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翠玲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新生儿科 511483
B组链球菌(GBS)是致使新生儿出现化脓性脑膜炎的关键病菌,患儿并未表现出典型的症状,极易引发神经系统疾病,对婴儿的生命安全和发育造成影响,该病为当前临床治疗的重点项目之一[1]。研究表明[2],单一药物治疗的效果不甚理想,通常考虑联合用药进行治疗。本文旨在探析新生儿GBS感染所致化脓性脑膜炎给予头孢曲松钠和氨苄西林结合治疗的疗效,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8年7月我院接收的GBS感染所致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8~27d,平均年龄(12.64±3.46)d,病程1~5d,平均病程(2.63±0.74)d;研究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9~26d,平均年龄(12.62±3.45)d,病程2~7d,平均病程(2.64±0.73)d;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全部患儿均先给予基础治疗,包括肌注1g/kg人血丙种免疫球蛋白,1次/d,并根据病情需要进行脱水、镇静、吸氧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氨苄西林(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3033,规格:0.5g×1支/盒)治疗,进行静脉滴注,每次50mg/kg,4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则给予头孢曲松钠(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3036,规格:1g×1瓶/盒)治疗,静脉滴注50mg/kg,2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周。
1.3 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与住院时间,包括脑脊液、体温及颅高压恢复正常时间;同时记录两组脑脊液生化指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其中脑脊液生化指标包括糖浓度、蛋白浓度及白细胞计数(WBC),不良反应包括脑积水与癫痫2个方面。
2.1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与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颅高压、脑脊液、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与住院时间比较
注:相比对照组,aP<0.05。
2.2 两组脑脊液生化指标比较 研究组脑脊液各项生化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脑脊液生化指标对比
注:相比对照组,a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研究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9.016 7,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n(%)]
注:相比对照组,aP<0.05。
GBS感染所致化脓性脑膜炎是较为严重的一种儿科疾病,发病较急,且病情危重,若未进行及时有效治疗,可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严重时可致死[3]。临床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虽可对疾病进展进行一定控制,但单一药物对临床症状的改善只是暂时性,疗效有一定的局限性[4]。因此,当前主要考虑联合用药,以彻底改善临床症状,提升预后效果。
本文结果发现,研究组各项临床症状改善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各项脑脊液生化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新生儿GBS感染所致化脓性脑膜炎进行头孢曲松钠和氨苄西林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加快康复进程,且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可靠。原因分析在于:氨苄西林属于青霉素类抗生素的一种,其抗菌谱类似于青霉素G,但是对革兰阴性菌的杀菌效果比青霉素G更优越,该药物可对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过程进行有效干扰,促使细菌破裂与溶解,且脑屏障透过率较高,对GBS的敏感性较强,因而杀菌效果显著,同时该药能在脑脊液内维持较高的血药浓度,对GBS感染导致的化脓性脑膜炎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新生儿的预后情况[5]。头孢曲松为第3代头孢菌素,抗菌谱较广,对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的抗菌效果较强,同时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安全性较高,为临床常用的一种抗生素[6]。头孢曲松应用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常受疗程与剂量的影响,将其与氨苄西林配合使用后,可明显降低不良反应的出现概率,主要是由于联合用药治疗可明显减短患儿康复进程,满足治疗时以早期、足疗程、足量的原则,因此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7]。由于该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当前使用的抗生素只能对部分患儿起到明显的疗效,加上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很难被发觉,唯有于发病早期进行及时诊治,同时临床医师对疾病有充分的认知与治疗经验,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才可以降低致残率与死亡率[8]。受样本量与时间等因素局限,关于两种用药方案对患者依从性、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影响,需要临床做出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头孢曲松钠与氨苄西林联合应用于新生儿GBS感染所致化脓性脑膜炎中的疗效显著,可促进新生儿的康复进程,改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临床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