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恩泽
梨花风起正清明,又是缅怀英烈的时节。
我们看到,人们从未忘记那些奋斗牺牲的先辈英烈。清明时节,各地广泛开展缅怀先烈的活动,广大网民在互联网上赞叹英烈的丰功伟绩,诉说着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他们见证着,人民共和国在战火中诞生、在建设中成长、在改革中强大,他们是一座座永恒的历史丰碑,昭示着信仰、意念和力量,鼓舞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牢记使命、拔节成长。
祭奠是为了铭记。献一束鲜花,作一次鞠躬,历史需要追忆,需要铭记。每一次鞠躬致敬,每一次凝神注目,都是感情的寄托、信念的重温;每一次祭奠,都是心灵的净化、担当的鞭策。一个不忘历史、不忘来路的民族才有希望,一代不忘英烈精神、不忘使命担当的青年才有未来。
祭奠是为了传承。“何當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李大钊绞刑前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一个人活着应当有一个信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党的事业是永存的”,蒋筑英英年早逝的鞠躬尽瘁;“一辈子,不管在什么位置上,都要为群众着想”,杨善洲退休后20年植树造林坚守着精神家园……英烈们的奋斗和牺牲,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精神标杆,是哺育青年的精神营养。
站在新中国建立70周年的历史节点,抚今追昔,青年应当从英烈精神中汲取不断前进的动力。青年正是人生的拔节生长期,需要精神补钙,需要足够的养分。青年思维敏捷,更需要用英烈精神指引方向;青年雄姿英发,更需要用英烈精神保鲜热情。新时代的青年,尤需英烈精神的洗礼和熏陶。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变局,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有很多,更加需要精神的引领。将英烈精神融入民族血脉,我们就拥有了无坚不摧、所向披靡的前行力量;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转化为家国情怀、奋斗之举,我们在深化改革、脱贫攻坚中就多一份定力和坚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前行,每个青年都会在春天里绽放花朵、在秋天里收获硕果,都将成为国家进步、民族复兴的一块基石。
缅怀,是为了更加坚定地前行。
让我们以刚坚勇毅的时代气质,以自信自强的社会风尚,以舍我其谁的历史担当,在传承英烈精神的洗礼中坚定信仰、锤炼品格、积蓄力量,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网)
·点评·
文章最大的亮点在语言。全文句式整散结合,行文自如潇洒,文章显得很大气。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前行,每个青年都会在春天里绽放花朵、在秋天里收获硕果,都将成为国家进步、民族复兴的一块基石。”句子长短交错,很有气势;作者感情喷薄而出,充满感召力。
文章还有以下亮点:标题靓丽,观点鲜明。“梨花风起正清明”,起笔以清新的诗句点明清明的节候特征,引出话题。主体部分紧紧围绕缅怀英烈的意义选择论据进行论证,阐述祭奠英烈为的是“铭记”与“传承”,明确提出青年要在学习英烈精神中拔节成长,这样的论述过程逐层递进,注重说理,逻辑性强;辅以实例,再加上名人名言的引述,使得论据有理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此外,文章在标题、首段、段首、段尾、文末、事例分析等关键处反复强化关键词,给人以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广西钦州市第三中学 黄雪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