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图书馆MOOCs服务研究进展
——基于知网数据分析

2019-06-13 06:49陶海柱
中原工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馆员图书馆资源

陶海柱

(中原工学院 图书馆, 河南 郑州 450007)

MOOCs的兴起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数字海啸”[1],它引发了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的巨大变革,也引起了图书馆界的广泛关注和持续研究。中国知网是“世界上全文信息量规模最大的‘CNKI数字图书馆’”[2],知网数据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与可靠性。本文将以知网为数据来源,分析图书馆开展MOOCs服务的研究现状,梳理近期研究的视角及主题、内容及进,探索突破困境的方向和路径。

1 发文量统计

在知网“期刊”模块下,以“篇名”中的关键词进行“精确”检索,则2012-2017年“MOOC”“MOOCs”“慕课”以及三者“并含”“图书馆”的发文量如表1所示。

表1 2012-2017年知网图书馆、MOOC等发文量统计表 篇

从表1可以发现:其一,从名称使用频度上看,MOOC多于MOOCs和慕课。这一方面是由构词意义上的差别造成的。MOOC泛指这种课程形式、教育现象;MOOCs作为复数形式,表示课程种类、数量的多样性;慕课是MOOC的音译,MOOC最能代表“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本真含义。另一方面是由使用习惯上的差别造成的。作为一种舶来品,最初使用的是MOOC一词,而不是MOOCs,习惯上更倾向于沿用MOOC这种表达方式。其二,从图书馆研究在相关研究中的占比看,MOOC(MOOCs,慕课)同图书馆的关联研究占MOOC(MOOCs,慕课)研究的比例不高。以研究论文数量最多的2016年为例,MOOC、MOOCs及慕课与图书馆关系的研究论文总数为206篇,单一MOOC、MOOCs或慕课的研究论文总数为3 148篇,仅有6%的文章探讨MOOCs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问题。可见,尽管图书馆在MOOCs建设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但图书馆与MOOC(MOOCs,慕课)的相关性研究还比较薄弱,有待加强。

2 研究视角与主题梳理

为了提高分析效度和可靠性,将研究范围缩小为北大核心和CSSCI期刊。在知网“期刊”模块下,点选“篇名”输入“MOOC”,选择“或含”输入“MOOCs”,然后,增加检索项,依次点选“并且”和“篇名”,在“篇名”条件中输入“图书馆”,进行“精确”检索,共搜集到140条数据,筛除掉公共图书馆相关研究10篇文章,剩余有效数据130条,其中,2012年为0条。2013-2017年研究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2013-2017年图书馆MOOCs服务的研究情况

这些论文着重从5个视角探讨了MOOCs对图书馆的影响以及MOOCs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功能:①MOOCs对图书馆的影响及图书馆的角色定位;②国内外图书馆应对MOOCs的经验与启示;③调研分析图书馆面向MOOCs的服务现状;④图书馆基于MOOCs的服务模式、服务创新;⑤梳理和反思近年来相关研究现状。

进一步观察分析得知:就研究类型看,对图书馆MOOCs服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MOOCs环境下图书馆在具体领域的服务创新(如关于课程服务、信息服务、学科服务等,30%)、图书馆及馆员的角色认知及应对策略泛论(25%)、服务模式的设计与构建(19%)等,较少涉足反思性研究(如综述研究、哲学思考等,6%)和现状实证分析(如本土化问题等,5%)。就研究学科分布看,绝大部分研究属于图书馆学研究,共有113篇;从法律角度开展的研究(尤以版权问题研究最为广泛)有15篇;哲学分析和研究有2篇。就研究进路看,每一年的研究数量分布、研究方向和内容侧重都略有不同,但总体上经历了一个从接触到适应、从实践到反思的过程,且研究重点始终聚焦于图书馆的服务模式、策略、路径等。

3 研究内容与进展分析

3.1 MOOCs对图书馆的影响

慕课是撬动图书馆新变革的支点,将促使图书馆服务方式发生重大转变[3],这为图书馆的功能拓展和价值增值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给图书馆的转型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挑战有以下几方面:

挑战一,图书馆现有资源及其结构同MOOCs教学及学习的实际需求不匹配。MOOCs环境下,用户对资源的需求是多元的、动态的,而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及其结构较为稳定有序,而且,资源整合面临众多难题,如缺乏数字化处理平台、馆藏纸本资源的数字化转化存在版权限制等[4]。

挑战二,图书馆难以融入MOOCs建设中。绝大多数MOOCs教学平台的内容设计是自助型、自足型,这使得图书馆员很难提供嵌入式课程计划或者“咨询图书馆员”服务。另外,一些出版商为了追求更大的商业利润,与MOOCs平台甚至教师形成战略联盟,越过图书馆直接提供系列在线教育服务解决方案,这将弱化图书馆的功能[5]。

挑战三,MOOCs环境下,旧有体制制约了图书馆的服务能力。首先,创新意识和主动服务能力欠缺:图书馆员“对于MOOC的课堂进度、授课内容知之甚少,难以把握MOOC学员多样化的需求以及需求变化,其服务相应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6];其次,信息素养培育效能低下,许多大学图书馆文献检索课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老套,即使部分图书馆开始尝试相关课程的MOOC化,但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可普遍推广的模式;再次,技术水平低,多数图书馆还不具备对海量的非结构化信息数据的“大数据”处理能力,很难为MOOCs学习者提供相应的信息技术服务[7]。

3.2 MOOCs服务中图书馆及其馆员的角色定位

关于图书馆及馆员角色的研究有两个特点:其一,有关角色认知与定位的研究存在两种动向,一是图书馆的角色,一是馆员的角色,但由于馆员是图书馆服务职能的实践主体,故二者的角色又多有重叠之处。其二,图书馆及馆员的角色认知及定位始终与服务职能的创新紧密联系,角色定位总是体现、渗透在服务职能之中,因此,对于图书馆及馆员在MOOCs建设中的角色认知和定位必须从服务职能中把握。

通观近期研究现状,图书馆在履行MOOCs服务职能过程中,其角色主要包含有:版权顾问、资源提供者和导航者、信息素养培训者、实体和虚拟空间提供者、信息检索课等MOOCs课程制作者、MOOCs宣传者等。也有学者就某一角色开展了深入研究。张立彬专门研究了图书馆版权援助问题,大力倡导在高校图书馆中设立版权援助中心,积极开展版权状态调查、申请版权许可、寻找替代信息等版权清理工作,以及版权咨询和版权教育等工作[8]。刘丽敏在资源支持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主张图书馆可以开展资源导航,在提供数字资源的获取途径方面发挥核心作用,实现“联接者”(Connector) 的角色定位[9]。

馆员是图书馆各项服务职能的最终实践者,也是开展MOOCs服务的实质性主体。MOOCs环境下馆员的角色定位往往同图书馆的角色定位相重叠,且植根于图书馆的服务职能之中。其角色主要包含有:MOOCs课程制作者、MOOCs平台管理者、技术支持者、资源导航者、知识管理专家等。许征尼从图书馆与高校、科研机构、MOOCs用户之间的相对关系中分析了图书馆员扮演的角色,提出,就图书馆同高校、科研机构的关系而言,馆员可以成为“自建MOOCs平台的管理者”“MOOCs课程制作、发布的技术支持者”“MOOCs教学的场所提供者和监管者”以及负责相关版权咨询和清查工作等;就图书馆同MOOCs用户的关系而言,馆员可以担任“资源向导”“MOOCs课程使用的指导者”以及负责制作并发布有关信息素养的相关课程等[10]。马坤把图书馆员的角色分为4种类型,即“慕课资源的学习者”“慕课教学团队的重要成员”(成为“知识管理专家”“嵌入式信息素养培训师”“慕课课程的制作者”)“慕课资源的网络导航员”(成为“慕课资源采访员”“慕课资源的编目员”)以及慕课资源的推广宣传者[11]。

可见,图书馆和馆员在MOOCs建设中扮演的角色既相互重叠,又相对独立。

3.3 MOOCs服务中图书馆的主要职能及实现模式

图书馆参与MOOCs的根本方式是服务。学界对图书馆服务职能的构思比较一致,大致包含:①资源服务。一般通过两种方式予以实现:其一,按照课程设置及用户需求,采访、购置各类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为用户提供学习MOOCs的课程资料;其二,查找、搜集、整合各类网络资源,作为用户学习相关课程的补充资源。②信息素养教育服务,即通过开创文献检索类的MOOC课程、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专题讲座、将信息素养相关知识嵌入到特定课程之中等形式,增强用户信息检索、加工、整理、应用的能力。③学习活动支持服务,即采用资源导航、课程学习指南等方式,帮助用户顺利注册和学习相关MOOCs课程。④版权服务。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相关课程资料的版权使用;二是师生MOOCs原创内容的版权保护,具体包括所使用资源的版权识别与清理、与出版商协商谈判版权许可范围、可替代资源的搜索与整理、师生原创内容的版权保护等。⑤学习空间服务,即为用户提供线上虚拟空间和线下实体空间,架构师生网络与现实交互的桥梁,帮助师生实现完整的教与学活动。⑥课程支持服务,即协助教师进行文字、图片的加工处理以及课程视频的录制、修正等,帮助教师完成MOOCs课程的上下线工作。⑦平台服务,即建设服务平台,设置多种模块,集成检索、查找、借阅、下载等多种功能,整合各类数字、软件资源,提供各种教学和学习支持。⑧参考咨询服务,帮助用户收集、加工、处理各类需求信息,提供应答、回复、反馈等服务。⑨开放存取服务,即版权许可范围内的各种电子图书、数字文本、期刊文章、参考文献、技术报告、学位论文以及本校教师的相关课程资料、学生的作业信息等的开放存取。⑩宣传推广,即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宣传推广。

这些服务职能应以何种模式实现众说纷纭,有的提倡“泛在化服务”[12],有的提倡“主导式”“嵌入式”“补充式”参与模式[13],有的提倡“个性化服务”模式[14],有的提倡“图书馆+MOOC”服务模式[15]……无论哪种模式,其一般范式都是“嵌入”,即将图书馆的服务嵌入到用户中去,或嵌入到课程资源中,或嵌入到平台中,或嵌入到日常服务中,只是嵌入内容、方式、途径不同而已。例如,胡永生提出了将图书馆服务嵌入到全部课程环节中的模式[16]、刘爱琴设计了一种“嵌入式智能服务系统”[17]、韩庆峰提出了“嵌入式馆员”模式[18]。

从以往研究中可以看出:嵌入式服务模式可作为图书馆参与MOOCs服务的一般范式;立足校本、馆本实际情况是开展嵌入式服务的前提;馆员是嵌入式服务的最终践行者,因而转变馆员理念、提高馆员素质是开展嵌入式服务的重中之重。总的来说,智能化嵌入服务模式正成为一种趋势,但其中还有许多技术问题、伦理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4 研究困境的出路思考

4.1 抓住关键,深度挖掘

近期研究多集中于MOOCs环境下图书馆的角色及应对策略、信息素养等问题,而关于图书馆具体业务如图书馆资源建设、参考咨询服务、电子阅览室服务等的研究只有为数不多的成果,尚没有系统的专题讨论[19]。而且,不单研究范围“头重脚轻”,研究内容也存在重复度高的问题,如在信息资源建设、版权服务、信息素养教育等问题上,学者们给出的建议与发展路径比较雷同[20]。

因此,今后的研究应继续探索图书馆MOOCs服务的方向、内容、模式和路径,但需要深度挖掘,特别应在以下方面努力:①智能化平台建设方面,创建一个能够系统整合各类资源、为用户提供丰富而又使用便捷的学习资源的自主学习平台。②教、学、研支持方面,将图书馆的MOOCs服务切实嵌入到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科研人员研究之中。③版权服务方面,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本土实际,探索版权识别与清理、开发与保护等的方法和渠道。④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协调方面,促进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相耦合、在线学习与线下学习相补充。⑤图书馆内部、馆际之间、图书馆与其他MOOCs建设者(如MOOCs平台、课程制作商、法律机构、出版机构)之间的协同方面,创新协同机制,增强图书馆MOOCs服务效能。⑥面向校外用户的服务方面,提供文献资源供应、信息素养培训、技术支持等。⑦图书馆管理升级方面,加快图书馆在管理理念、模式、制度等方面的转型升级,适应MOOCs新环境。⑧馆员服务意识、能力建设方面,探求增强馆员服务意识、提高馆员服务素养的目标体系、评价体系、方法体系等。

4.2 契合实践,深化理论

在实践层面,目前高校图书馆参与MOOCs建设的一般做法有四种:一是宣传推广,或就MOOCs平台开展宣传推广,帮助师生了解、熟悉课程平台,或就MOOCs课程内容进行宣传推广,指导学生注册、学习感兴趣的课程;二是调查研究,即就用户对MOOCs的需求情况、图书馆开展MOOCs服务的情况等开展问卷调查、访谈等;三是创建课程,即引进MOOCs平台下的优质文献检索课或加快本校文献检索课MOOCs化;四是建设平台,将MOOCs课程资源嵌入、融合进学校主页或图书馆网站中,为用户使用资源和获取服务提供支持。可见,图书馆参与MOOCs建设的方法还比较单一、路径还比较有限,诸如版权识别与清理、智能化平台设计与优化等功能还需继续挖掘和探索。

因此,相关理论研究应当进一步与本土环境和具体情况相统一,在开展前瞻性、预见性研究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切合实际、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专门性研究。具体来说,一方面,尝试从国内外图书馆MOOCs服务的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将其理论化、系统化,进而形成科学理论;另一方面,以已有理论为指导,积极付诸实践,在MOOCs服务行动中不断调整、完善服务的思路和方法,找到适合校本、馆本的独特而有效的服务模式,进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与“行”的统一。

4.3 组建团队,协同共进

单兵作战在图书馆MOOCs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行动中普遍存在。如图书馆信息检索等相关课程的MOOC化建设方面,建设主体仍然以图书馆员或从事信息教育类的教师居多,很少有跨学科、跨专业、跨部门、跨机构、跨行业的团队合作[21]。又如,专业教师MOOCs课程的制作和运行多以教师同课程制作商、MOOCs平台之间的协作来实现,图书馆的参与度相对较小。事实上,图书馆同其他MOOCs参与主体之间合作空间还有待开发和拓展。

客观地说,单兵作战既有优势,也有较大的局限性。就理论研究而言,个体研究虽具有独立思考、主体意识强等优点,但也存在知识面窄、思维狭隘、可控资源有限等不足。就实践而言,单一部门的行动虽较灵活且易操控,但智力、财力、人力、行动力却极为有限。而协同研究恰能弥补个体研究的不足,协同行动也能增强实践行为的有效性。简言之,协同可以将知识、智力、信息、技术等各类资源聚合在一起,发挥基于但又超越于个体的协同效应。MOOCs席卷全球已5年有余,但对于我们而言仍是一个新事物,多主体协同行动、协同研究更具潜力和优势。因此,图书馆应当进一步加强馆内外合作,大力开展跨学科、跨部门、跨机构、跨行业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只有群策群力,才能提高图书馆MOOCs服务的实效,推进研究的深化。

5 结语

2018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技〔2018〕6号)的通知,强调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努力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而MOOCs的普及将极大地促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目标的实现。这一时代背景和政策环境为图书馆深化MOOCs服务的实践行动和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契机和广阔前景。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MOOCs本土化的步伐将不断加快,与之相应的是,图书馆及馆员的角色认知越来越明晰、角色定位越来越精准、服务职能越来越专业、嵌入模式越来越完善、服务方式越来越多元。这些变化既离不开图书馆MOOCs服务的理论研究,也必将促使相关研究不断深化。

猜你喜欢
馆员图书馆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图书馆
国外图书馆新馆员入职培训的特征及趋势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去图书馆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