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与学生幸福感:特点与启示

2019-06-14 08:30刘桂玲郑海燕张洁妍
广东教育·综合 2019年5期
关键词:使用者幸福感中学生

刘桂玲 郑海燕 张洁妍

2015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以下简称“PISA 2015”)通过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以下简称“ICT”)熟悉度问卷收集15岁学生的ICT资源、上网时长和网络态度等信息。本文依据PISA 2015学生问卷调查数据,基于2015年国家人口排名、世界银行GDP排名、科学测试排名以及东亚文化圈4个指标,选取14个国家和地区(包括韩国、日本、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新加坡、巴西、俄罗斯、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以及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其中北京、上海、江苏、广东作为整体,合称“中国四省市”),分析中学生使用ICT的特点及ICT与学生幸福感的关系,以期提出促进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一、15岁中学生ICT使用概况

家庭和学校网络普及率越来越高,学生获取ICT的方式越来越便利。PISA 2015的数据表明,91%的学生在家里可以使用智能手机,74%的学生可以使用笔记本电脑,60%的学生可以使用台式电脑,53%的学生可以接触到可连接互联网的平板电脑。

1. 使用网络的态度

PISA首次测查学生使用网络的态度,数据显示,在所比较的国家和地区中,超过50%的学生认为没有网络会很难受,超过70%的学生将互联网视为获取信息的工具,ICT成为中学生日常必不可少的工具。男生与女生对互联网的态度不同:在所比较的国家和地区中,男生比女生更热衷于新的数字设备和应用软件;女生认为参与网上社交很有用、没有网络会很难受、使用电子设备时会忘了时间的比例高于男生,这一情况与中国四省市相反。优势学生与弱势学生对互联网态度不同:优势学生认为互联网是获取信息的绝佳资源的比例高于弱势学生,中国四省市和日本的这两组学生比例差值超过15%。

2. 网络使用的时长

PISA 2015数据显示,在所比较的国家和地区中,无论在校日还是周末,中国四省市、韩国和日本的学生上网时间均少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下简称“OECD”)的平均水平,且不超过2小时。巴西学生在校日上网时间最长,英国学生周末上网时间最长,中国四省市和韩国从不上网的学生比例较高,具体见表1。

3. 利用ICT进行娱乐和学习活动情况

表2数据显示,男生与女生在网络娱乐活动方面存在差异。在所比较的国家和地区中,玩在线游戏(单机或合作)的男生比例高于女生。无论是网络聊天还是参与社交网络,中国四省市的男生比例均高于女生,其它国家和地区则相反,如德国进行网上聊天的男生比例高于女生,参与社交网络的男生比例低于女生。

二、ICT对中学生幸福感的影响分析

PISA认为积极培养青少年适应于未来的技能具有重要意义,但若青少年把所有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和培养这些技能而没有好好享受生活,他们不可能感到幸福。如果15岁学生的技能发展能与其他必要的社交、休闲生活相得益彰,并能处于关怀和支持的成长环境之中,那么他们就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生活所遇到的问题和障碍。PISA 2015将学生幸福感定义为:学生为过上幸福而充实生活所需要的心理素质、学习能力、社交技能、身体素质的总和。

1. 15岁学生的生活满意度

PISA将生活质量作为青少年幸福感评价的内容维度之一,认为幸福感可以代表人们对目前生活状况的评价。生活质量主要包括生活評价和生活满足,生活评价是个人从认知层面对生活质量的判断。个体对生活评价越好,生活满意度越高,生活质量就越高,幸福感就越强。

在所比较的国家和地区中,除了美国、巴西和俄罗斯的学生生活满意度水平高于OECD平均水平外,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学生生活满意度水平低于OECD平均水平,东亚国家学生的生活满意度的整体水平低于欧美国家学生。俄罗斯学生对生活感到非常满意的比例最高,而韩国学生对生活感到不满意的比例最高。

2. 上网时长对15岁学生幸福感的影响

PISA 2015界定,在校日校外每天上网时间超过6小时的学生称为极端网络使用者,高度网络使用者为2~6小时/天,中度网络使用者为1~2小时/天,低度网络使用者为不超过1小时/天。

如图2所示,在所比较的国家和地区中,“极端网络使用者”对学生生活满意度产生负面影响。具体而言,在香港、英国和俄罗斯,“极端网络使用者”与“其它网络使用者”的生活满意度水平存在差异,差值分别为0.4、0.6、0.5,在中国四省市这两组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水平接近。

3. 上网时长对15岁学生科学表现的影响

图3显示的是“极端网络使用者”与“其他网络使用者”在科学表现上的差值。在所比较的国家和地区中,排除学生家庭社会经济文化地位因素(以下简称“ESCS”)的影响之后,中国四省市“极端网络使用者”与“其他网络使用者”在科学表现上的差值最大,其次为中国台湾,差值最小为巴西。科学表现差值等于“极端网络使用者”的科学表现减去“其他网络使用者(低+中+高)”的科学表现。

4. 上网时长对15岁学生升学期望、学校归属感的影响

把时间和精力花在网络上的学生更容易脱离学校,产生较低的学校归属感和升学期望。PISA有效数据显示,较多的国家和地区数据显示,在学校感到孤独、测试前两周逃课和迟到的“极端网络使用者”比例高于“中度网络使用者”。根据所比较的国家和地区有效数据显示,期望在中学阶段结束学业的“极端网络使用者”的比例高于“中度网络使用者”。

三、启示

从PISA 2015数据上看,ICT使用与中学生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一方面,ICT极大提升了中学生了解世界和认识世界的时效性,为中学生提供了更多机会和资源,从而提高学习成绩和幸福感,ICT资源的丰富性、便捷性和可获得性极大地提高了中学生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意识。另一方面,互联网的使用也可能降低学生的幸福感,过度使用ICT不利于学生发展。尽管不能证明学生幸福感与“极端互联网使用者”的因果关系,ICT的使用并不一定会降低注意力广度或破坏纪律,但PISA 2015数据至少反映了上网时长与学生学校归属感、学业表现的负相关关系。

1. 进一步缩小ICT资源差异,促进教育公平

尽管PISA数据表明ICT设备普及率越来越高,但我国校际以及区域之间的ICT资源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如澳大利亚有超过80%的学生可以在家里使用笔记本电脑,中国四省市不到40%的学生可以使用这些设备;中国四省市学生从不使用网络的学生超过40%,其中不排除学生没有机会使用ICT的可能性。另外,PISA数据显示ICT与学生家庭经济地位相关,即富裕家庭的学生比贫困家庭的学生有更多机会使用ICT。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应当加大相应投入,对ICT资源贫乏地区实施倾斜政策,努力缩小学生在ICT资源上的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2. 充分结合ICT优势,正确引导学生使用ICT

有学者提出,尽管为薄弱学校投入大量资金、配套基础设施和硬件设备,建设大量网络资源。从物理接入层面来说,这能够弥补学生ICT使用机会上所产生的差距,但我们更应关注因计算机或上网技能差异而产生的“技能鸿沟”和“使用鸿沟”,即“会不会用”和“怎么用”的问题[1]。

PISA 2015数据显示,上网时间过长与学生幸福感、科学表现、归属感和升学期望呈负相关关系,这说明过长时间的上网会对学生造成许多不利影响。因此,家长和学校要加强对学生上网时间的管控,对沉迷于网络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和引导,必要时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和行为矫正。

PISA 2015数据显示,中国四省市学生利用ICT进行娱乐活动的比例较高。研究也发现,在控制了选择性偏误和家庭背景后,利用ICT进行学习对学生学业成就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利用ICT进行娱乐活动对学业成就的影响显著为负相关[2]。因此,面对ICT“娱乐诱惑”,学校、教师和家长应当首先要教会学生识别网络危害,其次是让学生意识到在成为ICT各种产品、服务和应用的消费者的同时,更应以创新的方式,甚至是以革新的姿态利用ICT。

3. 加快ICT课程改革,切实提高学生ICT素养

以物联网、大数据、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等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席卷全球,信息化与智能化高度依赖于知识的集成与创新,依赖于高技能人才。现时全球科技共通的语言是编程语言,编码教育的普及程度关系到国家国际竞争力与产业创新力。

到目前为止,为积极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挑战,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将“计算思维”引入基础教育改革領域,英国、爱沙尼亚、法国、西班牙、意大利、韩国、以色列、澳洲先后将编码教育列入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内容中。我国中学生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大多集中在网络技术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和数据管理技术领域,编码教育虽已被纳入信息技术课程中,但仍处于探索阶段,不同地区和学校的编码教育实施现状也有所不同,我国应加强对编码教育的课程建设。为此,我国应该重新审视和规划ICT课程建设问题,以免落后于国家、区域和全球的经济发展与融合。

4. 关注中学生心理健康,增强学生幸福感

不可否认,ICT发展所发挥的作用具有深远意义,但对提升学生幸福感的作用是有限的。15岁学生正处于人生重要转折期,在学校中的不幸福体验会影响其一生,拥有良好情绪的儿童成长为幸福、自信、健康的成年人的可能性会更高。第一,家长和学校应为学生提供稳定的情感支持,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以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如课业焦虑和欺凌。第二,加强学校、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合作,创建良好的家校合作环境,监测并及时发现学生在面临压力、欺凌等问题时产生的不良情绪和行为,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第三,学校应建设幸福教育类的课程,除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外,更需培养学生在未来生活中获得幸福的必备技能,如社交能力、自控力等。

参考文献

[1]王美,随晓筱. 新数字鸿沟: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的新挑战[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4):97-103.

[2]陈纯槿,顾小清. 互联网是否扩大了教育结果不平等——基于PISA上海数据的实证研究[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7,15(1):140-153.

注: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国家一般课题“PISA视域下中国经济发达区域的中学生发展基础素养状况及提升路径研究”(课题编号:BHA170147)、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使用者幸福感中学生
7件小事,让你下班后更有幸福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抓拍神器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