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小宁
第16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人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7本。呈现特点:1,综合阅读率提升,阅读人群增加;2,超半数成年人倾向数字阅读;3,四成以上成年人自认阅读量少。
一年看不到5本书,是不是戳中了你?想一想,你也可能很久没有完整地看完一本书了。的确,现在成年人的工作、生活压力比较大,常常抱怨没有时间阅读。但其实,阅读不一定要找完全闲暇的时间。在回家的地铁上、在午后的咖啡厅、在排队的间隙你都可以手拿一本书,给自己充充电。
很多人心中会有疑问,我已经完成了高考,为什么还要看书?仿佛读书只是学生时代的事情。小学的时候,老师也许会教育你“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高中的时候,老师或许会告诫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都是答案。
为什么要阅读,我们不一定要从功利的角度来看待,也许短时间内的阅读不能让你一下子全部了解浩如烟海的知识,不能帮你获得职位的晋升,不能让你快速学到赚钱的门道,甚至不能让你解决夫妻、朋友、亲人之间的矛盾。但是阅读,自有它的意义。
读书像一把钥匙,可以讓你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因为“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读《史记》,仿佛可以穿越数千年,看到风云变幻的历史长卷;读《论语》,仿佛可以和孔子坐在一起聊天;读《巴黎圣母院》,你可以得到丑与美的颠覆性认识。没有见过的古代,没有去过的地方,通过读书,你都知道了。
读书可以让你拥有选择怎样生活的权利,正像网上一个收获无数点赞的答案:我读书就是为了不遇见我不想遇到的人。看似“毒舌”,却颇有几分道理。读书,让人有了底气与资本,当面对鸡毛蒜皮、鸡零狗碎,你可以痛快地转身而去。
人均读书4.67本,恐怕并不算多。“但四成以上成年人自认阅读量少”或许也意味着,人们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知道“我读书不多”。认识到读书不多,就是翻开书本的第一步。
不得不说,读书有时是挺“痛苦”的,看着满满一页文字,哈欠就忍不住袭来,但所谓“痛则通”,这个“痛苦”的过程,其实就是重构自己的过程,你正在破茧成蝶呢。
(来源:《光明时评》)
·点评·
本文结构清晰,完全可作为考场作文的范本。第一段引述材料,点出现象。第二、三段引论,通过假设反问,引出话题“为什么读书”。第四段,反面回答疑问,第五、六、七段正面回答疑问。最后总结收篇。
本文最大的借鉴点在于“为什么”的写法。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往往强调三问拓展文本,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而在实际的写作指导中,我比较主张对这三个问题进行如下的安排:
1.是什么。着重放在文本的第二、三段,作为文章的立论部分,体现作者的思维深度与广度。正如本篇时评,用反问句引出观点。
2.为什么。这个问题的论述,我在教学中强调的是从影响与效果的角度来写。不要论前因而要论后果。正如本文的写法,论证“为什么读书”,不是探讨社会成因、行为心理对读书习惯的影响,而是从读书带来的影响与效果来论证,这样的写法,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文本不偏离主旨。否则,文本的写作就会变成论证物质社会浮躁、人心浮躁,在行文过程很容易写偏题、写离题。
3.怎么样。这个问题,我主张学生将其作为文本的提升内容,作为主题的拓深部分安排在最后两三个段落。
本篇时评的借鉴点还有一个,就是情境设置、假设对比。作者在写作时,用第二、三段的情境假设,提出质疑,使文本生动。在论述读书的作用时,通过正反假设对比回答,使文章的论证体现出辩证思维的立体与全面。在举例当中,作者能从具体的作品出发,写出读书对人的影响。这种写法,为学生的例证提供了可借鉴、可操作的途径,即情境再现。这是我在教学中一直推崇的写法——通过一定的情境再现,实现例子的生动,把人物置于一个光影背景下展开活动,使例证富有变化与生机。其次,便是假设对比。这点是一种取巧的写法,当实在想不出正反对比论证的例子时,为什么不进行同一事件的反面结果假设,以作为文章的对比论证?
结合高考作文教学的实际操作,我觉得,本篇时评,的确很有借鉴的价值。(广西灵山县灵山中学 钟金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