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游 张喜贵
摘 要: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中文系大学课堂的重点与难点,以往的教学主要偏重于解释字词、典故及介绍文章的背景知识。这种教学虽然有助于学生熟悉课文,但终究未能上升到美学欣赏。民国时无锡国专的唐文治先生有一套独特的教授文章的方法,其中包括读文法与作文法。教学中合理借鉴唐先生的方法,可以有效消除当今大学文言文教学中过于偏重知识传授的弊端,让学生真正从形式结构的角度体会文章之美,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又提高他们的文学创作能力。
关键词: 唐文治 文言文 读文法 作文法
文言文是相对于现代语体文而言的一种文体,在五四之前,几乎一切正式行用的文章都是用文言写的,因此文言文是传达古人思想情感的重要载体。如果泛泛而论,这类文言文就可以称为广义的“古文”,唐宋以来文人所习称的“古文”,则特指经过韩愈、柳宗元等人改造过的散文,他们采取汉以前比较朴素的风格,加以变化,使其条理畅达、简洁有力。这种经过改造的古文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①。目前大学中文系学习的文言文既包括先秦两汉的散文杰作,又包括唐宋八大家以来的古文典范。这些作品均是我国文化的灿烂瑰宝,值得代代诵习而不辍,但一直以来这类文章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下面我们就考察当今大学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给出解决方案。
一、当今大学文言文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今大学中文系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首要问题是课程设置的缺陷。关于这一问题,戴建业在《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反思》一文中曾清楚地指出:
目前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在课程设置上本末倒置,在教学中以文学史而不是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偏重于文学史线索的梳理,相对忽视对文学作品的讲习;偏重于对文学史常识的教学,相对忽视对作品的精微体悟;偏重于治学方法的传授,相对忽视学生基本功的训练,这样难以让学生掌握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的精髓②。
文学史学习并非不重要,但它们并非文学本身,只能帮助我们了解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文学发展的大致方向。而且我们要时刻警惕文学史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因为每一部文学史都是在一种既定的文学史观指导下写就的,不尽然等同于文学发展的真正脉络,我们要通过阅读大量实际作品不断反思与重构文学史叙事,只有这样才能越来越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学发展的真实脉络。总之,文学史本身是脆弱的,作品才是实实在在并饱含温度的,它们是我们进入历史上一个个思想丰富、感情充沛的作者最可靠的途径。如果不能深入理解韩、柳、欧、苏的具体文章,仅仅知道他们的生平、文学主张和所谓的文学史地位,我们就不可能学好文言文,更不可能深入理解韩、柳、欧、苏。
由于文学史教学成为中文系课堂的中心,分配给具体作品的讲解时间变得可怜,但就在这微乎其微地讲解中,广大中文系教师的文言文教学方式仍存在不小的问题,导致学生并不能真正体会到文章写法的精妙,并不能真正从这些文章中获得写作的启发。
在谈这个问题时,笔者想到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1978年8月21日发表的题为《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的演讲,其中提到:
从一九二三年到如今,五十五年了,选编教材的办法屡次变更……教法也有所变更,从逐句讲解发展到讲主题思想,讲时代背景,讲段落大意,讲词法句法篇法,等等,大概有三十来年了。可是也可以说有一点没有变,就是离不了教师的“讲”,而且要求讲“深”,讲“透”,那才好③。
叶先生这部分的主旨其实是批评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学生接受知識的方式是被动的,因此接受知识比较低效。由于叶先生提出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他本人的影响力很大,因此之后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思考教学改革时都会引用这篇演讲,他们的教改主张主要是让学生更自主地参与学习,近年来流行的翻转课堂(Inverted Classroom)成为教师们改革教学的法宝。
笔者承认,这些教学改革的尝试使学生学习热情更为高涨,使他们更多地参与课堂讨论,更多地思考。但是就本文讨论的文言文教学而言,课堂翻转了,教师“讲”的内容变少了,学生的思考与讨论多了,文言文就真能学习好了吗?似乎不是这么简单。叶先生的演讲并非全然针对文言文教学,而就笔者的教学经验来看,文言文教学问题恐怕并不在教师“讲”的比重过大了,而在于教师并没有真正讲“深”讲“透”。叶先生提到五十多年来教一篇文章的教法有了变化,从“逐句讲解发展到讲主题思想,讲时代背景,讲段落大意,讲词法句法篇法”。笔者很奇怪他提到的这几点都是学习一篇文章必须理解的,何以教学重心会有转移呢?转移本身似乎就使一篇文章的讲解顾此失彼。就今日的文言文教学看,笔者认为广大教师能够做到“逐句讲解”,也能够介绍清楚主题思想与时代背景,但是就词法句法篇法的讲解是不够的,甚至是缺失的。一篇经典古文光是逐句翻译,让学生理解作者说了什么故事,表达了什么思想是不够的,还应该让学生明白它好在哪里,这一句为什么要这么写,它的作用是什么,它的美感体现在哪里?这一句和上一句是什么关系,这一段起到了什么作用?这类问题其实才是一篇古文最重要的地方。只有明白这些形式上的妙处,学生才能真正学会区别好的文章和坏的文章,才能把好的写法运用到写作中。
为什么现在的文言文教学会在这类问题上有所缺失呢?笔者认为一方面是由于长久以来语文教学中大家对内容看得比形式重要,教师普遍认为把握了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就算是学好一篇文章,在这里他们忽视形式本身的重要性,同一个观点表达方式的不同会达到不同的效果,字法、句法、篇法本身才是文章美感的来源。另一方面是由于近百年来,大家平时习惯使用白话文交流与写作,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不再处于文言文使用的语境中,因此大家对文言文天然带有隔膜,即便是教师的文言功底也不能与民国以前的文人相比,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很难将细微的句法、篇法问题讲解清楚。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学习和总结唐文治先生的古文教学方法,唐先生去今不远,又有丰富的古文教学经验,他的方法是比较容易嫁接到当今大学课堂中的。
下面笔者就具体介绍唐文治的古文教学法。
二、唐文治读文法与作文法管窥
唐文治(1865—1954),字颖侯,号蔚芝,别号茹经。江苏太仓人。他是著名的学者,学兼汉宋,又是知名的古文家,浸淫桐城派古文多年又能有所新变。他曾任交通大学校长、又创办无锡国学专修馆,一生培养国学英才无数。唐文治先生曾在1938年9月至1943年12月于上海交大和无锡国专沪校讲授国学,并印有讲义,其中关于古文读法与作法的内容通俗易懂,便于实践,相信能够给当今大学文言文教学提供一定的启发。
清代的桐城派非常重视“因声求气”,因此主张学古文一定要放声诵读,认为只有这样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抑扬抗坠。唐文治很好地继承了桐城派的这一特色,关于读文法,他提到:“曾文正编《古文四象》分太阳气势、太阴识度、少阳趣味、少阴情韵四种,余因之分读法有急读、缓读、极急读、极缓读、平读五种。”④并且给出了具体的读文措施:“大抵气势文急读、极急读,而其音高;识度文缓读、极缓读,而其音低;趣味、情韵文平读,而其音平,然情韵文亦有愈唱愈高者,未可拘泥。”⑤国文教育在小学阶段还是要求学生朗诵课文的,但是中学之后,这类训练变得很少。近年来一些老师意识到诵读对于教学的重要性,但实践力度有限,在教育界尚未达成共识。唐文治的读文法根据文章性质不同,要求朗读的轻重和缓急有所不同,简便易行,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古文的情感,又可以让他们在声音高低长短的碰撞中理解古文的形式之美。唐文治诵读古文时还继承并发扬了桐城先辈的吟诵方式,形成了所谓的“唐调”,但笔者认为学习“唐调”相对较为复杂,大学本科古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唐先生上述读文法就足够。
下面再来看作文法。唐先生所谓的作文法,其实是从读者角度考察一篇文章在作法上的讲究。唐先生认为要从文章的段落、柱意、线索、精神、品格五个方面认真体会文章的精义。今天的大学课堂上,有关文章的段落、柱意、线索的讲解几乎是缺失的,这三点恰恰是一篇文章为什么写得好、写得美的关键,所以这三段我们尤其要注意。
关于“段落”,唐先生做了说明:“例如一篇文分四段,首段总冒,第二段到题,第三段发挥义理或事实,第四段余意或去路,譬诸造屋。必先画图,分清几幢,庶免东拉西扯杂乱无章之弊。”⑥这要求我们在品读古文的时候首先进行分段,理解文章大体的内容布局,只有這样我们才能通盘把握一篇文章的写法。“柱意”指的是文章的构思用意,大到整篇文章的构思小到具体某一段的写法,都需要倾注作者的心思。唐先生认为:“作文命脉,首在柱意。凡遇一题,必须审查本题精义若何,他人作此题其命意若何,倘用意比人高一层深一层,自能制胜。”⑦这里特别注意作者写文章构思上的用心,了解到这一层,对学生以后写作非常有帮助。再来看“线索”,“线索”就像文章中的路标,善于写文章的人往往能在文章中布置或明或暗的标志,让人在阅读文章时很容易把握住文章推进方向,使文章在写法上能够前后呼应,显得文脉更贯通。比方“欧阳永叔《黄梦升墓志铭》,以文章意气作柱意,而以悲字作线索,铭词结处亦以徒为孟升而悲作结”⑧,“贾生《过秦论上》以‘于是二字作线索,韩退之《原道》以‘古之‘今也‘今其言曰作线索,陶渊明《桃花源记》以‘人字、‘便字作线索”⑨。唐先生说:“此等微妙处,在学者自求之。”其实,中文系教师应该首先将这些古文反复涵咏,找出这些线索,然后才能在向学生讲解时做到真正“讲透”一篇文章。
以上所述便是唐文治读文法、作文法的主要内容,其中无论是在声音中体会文章的节奏美感还是从句法脉络等角度审查文章,其实都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知道一篇文章是如何写成的,从构思命意,到安排段落,再到铺设线索,以至于字句在音节上的斟酌都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对这些部分都有所体悟,学生才能真正学会欣赏和创作文章。如果只是了解作者生平、创作背景、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就永远难以真正触摸到文字大厦的一砖一瓦。
三、唐文治文章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下面将唐文治的古文教学法融入当代大学古代文学课堂,做简单的教学设计,所讲的课文是韩愈的名篇《读张中丞传后叙》。
这篇文章是韩愈在读了李翰所作《张巡传》后认为记事有所不足,所作的一篇补充文章,其中补充了张巡、许远、南霁云的一些事迹,并对相关人物进行了评论。这篇文章依照曾国藩《古文四象》中的分类,属于“太阳气势”,在读法上需要高声急读。因此,我们在课程的开始可以先让学生花十五分钟放声读此文,体会韩文沉重凝练的气势,并请同学朗读此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感受,让大家评价一下,觉得哪部分写得好,仅从声音和气势角度让大家直观感受文章之美,大家觉得好的部分未必要立刻说出理由。
读熟课文后就进入具体的讲解,除了背景知识的介绍,基础字词和语法现象的讲解外,我们要在段落线索和句法上多花些功夫。就段落布局而言,依照唐文治先生的讲法,此文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布局上先议论后叙事,二是‘远虽才若不及巡者以下三段,文气震荡已极,乃以‘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数语作一结束,见许远事之非诬也。‘南霁云一段,文气激昂已极,乃以‘愈贞元中过泗州一语作结束,见南霁云之事非诬也。”⑩这两点尤其以后者特别需要学生悉心体会,大家读文章的时候很容易感受到韩愈在描绘张巡等人当时的事件时,文气是慷慨激昂的,但当事件描绘到高潮时如果一直让读者的情绪居高不下,则读者的体会显得单调乏味,就文章而言,文势缺少波澜,这时候需要把描写角度从历史中抽调出来,回到韩愈的时代,由韩愈插叙自己的见闻。既用韩愈的见闻印证了历史的真实,又让文章的层次分明,气势有起有落。气势只有从高处落下,再高扬起来才显得愈发高昂,如果一直昂扬向上不知停息,就像一个人在不停地吼叫,吼到极致反而会声嘶力竭。此外,就文章线索而言,此文值得注意的地方是:“结尾‘张籍云一段,已于首段‘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先行伏笔。故不独不嫌其突,且不觉其烦琐,此段落变化最妙法也。”{11}这类伏笔处需要向学生点出,让他们今后作文时尝试设置伏笔,看看能否使文章的前后呼应更强烈,叙述更明晰。
除布局精巧外,此文的句法也值得仔细琢磨,如唐文治指出“本篇‘两家子弟材智下四句,句法特雄健,是唐人句法。设宋以后人为之,必谓‘远之子弟不若巡子弟之贤,以为远就虏而畏死,疑降服于贼矣,文气即较弱”{12}。这里我们不仅要了解唐宋人句法力度有异,而且要从不同句子中体会出什么样是雄健的,什么样是柔缓的,这和文字的多寡、虚词的使用有什么关系?平时能经常琢磨这些问题,写文章时能够根据具体写作需要,使用恰当风格的语言。
最后,在细致讲解完这篇文章的段落、句法后,同学们对文章的理解必然与初读时有所不同,此时再让他们高声急读此文,对文章波澜起伏的感受会更加不同。
注释:
①瞿蜕园.文言浅说[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5:1-2.
②戴建业.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3,52(4):84.
③叶圣陶,著.王木春,选编.叶圣陶教育演讲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83.
④⑤⑥⑦⑧⑨⑩{11}{12}唐文治.唐文治国学演讲录[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59,59,525-526,526,526,527,95,95,95.
江南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无锡国专教学法研究及其在新时代古代文学教学的实践”(JG 2017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