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研究与实践

2019-06-12 00:32许友情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心理健康

许友情

摘 要 自21世纪初以来,心理健康和社会心理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已从心理咨询扩展到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并进一步扩展到社会心理服务,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清晰的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国心理健康与社会心理学研究人员和实践者对人才队伍,工作机制和制度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目前,心理健康服务主要是为了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稳定社会,确保发展。在未来,我们应该发展成一个更全面完善的心理建设和整体布局。在现如今的社会心理服务背景下,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应该加强自身的能力培养和素质建设工作去适应社会需求,切实把握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理论体系,为人际关系和社会稳定、和谐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 心理健康 社会服务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强调“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培养自尊心,养成积极阳光的社会心态”并对心理学研究和心理学家提出了具体要求,指导其工作方向。此外,10部委和22部委颁布的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的相关建议指出,加强精神卫生服务,开展社会心理咨询是保障和增进人民身心健康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和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和意义,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自觉履行促进群众心理健康的责任,加强体制机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积极贡献。

1加强自身心理健康,营造健康社会氛围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改善心理咨询和社会心理健康,要求自我和谐,促进人文关怀和心理咨询服务,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成功,培养自尊心,理性和平,养成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就是开展日常性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实施心理危机干预,提高其承受挫折适应环境能力和处理危机能力,防范和降低社会风险。

提高心理素质,必须掌握相应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系统地心理学知识及健康保健知识等方面。它有助于理解人们的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适方式方法,提高自我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积极参加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和相关心理学知识讲座,多阅读此类书籍和文献,要规范身心健康。同时,培养自己的心理素质离不开健康的社会心理环境和文化氛围的熏陶,多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和学术活动,多和身边的人交流合作,把积极情绪带给身边人,能理解、爱护、帮助他人,有同理心,增强责任感,培养独立自主、乐观进取的精神。保持开放的心态,良好的态度,营造健康和令人舒适的氛围。对环境的放松信任,有助于加深自我意识,充分发展个性,提高适应能力,逐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2促进心理健康相关的研究和实践

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提议要增加专业人才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以帮助专业人员实现自我增长和能力提升。鼓励有心理学背景的热心公共心理健康服务的组织及个人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学习和传播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因此,我们可以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实践教学,加强心理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教学,将心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促进学生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的全面提高。热心地在校内外担任心理健康和咨询志愿者,并为社区居民和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同时,发挥心理健康相关协会,社团和其他协会的作用,加强心理健康学术交流,培训,科研等,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应被视为学生教育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心理素质应作为衡量其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

着重做好心理健康有关的基础研究工作,开展创新性的地方本土性的心理健康基础知识理论的研究和探索。重点关注危害人们健康的关键人群和重点精神疾病的心理行为,并对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进行综合研究。对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早期识别和干预研究,促进心理干预技术和方法的应用,加强与精神卫生服务相关的法律和政策等软科学研究,为制定和實施政策法规提供科学依据。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内外先进成功的经验和技术。

3创新心理健康教育载体,构建服务体系

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逐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信息化,构建与时俱进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新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开放式在线课程是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它有助于改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减少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提高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和载体,充分渗透、利用互联网和移动客户等新媒体,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传播健康知识和技巧。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准确性和有效性,构建权威健康的科学平台。例如,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图书馆等提供沟通渠道,用自己的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网络平台推送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心理调适技巧和方法,倡导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心理健康工作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结合“世界精神卫生日”“525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等开展与心理健康相关的主题活动等,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科学,普及人们喜闻乐见的健康知识,提升大众的健康素养水平。

4加强各机构合作,共筑身心健康

全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组织实验室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发研究,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基地;定期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问题,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基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工作技能培训,结合一线工作的实际需要,形成科学的知识输出,转化为研究和实践创新工作体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室科技资源的公开共享,研究制定实验室和中小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科技资源的开放性共享管理,整合和完善实验室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着力解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学依托和技术资源的问题。大力推动“实验室—中小学合作体”的协同创新。以技术创新,知识输出和人员培训为纽带,开放资源共享,作为加强科研机构,实验室平台,高等院校和中小学校合作机制的手段,构建协同创新的制度机制和工作模式,促进我国中小学心理卫生工作的技术创新和科学升级。

为了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卫生需求,加強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可以定期开展“校医合作”,加强交流学习、资源互补,协同开展高校医院医教结合的相关课题研究。学校与医院共享学习资源,积极参加医院为我校师生提供的心理咨询培训等服务。另外,图书馆拥有丰富的心理健康、生理健康、个人规划、青春励志等文献和资料,它为各类读者提供了多种选择,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加强图书阅读治疗的实验研究。

在日益复杂的社会发展大趋势下,国家更加重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人口需求的增长,对社会心理服务的需求也变得更加迫切和多样化。每个人都必须树立“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的观念,并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建立阳光积极的态度,学会调整情绪困扰和心理压力,积极帮助自己摆脱压力与不良情绪。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和心理社会服务是提高人们心理健康和幸福感,促进人际和谐与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它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中华民族长期稳定和长治久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础工作的源泉。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在现今社会心理服务背景下,切实把握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提升大众的健康素养水平,有必要专注于这一伟大事业并为实现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奋斗,把为国家服务,造福人民当做自己的人生信仰。

参考文献

[1] 辛自强.社会治理中的心理学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2018,26(01):1-13.

[2] 陈雪峰.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03).

[3]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 傅小兰.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J].人民论坛,2017(11): 124.

[5] 国家卫计委等.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卫疾控发[2016]77号文件)[Z].2016.

[6] 辛自强.心理建设:社区治理新方向[J].人民论坛,2016(27):68-69.

[7] 俞国良,侯瑞鹤.论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及其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5,36(08):125-132.

[8] 任学锋,赵雯.健康教育相关信息生成与发布规范和信息质量评估工具开发的探讨[J].中国健康教育,2014,30(06):566-568.

猜你喜欢
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心理健康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初具规模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