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益
春光明媚,百花竞放。校园的月季花在春日的暖阳下格外艳丽。
正午的时候,我正透过办公室的窗户,欣赏着开得正盛的一丛丛月季,不知从哪里跑过来一个小女孩,围着一丛粉红色的月季绕来绕去。她要做什么?正当我疑惑的时候,她竟然旁若无人地伸手摘了一朵开得最好的月季花。
这还了得,好大的胆子!我三步并作两步跑出办公室,几步就到了那丛月季的旁边。小女孩正聚精会神地盯着手中采摘的月季花,猛一抬头看见我站在面前,顿时愣住了,一双惊恐的眼睛直愣愣地望着我,一只手不停地搓着衣角。
看着她惊吓的样子,我尽力控制情绪,压低了声调:“你为什么要摘花呢?”小女孩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断断续续地讲了原因:原来她的妈妈一直住在乡下,她跟进城务工的爸爸生活,在校读一年级。昨天她妈妈来城里看她,她一个劲地说学校的花开得最漂亮。今天,她想摘一朵花回去给妈妈看看。
这时,我想起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身边也发生过类似的事: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校花房里开出了一批很大的玫瑰花,全校的同学都来看,纷纷称赞不已。有一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正在花园里散步,看到一个小朋友跑过来摘下开得最大的一朵玫瑰花,拿在手里,往外走。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要摘那朵玫瑰花,就弯下腰亲切地问她,小女孩很认真地回答:“我奶奶病了,病得很重,我告诉奶奶学校里开了这么大的玫瑰花,奶奶不相信,我摘下来拿回去让奶奶看看,看完就送回来。”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牵着小女孩,到花房里又摘了两朵大大的玫瑰花,对小女孩说:“这两朵玫瑰花,一朵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另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
善良的故事总是那么美好和相似。
于是,我蹲下身去,又摘了一朵最漂亮的月季花给小女孩:“这朵花是奖励给你的,你是一个很有孝心的好孩子,回去好好让你妈妈看看学校里的花。不过,以后如果想让你的妈妈看花,可以带你的妈妈到学校来看,好吗?”
小女孩很认真地点了点头。
这一刻,我分明看到小女孩的眼睛里再也没有丝毫的惊恐,闪烁着善良、美好、幸福的光芒。她很开心地笑了,那天真的笑脸比花儿更好看。
小女孩爱花没有罪过,小女孩由于孝敬妈妈而摘花更没有过错。如果鲜花有灵,也会赞美小女孩心底的善良和美好。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和小女孩的故事,曾被选为某市一所中学的作文题,让学生就苏霍姆林斯基看到小女孩摘花后会如何处理,续写一段作文。作文改出后,让出题者吃惊的是,有的說苏霍姆林斯基会领着这个小女孩去找她的老师,有的说会领着这个小女孩回家告诉她的家长摘花的事,还有的说苏霍姆林斯基会教育这个小女孩要爱护公共财物,甚至有的说苏霍姆林斯基会罚这个小女孩参加学校劳动或者罚款赔偿……
出题者被学生们的回答触动了,传统的道德说教如此深入人心,让经历过这种刻板教育的学生都深谙此道。在学生们的回答中,似乎只有行为准则,只有大道理,他们缺乏对人性美和人情美的感悟,缺乏同情心和同理心。
我想:教育不是非此即彼的事情,小孩子的世界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对孩子的教育也绝不是简单的赞赏与批评。真正的教育首先应该是温暖的、人性的、美好的、善良的、艺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