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挫折教育”吗?

2019-06-14 06:55赵走走
视野 2019年12期
关键词:挫折教育挫折孩子

赵走走

我们在厌恶我们父母教育的方式的时候,常常会被潜移默化地影响而不自知,身边很多人延续了父母的脾气秉性。但是我觉得我非常庆幸的一点是,我爸妈都是自知的人。还记得我爸爸给我讲完这个故事之后他跟我说过一句话:“当时我就想好了,我以后肯定不会打我孩子,也不会什么事情不讲道理就骂孩子。”

苏青梵:

我属于破罐破摔型,潜力需要被不断鼓励才能激发。

记得初中去劳动去捡棉花,一天二十公斤的任务量,我从没完成过。那天露水很大,棉花的重量也随之增加了一些。 我完成了四十公斤的任务量,源于我同学的不断鼓励,他摘得很快,我就跟着。一天问了他将近五十遍,只多不少。

我反复问我能完成任务么?他一直答肯定没问题,只要你跟着我一直摘。我反复问,他反复答,没有一点不耐烦。

后来我明白了,我是个需要不断肯定激发潜能的人。至今我都很感谢他。

glow:

说到这个话题,我想到很多我父母的事情。

爸妈的那个年代的小孩子几乎都是要服从父母的,我家是没这个例外。我之前写过我姥姥是怎么控制我妈的,但是那时没说过我爷爷是怎么教育我爸的。

由于当年成分不好,爷爷奶奶一家被划分成四类分子,我爸小时候没少挨欺负,有一次也是因为“贫农”孩子欺负他欺负得急了,我爸还手拿石头把那孩子脑袋就给砸了,我爸爸呢也被那孩子在肚子上捅了一刀,而那个疤一直到我十几岁的时候我爸才跟我说是怎么来的。挨人捅回家之后我爷爷发现他跟别人打架二話不问上去就给我爸揍了一顿,还说着以后谁欺负他都不能还手这类话,也根本没管自己儿子肚子被人捅了一刀这件事儿。

我承认,这种挫折一部分是来自那个特定年代的,但是也有一部分是来自我爷爷。

有时候,我们在厌恶我们父母教育的方式的时候,常常会被潜移默化地影响而不自知,身边很多人延续了父母的脾气秉性。 但是我觉得我非常庆幸的一点是,我爸妈都是自知的人。还记得我爸爸给我讲完这个故事之后他跟我说过一句话:“当时我就想好了,我以后肯定不会打我孩子,也不会什么事情不讲道理就骂孩子。”这一点他做到了。

橘子:

小学我特别想学跳舞、书法,父母没钱,我自己逼着自己厚着脸皮去找老师谈判,最后给老师介绍了五个同学,省了我的学费;

初中、高中都没有考上重点,父母无能为力,我去找校长谈判,结果没有花赞助费,就进去了;

大学校园组织的英语演讲比赛,我没有参加,比完了,选出了代表学校去参加省级比赛的两个人,我不服,我说,我有实力,但只是我不知道而已。我用实力厚着脸皮挤了一个人,我赢了全国比赛;

毕业招聘,我没有应聘到最好的单位,我一气之下,参加了某应聘节目,来到了北京,进了我们行业最好的企业;

工作我不喜欢,半年内,身无分文,换了八份工作,住小黑屋,吃不起饭,直到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

做上了自己喜欢的工作,也接触到了行业内的顶尖,估计人生十有八九,就不需要折腾了,也挣扎逃离了“底层出身”。

一切稳定之后,我却抑郁了。

曾经让我引以为傲的挫折使我强大,那是我没来得及没有机会,让自己活在温室里,我的一切都是自己争取的,甚至买一瓶矿泉水,喝杯星巴克我都会给自己加很多戏。

当我第一次被爱,遇到一个对我很好的男朋友时,我一下子就不知所措。25岁的年龄,我把他当成了我的父亲、母亲、老师、朋友、恋人等等,他受不了,走了,我也疯了。经过了两年,旅行、看书、工作等等,我终于走出来了,那是童年里的某次“争取”无法相提并论的痛苦。

当衣食无忧之后的痛苦,仿佛你一个人面对外太空的迷茫、无助。

我现在已经好了,越来越好,但是再也不像以前目的性那么强了。一个女孩子,曾经打架、报警,你相信吗?现在我连大声说话都不会。

挫折教育好吗?如果我有了孩子,我一定不会让她该有爱的时候去经历不属于她年龄的东西。她哭了,我会抱抱她,拉着她的手,告诉她,妈妈一直在。我一定不希望她成为最好的,我只要她快乐、勇敢、自信!

挫折教育好吗?可能对我父母来说,这是极好的事,因为我超越了他们。可能对我未来的孩子来说,这是不好的事吧,因为我不希望她超越我。

加菲猫:

如今大火的相声演员岳云鹏,14岁到北京打工,保安队的第一个月,他的工资被克扣一空;刷过厕所,干过电焊,做过餐馆服务员。他被人糟糕地对待,因牵强的借口数次被辞退。如今被誉为“相声阿甘”的他,已经可以将自己经历过的不如意转换成让观众捧腹的包袱,比如刚到北京打工,穿的是没鞋底没鞋帮只有两根带子的“疑似鞋”,他毕业的“北大”是“北京大兴庞各庄”……能做到这样,他必定是已经对这段经历释然。

可是在节目里,他讲了一件事情:他15岁那年当服务员,一次接待中,酒水一栏写错了,这时,顾客就不愿意了,骂他,各种侮辱他。他把好话也说了,各种赔礼道歉,也愿意自掏腰包为他免单。可那个顾客一直纠缠了三个多小时,旁边却没有一个人说“差不多得了”。

岳云鹏对着镜头说:我心里还是恨他,我特别恨他。

那张从来都是说笑着的脸庞就这样落下了眼泪,一颗一颗,根本止不住。

这么多年过去了,伤害还在心里。

挫折教育根本是个伪命题,那些以爱之名故意给孩子制造挫折的人,不是蠢就是坏。这些被挫伤的地方不会变成孩子最强壮的地方,反而会成为最脆弱之处,影响孩子的一生。

热情奔放的狗子:

《奇葩说》曾有过类似的命题:该不该感谢生活的暴击?我认为是不该。每个人都可以在生活中获得成长,是一次旅游,是一段谈话,是一次玩耍的经历,或许都能让人有所收获。为什么要刻意去追求挫折呢?我们有时会听到某个人受过多少苦,最后成功的故事,大家歌颂他内心强大,夸奖他事业有成,但实际上“幸存者偏差”会让人选择性遗忘这个社会上不受苦而顺风顺水的人很多,受了苦仍然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的也很多。挫折对人来说毫无意义,对挫折的思考和躲避才具有价值。如果你在挫折中一蹶不振,挫折就是最大的施暴者,而如果你在其中成长了,那也不是挫折的功劳,你应该感谢自己。

小梵:

大约两周前,我带女儿逛商场。逛累了就去旁边的星巴克歇脚,点了杯抹茶星冰乐准备一起喝。她在店里跑来跑去,我正要制止她“公共场合”的时候,她就撞翻了一个女孩采买的美式咖啡,深褐色的液体溅到了对方裙子上,立刻湿了一大片。 女儿很羞愧地杵在原地,向女孩道歉说“姐姐,对不起”。

我赶紧小跑过去,一面拉着她道歉,一面扫码又买了一杯美式赔给对方,并打算向她支付裙子干洗的费用。

周圍人很多,女儿低着头紧张地站着,似乎在等我狂风骤雨般的责备。

那位被她撞翻咖啡的女孩似乎看出了她的不安,主动牵起她的小手说:“没关系,我是黑裙子看不出来。”

再三坚持下,女孩终于收下我们赔给她的咖啡,我带女儿回到座位。她突然对我说:“妈妈,谢谢你,我刚才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我很奇怪她突然的道谢。

她接着说:“你从来没有在外人面前批评过我,哪怕我做错事了。 ”

我们总是觉得孩子不理解,不体恤自己的辛苦,为家庭的付出。这么累,这么烦,这个察言观色,你还不懂事……可是,你从小就懂事吗? 面对一个未成年人,成年人最大的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努力理解他的所想所为,以他乐意接受的方式对他的成长进行引导。

你必须要把他当作一个“人”来平等对待,而不是当作一个“弱小的人”来征服。

但我们一定不能任性,要学会在孩子面前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高兴时把孩子宠上天,不高兴就打骂孩子。不是穿了西服就能变成绅士,不是生了孩子就会做父母。

今天:

高中那年,想过自杀。

我从一个普通的小镇初中以全校排名靠前的成绩考到一个省重点高中,然后原本不错的成绩在我们班也不过是中等。因为是某大型国企附属学校,所以从小地方来的我,不仅面对的是贫富差距,还有方言和普通话的差距,最重要的是也没有骄人的成绩,而且忽然患上了鼻炎(后来听大学同学说这叫做青春期鼻炎),学习成绩一塌糊涂。有一年冬天,我在家里吃晚饭,不知道怎么的就哭了起来,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可是就是成绩上不去,我想转学。我永远记得那天,昏惨惨的灯下,我们一家三口,食不知味,我哭得稀里哗啦,我妈一句话也不敢说,我爸最后温和地说,就算要转学,也得把期末考试考完了,过完年就转。现在想起来,那真是很凄凉的一幕。后来我在去学校的途中,差点跑去撞车,但又怕死。

再后来,我没有转学,在异常高压的环境中高考,以4分之差落榜,然后复读还选的我们学校,复读那年虽然还是一样的贫穷,一样的不太好意思说普通话,但是我遇到了几个青春岁月里最重要的好朋友,那年过得特别开心,顺利考进大学。

当然最值得一说的是,我普通话考到了一级乙等(好像一级甲等是播音员的水准)。我觉得,如果父母有条件,还是给孩子最好的关爱和物质条件吧,因为成长岁月里,青少年遇到的挫折实在很多(虽然大人不一定能理解)。

猜你喜欢
挫折教育挫折孩子
挫折使我更坚强
幼儿教育中如何实施挫折教育刍议
“挫折教育”警示录:强势妈妈为何惨死儿子刀下(下)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生活需要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