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薅草锣鼓”地域文化研究

2019-06-14 09:02马静唐艺宁彭慧
艺术评鉴 2019年7期
关键词:表现形式

马静 唐艺宁 彭慧

摘要:“薅草锣鼓”是土家族在薅草等劳动生产时表演的一种民族民俗活动。宣汉是四川土家族集中的地区,其“薅草锣鼓”更具地域特色。2008年,宣汉“薅草锣鼓”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由于种种原因,今天它已处于消亡的边缘,亟待抢救保护。近年来宣汉“薅草锣鼓”逐渐受到学界的重视,但其研究还不够全面深入,我们希望能做进一步研究,并促进其保护和建设。

关键词:“薅草锣鼓”   表现形式   唱词分类   保护建设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7-0020-03

一、宣汉“薅草锣鼓”的地理环境及研究现状

宣汉位于四川盆地东北大巴山南麓,是一座浸润着土家文化的小城,土家人大多聚居在1500米以下至500米的大巴山中山与低山区。1957年,国务院根据潘光旦等关于古代巴人后裔融合其他族群在宋元土司制度实施下形成的民族共同體的调查报告,认定和公布了土家族为中国单一少数民族。1976年《宣汉县志·人口》:“土家族深居祖国腹地长江三峡地带巴山峡川,人们把这个地区称为‘巴文化区,实际上也就是‘土家文化区”。1994年《宣汉县志·人口》:“东周时,川东北包括宣汉地区属巴国领域,居住着賨人,是当时巴族的一支。公元前314年,秦以巴国辖地置巴郡,徙秦民一万家到蜀北”。这说明,早期的巴人和秦地移民,是宣汉土家人的先民之一。巴人与其他土著先民一起,胼手胝足,从采集渔猎到开垦土地,顽强地生存繁衍,形成了今天的土家族。

“薅草锣鼓”是土家族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它主要用于“薅草”(即给田地除草)等集体互助劳动生产。光绪十一年《大宁县志·地理·风俗》:“以二人鸣金,鼓唱山歌娱之,工作益奋,曰‘打薅草锣鼓”。亦谓之“薅草鼓”。同治五年《来凤县志·风俗志·农事》:“一人击鼓,以作气力。一人鸣钲,以节劳逸。随耘而歌,自叶音节。谓之‘薅草鼓”。亦谓之“打锣鼓”。它主要分布在川渝、陕西、湖南、湖北、贵州的土家族地区。在宣汉则主要集中在龙泉、渡口、三墩、漆树等土家族乡和樊哙土家族聚居镇,并于2015年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薅草锣鼓”作为土家族独特的文化艺术,近年来逐渐受到学界的重视和研究。目前为止,对其研究成果已有百余篇,其中专门研究宣汉薅草锣鼓的有20篇左右。这些研究成果,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宣汉“薅草锣鼓”做了一定程度的研究,这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总的说来,目前对“宣汉薅草锣鼓”的研究非常薄弱,这不利于其保护和建设,因而我们从表现形式、唱词分类、保护建设等三个方面,再对其做研究和讨论。

二、宣汉“薅草锣鼓”的表现形式

宣汉“薅草锣鼓”的伴奏乐器,一般不与其它丝弦乐器搭配,主要乐器包括三种:土鼓、武锣和小马锣(钹)。“鼓”可以追溯到原始时期。宣汉土家族的“土鼓”,鼓身以若干薄木片竖围而成,上、下两端以竹篾做箍,一般用土漆涂染成黑色。土鼓起贯穿作用,将三种器乐之音连贯起来成为乐音。“锣”产生的时代晚于鼓,宣汉土家族的“武锣”,重约9斤半。因其较为笨重,执锣人一般要用竹制的挑担从左肩膀处吊于胸前,挑担的另一端从背后固定在紧缠腰间的土布腰带上。武锣控制着节奏、音高和力度。小马锣一般只起配音作用,见空补音,有的还像玩杂耍似的抛向高空,起到延音作用,使补音悠长,韵味无穷。

宣汉“薅草锣鼓”演奏方式:在农人结群薅草、栽秧时,一般有两位师傅领唱或者对唱山歌,一人按节奏击鼓,一人应点敲锣,锣鼓间歇,歌声即起,轮流对唱。打唱者称“歌牌子”或“歌头”。“歌牌子”有二人、三人,也有多至四人、五人。“歌牌子”领唱,众人接腔合唱,配以锣鼓伴奏。锣鼓热烈响亮,领唱者慷慨激昂,劳动者和声波澜起伏。演奏时间主要在立午门(头歇活路,即上午上半时)、拆午门(四歇活路,即下午下半时)。宣汉“薅草锣鼓”是集山歌、民歌和地方戏曲为一体的民族民俗艺术,音域宽广、浑厚、高亢,加上巨大的锣鼓声震撼山谷,气势磅礴。它是土家族人在田间自娱自乐,消累解乏,调动劳动激情,统一劳动进度的独有方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宣汉“薅草锣鼓”理应得到更多关注、研究和保护,其文化理应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三、宣汉“薅草锣鼓”的唱词分类

宣汉“薅草锣鼓”唱词均属口头创作。歌词以七言、五言为主,也有十言、四言等,表现手法多为赋、比、兴。一般是单句虚词拖腔,复句押韵,且一韵到底。歌词内容丰富,生动全面地反映了宣汉土家人的民族历史、生活状况、劳动场景和内心世界,地域特色浓郁。为讨论方便,我们将其歌词分为四类。

第一,反映劳动生产。劳动生产是土家族人的主要工作,因而其唱词多反映此内容。“早晨来时雾沉沉,只听到锣鼓没看到人。两手拨开云和雾,遍山遍野都是薅草的人。薅草锄头把把长,六月汗水湿衣裳”。此词表现了土家农人的勤劳,薅草的艰辛。“做活莫学蚂蟥腰①,莫拿锄头来撑腰。锄头撑断不要紧,撑断腰杆怎开交”。这是对耍滑偷懒的人进行调侃,提醒要时刻端正劳动态度,语言生动诙谐。“薅草要薅散子花,十人见了十人夸。切莫薅些吊喉草,白雨一过往起爬。你唱完了我又唱,要打锣鼓就打响。吃了老板饭和菜,做起活路要像样。吃了烟来就莫挨,老的挨起了黄肿病,少的挨起摆子来②”。“姐儿薅草薅得快,郎在心头悄悄爱。哪个游薅的猫盖屎③,丢你甩你就莫怪”。这是指导薅草的注意事项,并对不认真负责者作警戒。

第二,反映敬神驱虫。早期土家族人受原始宗教的影响,对神灵多为崇拜和敬畏,再加上生产能力低下,面对虫灾等往往束手无策,故多希望借助神灵驱虫救灾,因而其唱词亦反映此内容。赵英、何元平:“土家族将自然界的万物都视作神灵的产物,这样的宗教信仰观念,使他们普遍信仰各种神。也反映出他们在无力与自然抗争的情形下的一种美好心理愿望和期盼。于是就有了薅草锣鼓歌中的‘请神‘送神‘祭祀等内容”。

第三,表现恋情及其他生活琐事。为了缓解身体疲惫和神经麻木,同时也借机表达自己的情感,因而歌词也多表现恋情。“高高山上一树槐,槐树丫枝掉下来。风不吹树叶不动,哥不招手妹不来。哥有心来姐有心,哪怕山高水又深。山高也有人来走,水深也有渡船人”。该唱词表现了青年男子对恋人的愛恋之情,表达含蓄委婉。“一送我郎闷沉沉,年纪轻轻要出门。二送我郎床当头,打破灯灯打倒油。郎说龌了青丝帕,姐说龌④了花枕头……四送我郎地坝边,伸手拣个破铜钱。好个铜钱破半边,好个夫妻不团圆”。过去宣汉土家族很多男子迫于生计远走他乡,到了薅草劳动过程中,便不失时机地表露惆怅情愫。薅草完了就得离开主人家,离开暗恋的对象或心上人。“大田栽秧排对排,你莫把身子儿挨过来。我丈夫是个小架子⑤,他无的也要说出有的来”。该唱词反映了在薅草过程中,小青年想占便宜而被姑娘警告的场景。

第四,反映民间历史故事。民间历史故事(即以历史为背景的民间故事)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内容,因而歌词也多有此。如《西京记》:“仁宗天子坐得稳,龙夫大将⑥保朝廷。潘国李王气不奋,十员大将保他身。一心要护大国全,点起人马十万兵。人马犹如水涌进,五虎关前扎大营。仁宗得了这个信,我朝无有上将军。仁宗当时传号令,各到四处巴榜文⑦”。该段唱词表现仁宗(不知具体所指)在外敌入侵之际,紧急调动军队,选拔军事人才。又“三弟抽一把兵进,五弟抽二才得行。各州府县把兵进,总要考个上将军。仁宗天子传号令,文武百官收进城。该当天子洪福胜,一共收了百万兵”。该段唱词表现了国人积极入伍参军、保家卫国的热情。又“此日教堂来比武,看谁武艺第一名。东边不许西边进,西边不许南边进。个个武器拿得紧,明日教场考雄兵。京城摆起这大阵,杀得天昏地不明。教场比武如雷阵,早晨杀到黑黄昏⑧。仁宗天子来观阵,看看哪个上将军”⑨。该段唱词表现了校场比武的激烈场景,展现了国人武艺的高超和爱国热情。

宣汉“薅草锣鼓”歌词,具有生动的地方特色,通俗易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宣汉县文艺工作者对“薅草锣鼓”进行了大量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将搜集、整理的几十首曲谱和上万行歌词,并收录入《宣汉县文化志》《宣汉民歌选》,这些表现了宣汉土家人勤劳、朴实的性格,对爱情的向往,对自然、历史的自我认识。歌词生动风趣,而且多用方言。研究这些歌词,不仅有助于研究薅草锣鼓文化本身,也可以促进四川方言(尤其宣汉方言)及其他地域文化的研究。

四、宣汉“薅草锣鼓”的现状及保护与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文化生态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和其他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宣汉“薅草锣鼓”也面临三个方面的严重危机。第一,表演者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现在传承者大部分已是老年人,年轻人大多在外工作,对薅草锣鼓知之甚少,或不感兴趣。第二,相关职能部门工作尚待改进。各级政府虽做了不少工作,但因种种原因,还存在亟待改进和完善之处。第三,社会关注度不高。由于宣传力度、地处较偏等原因,社会对它的关注度一直不高。它面临的这些危机,笔者认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第一,农业地位的下降。由于现代经济的多元化,农业已不再是最主要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方式,尤其是集体农作生产方式的普遍消失,因而“薅草锣鼓”的活动舞台也受到极大的压缩。第二,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巫术意识逐渐减退。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也得到了充分保障,“薅草锣鼓”的巫术功能也就逐渐被淡化。第三,文娱方式的多元化。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娱乐方式也进一步多元化,“薅草锣鼓”的音乐功能也随之逐渐退化。农业地位的下降、农业科技的发展、文娱方式的多元化,因而使得“薅草锣鼓”面临严重危机。

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建设的今天,宣汉“薅草锣鼓”无论从文化的角度还是旅游经济的角度,都理应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和建设。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三方面的工作。第一,政府层面上的工作。各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精诚合作、协同作战,理清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诉求,协调好相互之间的关系,精心呵护和建设多层次、多样化的“薅草锣鼓”文化生态环境。第二,文化工作者层面上的工作。各文化工作者应切实做好普查和研究工作,深入民间,因势利导,将“薅草锣鼓”逐渐上升到学术建设的高度。第三,广大民众层面上的工作。作为文化的主要建设者和保护者的广大民众,应积极参与保护和建设“薅草锣鼓”,特别是大力培养新人。总之,只要三方齐心协力,共同密切配合,我们定能建立起一个丰富多样、和谐发展、良性互动的文化生态环境,从而使宣汉“薅草锣鼓”得到切实高效地保护和建设。

注释:

①“蚂蟥”,即水蛭。水蛭柔软,故“蚂蟥腰”嘲讽对方腰无力,喻指做事偷奸耍滑。

②“白雨”,夏天的暴雨。“摆子”,痢疾。清·赵翼《檐曝杂记》卷五:“疟疾曰打摆子”。

③“猫盖屎”,猫有便后用土掩盖屎的习惯,因而俗将之喻称表面做得漂亮,实际上做得很糟糕的工作。

④“龌”,通“沤”,浸渍。

⑤“小架子”,小气、不豁达。

⑥“龙夫大将”,形容武艺勇猛之人。

⑦“巴榜文”,张贴榜文。

⑧“黑黄昏”,形容天色渐渐黑下来。

⑨《西京记》歌词,由宣汉土家族人马龙泉老人提供。

参考文献:

[1]刘兴国.巴人文化初探[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2]赵英,何元平.巴渠地区薅草锣鼓艺术形态研究[J].四川戏剧,2008,(02):10-14.

[3]桂德承,苏谦.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保护与开发初探[J].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学报,2008,(10):19-22.

[4]王瑞.川东薅草锣鼓的艺术形态及美学特点研究[J].济宁学院学报,2010,(10):101-103.

猜你喜欢
表现形式
儿童绘本的艺术表现形式
浅谈导演与小品的表现形式
中国喜剧类电影海报标题文字设计研究
舞蹈表演的表现形式多样性研究
经典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编辑动态
透射光之炫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