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超
(内蒙古山金地质矿产勘查有限公司,内蒙古 赤峰 024005)
绿色勘查,是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通过运用先进的找矿手段、方法、设备和工艺,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实施地质勘查全过程环境影响最小化控制,实现找矿和环保双赢的一种新的勘查模式[1]。目前,绿色勘查已成为新时代下地勘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那么在绿色勘查工作中,怎样做才能充分体现出绿色勘查的特点与亮点?笔者认为,钻探工程是地质勘查活动中最重要、最广泛的勘查手段之一,因此,在绿色勘查工作推广实施过程中,着力打造标准化机台建设,不仅具有一定的必要性,还具有时代性与紧迫感,将会成为绿色勘查工作的一个全新化、精细化、规范化的发展方向,也是助力绿色勘查发展值得去探索研究的工作方向[2]。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绿色勘查工作要顺势而为,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根据国家自然资源部于2017年发布《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国土资规〔2017〕4号)及中国矿业联合会2018年9月发布了《绿色勘查指南》(T/CMAS001-2018),结合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法规及行业标准,首先要制定适合当地自然条件、气候特征、地域特征的《固体矿产绿色勘查工作标准》,为绿色勘查实施工作提供实施依据,特别是标准化机台建设工作提供保障支撑。
为了达到绿色勘查实施效果,确保整个实施过程都能做到公开透明、真实有效,需要进一步加强组织实施管理及有效的监督落实,制定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工作标准或管理办法,可参考建立如《绿色勘查标准化机台建设管理办法》、《绿色勘查钻探机场管理办法》、《绿色勘查施工安全管理办法》、《绿色勘查环境恢复治理措施》、《绿色勘查质量体系建设》及《绿色勘查影像拍摄要求》等6大管理标准,制定完善绿色勘查体系建设工作,为绿色勘查实施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在钻探施工设备选择上,优先使用“便携式”、“模块化”小型钻机代替大型传统钻探设备。其优势特点一是配置灵活,布局多样,环境适应能力强,易于拆装,结构紧凑,简洁,搬运方便;二是钻机占地面积小,不需要修汽车运输道路;三是可施工不同角度、不同深度的钻孔,实现“一基多孔”,也可以施工浅孔,实现“以钻代槽”。“便携式”、“模块化”小型钻探设备非常符合绿色勘查的施工要求,是推广绿色勘查实施的理想设备之一,但随着绿色勘查的深入发展,会对钻探设备提出更高的标准要求,以后的钻探设备会向“更先进、更环保、更实用”的方向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尤其对于绿色勘查这种新兴事物,更需要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在绿色勘查实施过程中,要敢于打破传统思维,立足实际,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始终以“先进、环保、实用”为创新导向,不断探索地质勘查过程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为绿色勘查更广阔化的发展提供更多活力。
(1)剥土过程应遵循顺序剥离各层、单独存放管理、逆顺序依次回填的基本规定;施工时要将原始植被层、腐殖土层揭至固定区域进行管护,待施工完毕后回填于表层复绿。
(2)钻探设备安装及其施工操作场地。优先选用模块化的便携式全液压动力头轻型钻探设备,避免使用或少用施工现场占地面积大、搬迁运输困难的大型钻机。便携式全液压动力头钻探设备施工机场面积参照表1。
表1 便携式全液压动力头钻机施工场地场平面积参考表
(3)钻进液循环系统场地。泥浆池和沉淀池的容量要根据钻机场地环境来确定,通常不低于设计钻孔总容量的3倍~5倍,一般10m3~15m3。循环槽长度一般应10m~15m以上,内宽220mm~250mm,坡度1/100~1/80,每隔两米可交错安置一个挡板;池槽应做防渗处理,且上口要高于地表不小于5cm。
(4)附属设备、设施安装按操作要求依地形分区平场。
3.2.1 对钻探施工场地进行分区建设
即设立施工操作区、工人休息区、原始植被层管护区、工具摆放区、消防器材区、钻杆摆放区、油料材料区、岩心箱摆放区、垃圾回收区等,并在每个建设区设立相应的指示牌,要求现场物资、材料、工具、设备摆放整齐有序、干净美观。
3.2.2 做好施工场地的防护防渗管理工作
一是对剥离的原始植被层进行独立管护,定期浇水养植,直至施工结束后,回填于腐殖土层之上进行复绿;二是对剥离的覆土、腐殖土层采用可降解编织袋装袋进行堆放管理,施工结束后回填于场地表层;三是加强沉淀池、循环槽采取防渗防护措施,采用铺设环保土工布、双层塑料布等方式进行防渗保护;四是清水池设立尽量不开挖土地,采用可重复利用的塑料桶或铁皮桶进行代替。
3.2.3 打造绿色勘查文化宣传长廊
施工现场应配有工程概况牌、安全环保警示牌、绿色勘查危险源识别控制牌、绿色勘查各类施工管理制度牌、岗位责任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环境恢复治理管理措施等,于道路两侧进行规划布置,打造具有企业文化特色的宣传长廊,做到内容齐全、颜色鲜明、悬挂整齐、醒目、美观。
3.2.4 加强文明形象建设管理
施工现场临时建设管理,库房、值班室、办公房等临建设施统一规格建造,规范布置,要求方便拆卸,便于安装运输。工人休息室配有记录桌椅、医疗保健箱、消防器材等现场急需品,规范办公环境,完善安全设施。钻探工人统一着装,正确佩戴和使用劳保用品,保持良好精神风貌。
(1)施工前,对钻探工人集中开展绿色勘查相关知识教育培训,深入推广绿色勘查理念,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彻底改变以往只求生产效益而忽视环境保护的落后观念。
(2)加强施工监督管理,实施过程要严格按照标准化机台建设管理办法执行,建立标准化机台建设记录表,对标准化机台建设及施工过程进行详细记录描述。
(3)高度重视影像资料收集与整理,建议建立影像拍摄小组,对标准化机台建设及施工过程的重要环节、关键环节及局部、整体建设效果进行影像拍摄,作为绿色勘查标准化机台建设与验收的重要依据。
(4)对施工过程所有资料,如实施方案、施工过程原始记录资料、工作总结及相关的影像资料进行规范化整理,最终完成年度资料归档工作。
图1 绿色勘查标准化机台建设示意图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双山子勘查项目于2018年开始全面推广实施绿色勘查工作,同年首次积极探索打造标准化机台建设,通过前期的精心规划与探索实践结果显示,当年施工的10个钻孔全部实现绿色勘查,其中6个钻孔达到绿色勘查标准化机台建设要求,不但顺利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还极大节省了钻探临时占地使用面积,大量减少了对生态环境扰动与影响,赢得附近村民的良好口碑,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并成为当地首个通过专家组评审验收的绿色勘查示范项目。
标准化机台建设,是绿色勘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绿色勘查工作的精细化延伸与凝结亮点体现,完全符合当下社会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保理念的贯彻落实,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绿色勘查持续探索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1)标准化机台建设是绿色勘查探索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机台建设管理创新的深入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宣贯绿色勘查理念,塑造绿色勘查品牌形象。
(2)标准化机台建设具有规范安全、低碳环保、整洁美观的特点,不但大大减了对生态环境的扰动影响,还将进一步提高钻探施工效率,达到安全环保、提质增效的目的。
(3)标准化机台建设打破了传统机台施工中“脏、乱、破、旧”等工作陋习,将从思想根源上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有利促进全国地勘行业中钻探设备、钻探技术、钻探工艺的大创新、大变革、大发展,形成“百家争鸣,万象更新”的全新局面。
(4)标准化机台建设的探索工作会持续深入发展,逐步走向成熟化,成为绿色勘查工作的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