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后

2019-06-14 06:33
读书文摘 2019年6期
关键词:李敖李先生读书人

某君书店看书,由于工作习惯,一旦遇到国外的古代年份,就不自觉地要将之对应到国内是何朝何代。一次遇到“公元457年”,便说了句“公元457年该是中国的什么朝代”,这时旁边一位大叔随口说道:南朝宋,其时年号大明。惊讶之余,某君一窥这位大叔:黑框眼镜,消瘦脸型,稀疏头发。像极了电影 《有话好好说》里的李保田。

段子归段子,我想这大概就是中国读书人的标准像吧。可能读书人视力水平总要差点的,否则挑灯夜读、手不释卷甚至“三上读书法”这些词汇就失去了一些意义。配戴眼镜,几成为读书人外貌长相的一个特征。很容易想到另一群人——勇猛的武将,最深入我心的有二人:张飞和李逵。我觉得有意思得很,这二人脾气性格不说,外貌上简直如一个娘胎里蹦出来的。想想若是要他们读书读出个所以然或者总是拿笔写写画画,那个场面一定会让人觉得不协调。

有点奇怪,人的长相难道决定了身份、职业不成?不同脾气性格的人似乎光从外貌上就能定性乎?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有人总结了人是要以“群”分的。有科学家业已证明,人长时间在一起工作生活,即使脾气性格不同,长相也会慢慢接近。“夫妻相”其实就是最好的例子嘛!

所以“人以群分”便不难理解了。名人之间互有臧否,也多有惺惺相惜令人感佩的故事。如魏猛克与鲁迅间即是一例。魏猛克因画与鲁迅结缘,后来虽有龌龊,但被称为青年之友的鲁迅先生以理解和宽容的态度扶持他,也算得上魏猛克人生中的明灯了。这魏猛克脸上棱角分明,眼神中似也是“硬人”一位,真不知道是否巧合,从相貌上说这二人又是同一类人。本期还谈到了两位老者:老舍与齐白石之间的一段往事。二位都是热爱生活之人,一脸的柔和、与世无争,走到一起相谈甚欢实在是太正常不过的事。

“以貌取人”是错误的,但有时候可以是了解、认识一个人的途径之一。李敖先生桀骜不驯,实在是倜傥风流的才子。这点从他的长相便能窥知一二。看看李先生年轻时期的照片,绝对的帅哥一枚。大美女胡因梦与他的故事,即使二人的婚姻短暂得如划过长空的流星,但却足足谈到李先生去世。那段揶揄胡因梦的“厕上故事”,读完《我的领居李敖二三事》,才知道“揶揄”得有多正常。看似与我们遥不可及的李先生以一位居家男士的形象拉近了与大众的距离,那张时时闪现狡黠的脸才让人觉得亲近如邻家大叔。

其实人的长相并不完全固定于父母的基因,后天的各种经历是可以再次雕琢它的。多读书,并不一定只会近视,它还能提升一个人整体的气质;就像整日沉湎于烟酒牌桌,那人的外形多半是萎靡不振的,何谈气质?多做有益的事,與胸怀大志热爱生活的人交朋友,获得的多是正能量,那么你的脾气性格、举手投足自然也会使人愉悦!

欧阳文清

猜你喜欢
李敖李先生读书人
李敖狱中“贴纸借光”
我是快乐读书人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读书人的事
开庭了
相亲男跪守门口数月“求爱”
读书人
她从来只等人追
注定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