共促志愿服务专业高效开展

在12月5日上午举办的圆桌会议上,两岸专家学者、相关志愿服务机构、公益机构代表围绕着“如何专业高效的开展志愿服务”主题展开了研讨。

圆桌会议上,主持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社会组织和公益创新研究中心的李杏果抛出了几个问题——如何理解志愿服务和因治理现代化中的价值和作用?在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专业化、信息化、高效化等方面,海峡两岸各自取得了哪些成就?其特色和经验有哪些?在专业高效地开展志愿服务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面临哪些挑战?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怎样的创新和制度保障?

围绕着这些话题,台湾张老师基金会执行长涂喜敏、台湾台北大学公共行政暨政策系教授陈金贵、台湾林口长庚医院社会福利处处长游静宜、首都公益慈善联合会副秘书长彭征、北京博能志愿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刘静、北京益微青年公益发展中心总干事刘斌、固安幸福志愿服务会副会长辛华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参访公益项目 专家志愿者面对面交流

12月6日,陈金贵、游静宜、涂喜敏三位台湾嘉宾先后参访了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固安幸福志愿服务会。

《做我的朋友吧》《浩瀚的宇宙》……进入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摆满了各种书籍的书架映入眼帘,吸引了嘉宾们的目光。据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基金会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关注中国发展中地区基础教育的公益慈善机构,专注发展中地区儿童阅读成长、青少年科学教育和乡村教师群体的关注和支持,已形成桂馨书屋、桂馨科学课和桂馨乡村教师支持三个核心公益项目体系。

据介绍,桂馨的志愿者来源主要是大学生、一线教师、企业人士、公务人员、专家学者,在公益项目的开展过程中,桂馨通过赋责、赋能、赋权、激励的方式给志愿者支持,大大调动了志愿者的积极性。截至2019年11月初,桂馨的7934位志愿者已奉献了124万个小时的时长。台湾嘉宾深入了解了桂馨的公益项目开展形式、取得成果、管理机制建设等,并就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建议。

随后,嘉宾前往“北京天安门正南50公里”——固安,参观了固安国际创业大赛临时展馆、维信诺展厅、孔雀城5期幸福荟、固安志愿服务联合会等,并与20位优秀固安志愿者进行座谈,实地感受、亲耳聆听固安这座“幸福志愿者之城”的志愿服务成果。

固安幸福志愿服务会成立于2015年,通过社区志愿工作的开展,招募来自城市、社区的多元化志愿力量,形成以“志愿者”为主的社区自治组织,截至目前,志愿者人数已经超过3000名,志愿者队伍10余支,服务会已获得全国示范性“青年中心”综合服务平台、志愿服务创新项目等多项荣誉。

在孔雀城5期幸福荟,台湾嘉宾亲身感受到了这里如火如荼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篮球会、读书会、琴友会等主题鲜明的志愿活动,成为居民幸福的重要来源。

“在从事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帮助了他人,自己也感到特别的快乐”“我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这样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务”……在台湾嘉宾与20位优秀固安志愿者进行的座谈会上,志愿者们热情分享了自己的公益故事和心得,并向台湾专家“取经”怎样更好地开展志愿服务。座谈会气氛热烈,志愿者们都分外珍视这次与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踊跃就自己的疑问提问,专家们也热情地分享了自己的见解与建议。

猜你喜欢
志工动员志愿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我志愿……
国防动员歌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国防动员
抗美援朝战争动员的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