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研究的探讨

2019-06-13 00:45张壮学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战略布局新常态

张壮学

摘 要:到美国爆发次贷危机的几十年间,许多经济学专家称这段时间为稳定时期,尤其是21世纪初的这几年,这世纪初的头几年里,全球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经济领域呈现一片大好的局势,稳定的经济环境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空间。政府认为采取一定的经济刺激策略就能让经济重回高速增长轨道,因此各国政府联合起来采取了宏观经济政策,但是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而我国的经济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本文将就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展开探讨。

关键词:经济次贷危机;新常态;战略布局

一、“新常态”总论

所谓的常态,就是我们认识的一般状态,“新常态”新出现的区别于以往旧的状态。我们都知道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波动性,经济增长率、经济发展,都不会是一个持续不变的直线化上升,也不会是按一个固定的值稳定不变的增长,它必然是“过山车”或是“山路十八弯”似的有快有慢,有起有落。国民经济是有迹可循的变动,一些企业或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将企业扩大,一些企业或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不得不面临破产淘汰的悲惨境地。不论是消费结构、产业结构还是科学技术,都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进步。对于我国的劳动力产业结构,以往比重最大的为第一产业,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大有利有弊,由于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有些崗位只需要一个劳动力,劳动力的主要输出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三产业。但是科学技术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变化,改革了经济的许多方面,促进经济增长点的匀加速也是一个正常状态。

“非”常态化是与“常态化”相对立的。在面临“非”常态化时,解决方案变得关键,要求我们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在分析我国经济增长时,需要分析多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之后再下定论,决定某一阶段经济增长猛进是否是正常的。或是说经济发展持续低迷是正常的。考虑的因素有:一、生产要素。它是否能保证经济持续发展。二、物价。物价的稳定与否决定了经济增长。正常的情况应该是低通胀,反之说明经济增长滞胀或者过热。三、是否在环境容量允许的范围内。今时不同往日,以前“大漠孤烟直”可能是美景,炊烟袅袅是安定,现在“烟”雾缭绕可能是环境污染的信号。四、是否经济稳定增长。如果经济增长速度忽高忽低,阶段性经济增长极不稳定,也许是经济运行出了问题。五、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增长。如果目光短浅,用短时间的经济增长换取国民经济的长期增长,显然是弊大于利,不划算。国家间的较量早就转变,综合国力和经济增长成为竞争的主要方面。一些国家进入了"中等收入"状况,主要就是国民经济没有实现可持续增长。目前我国经济增长进入了中高速增长阶段,原因如下可得到解释:一是因为原本的劳动力、自然资源供给是无限制的、无拘束的,现在则是有限供给,在某些阶段甚至出现了短缺问题,实际上就是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导致入不敷出。二是环境无法实现可持续增长,自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一方面我们享受着经理带来的好处,另一方面忍受着经理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危害。三是经济增长不够稳定,意见表明,经济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差距特别大,经常会出现供需大于实际需求,或是实际需求大于日常供应。我国人民的收入出现“虚假”经济。

二、“新常态”的错误认识

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是考虑让经济发展从高速状态进入中高速增长状态。但是就这一问题,一些人出现了错误认识的偏差。他们单方面认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不需要考虑经济发展速度,这我国已经进入经济增长换挡期,而且还换的是中高速档,还不是低速档。我国对于宏观经济的调控不是“纸上谈兵”,我们的整体局势是有自控线存在的。老话说的说,发展才是硬道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要靠经济增长体现的。我们必须追求可持续、质量高和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此外,必须保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才能解决如城乡居民收入、职工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快发展是解决问题,改善现有状况的突破口。第三,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停滞导致社会问题增多,其中就包括中等收入陷阱等。对经济发展有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即使一个国家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期,也不可避免的会有低速增长阶段。

三、适应和引领新常态

经济增长回落不是靠人的主观意识决定的,客观规律不会根据人的意志而改变。面临经济水平的提高,经济容量增大,增长速度势必会有一定的回落这一问题,我们不能回避,部门捂着眼睛当不存在,就像“滚雪球”随着体积的增加下滑速度也会放慢。我们不能一边要求体积越来越大,又要求速度越来越快,“又让马儿跑又让马儿不吃草”这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的适度回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带来好处,比如说缓解环境和能源的紧张,甚至是能源短缺。经济高速增长带来了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和能源短缺等,我们也为此付出了代价。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并不是唯一,同时还要保证环境的可持续增长。正确处理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在确保经济发展的同时尽力改善生态环境,是我们应该坚持和奉行的理念,我们的经济发展不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

参考文献:

[1] 孙维峰,黄祖辉.试析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M].辽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8,32-33.

[2] 滕立新.中国经济的深层优势[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17,55-57.

[3] 范利民.中国经济增长与OFDI增长:机理与实证[D].西安:西北大学,2016,18-19.

[4] 鲍苗苗.以激发内需提升经济发展韧性[J].会计研究.2016(3):9-10.

猜你喜欢
战略布局新常态
试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视域下的党的建设
试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视域下的党的建设
试论“四个全面”战略与中国梦的关系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作用研究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