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耀鹏
事实证明,本田脱英,比英国脱欧利索多了。2月19日,本田总裁八乡隆弘在东京记者会上宣布,为了实现“全球制造网络重组”,公司决定2021年关闭在英国的总装厂,加快电动车转型步伐。
会上,八乡隆弘没有回答记者提问,只是称,本田的决定“与英国脱欧无关”。
和脱欧是否有关
这是英国脱欧后,第一家宣布撤退的跨国整车企业。这家倒霉的本田英国工厂是位于英国南部斯文登(Swindon)工厂,拥有3500个工作岗位,是英国第四大工厂。如果该厂开足马力,其产能相当于全英10%。去年4月该厂停产3周,已经喻示了其前景黯淡。
英国商务部长克拉克同日迅速回应称:“英国是这些技术开发的领跑者之一,因此对于(本田)在此时做出这个决定感到严重失望。”
损失3500个岗位,对于英国政府来说很可惜,虽然还不至于伤筋动骨,但趋势着实不妙。日产汽车公司刚刚宣布取消在英国生产X—TrailSUV的计划,丰田、日产和本田加起来,大概占据在英国的产能一半。如果所有面向欧盟的跨国制造厂商都脚底抹油,英国与欧盟的关税谈判,还有什么意义?
这也的确不是商务部长所能解决的问题,特丽莎·梅首相刚刚在保守党发起的不信任案中涉险过关。在梅首相的主导下,英国政府完成了与欧盟的脱离谈判,协议内容多达500多页,但英国下院却吵成一团,无法就批准程序达成一致。
布鲁塞尔的态度,从挽留到“爱咋咋地”,经历了两年多,布鲁塞尔对英国内部的分歧感到厌倦。英国部分舆论正在鼓噪“再投一次”,但所有人都明白,无论“硬脱”还是“软脱”,脱欧这事儿无法回头了。
脱欧这件事,对英国与欧盟之间的工业链条和一体化市场构成毁灭性打击。本田以行动,对这一.论断做出了恰当的诠释。
在英国尚未独善其身之前,先成了欧洲的弃儿。日本政府已经反复向英国提出警告,若英国脱欧后无法提供贸易互惠政策,日本将撤出在英国的投资。而英国还在和日本软磨硬泡,希望以模糊的“延续政策”来稳住日本。
一切都是徒劳。日本早就对欧盟对日本整车施以11%关税不满,日前与欧盟签署的自贸协定中,欧盟承诺减少日本汽车关税。如果能降低到美国对日关税(2.5%)的水平上,日本在欧盟部署产能的必要性将大大降低。原因很简单,如果不考虑关税差异,在欧盟生产成本高于日本本土。
至于英国,在其主动割断关税同盟之后,其价值更趋鸡肋化。本田在斯文登的工廠,是其在欧洲惟一的整车厂。英国市场能够消化的比例,只占斯文登工厂的31%,其产能大部分都必须辐射欧洲大陆。
英国脱欧造成的直接伤害,莫过于斩断了英国制造基地和欧陆市场的一体化关系,而欧盟对英国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也遭遇同样打击。在英国生产汽车,变得更加无利可图。
本田在欧洲过得不如意
2018年,能生产25万辆的斯文登工厂,产能放空达到36%,低于盈亏平衡线。该厂以生产CIVIC(中国名:思域)为主,但去年在欧洲市场销量只有10万辆,市场份额1%,低于丰田、日产,也低于铃木和马自达。
在欧洲,人们更倾向于购买本土生产的车辆。德国销量第一的是高尔夫,法国是雷诺Clio,意大利是菲亚特,只有英国比较特殊,是福特嘉年华。而产品力一向强大的“两田”,在欧洲没有“爆款”。
英国的例外是因为英国把本土品牌卖光了。沃克斯豪尔、福特、日产、MINI、本田思域,仍属于英国“本土车”,它们在英国生产。
关税不能解释这个问题,因为本田已经在英国设厂34年了。在欧盟内部,法国人买英国车、德国车,都没有1欧元关税。为什么德国排名前十都是本土车型?
除了关税,显然还有补贴。意大利对“以旧换新”的补贴高达5000欧元,而德国则提供9年以上旧车报废换新补贴2500欧元,位居第二。法国、西班牙、荷兰……几乎所有欧盟国家,都提供了1000欧元以上的补贴。
日本在欧盟设厂,可以避开关税,但补贴没有日本车的事。因为本田没有做到80%的价值在欧盟生产,所以无法享受任何欧盟国家提供的补贴。
事实上,如果本田做到了,欧盟国家还可以对规则加码,直到把日本车剔除出去。
英国脱欧等于自我放逐
现在,英国脱欧了,本田连关税都无法规避了,还有什么理由继续留在英国?如果英国无法与欧盟和平分手(硬脱欧),那么还不如从日本向欧盟直接出售整车成本更低。
别说本田,就连土生土长的捷豹路虎,2020年都要“预赔”10亿英镑,因为欧盟对英国关闭了免税通道。作为回应,英国也关闭了欧盟零部件免税通道。一来一去,所有设在英国的总装厂都会很酸爽。本田在英国生产一定是逐渐萎缩的,之所以定在2021年撤退,恐怕在工会问题上还要谨慎从事。总之,烂摊子也得小心收拾。
分析机构此前称,脱欧使英国汽车工业每年蒙受80亿欧元的损失,但这一结论有个前提,即大家不改变产能部署。在损失板上钉钉的前景下,不溜还等着过年么。这样一来,英国的汽车工业伤口还将扩大,直到“血液”流光,就再也无所谓“损失”了。更糟糕的是,面对如此悲观的前景,英国政府几乎没有规避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