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三要素模式 用叙事学理论分析《林黛玉进贾府》

2019-06-12 05:10刘洪婷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11期
关键词:林黛玉进贾府叙事视角叙事结构

刘洪婷

【摘 要】本文试图从文本解读策略上突破小说教学“人物、情节、环境”的三要素模式,尝试用叙事学理论解读高中小说教学经典节选《林黛玉进贾府》。主要从叙事视角、叙事节奏、叙事结构三个方面解读,以期让师生了解除“三要素”外,小说还有不同的解读策略,这些解读策略的运用更能体现不同小说的不同特点。

【关键词】叙事学;叙事视角;叙事节奏;叙事结构

【中图分类号】G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1-0001-02

一、突破小说教学“三要素模式”的必要性

一直以来,大部分中学语文教师进行小说阅读教学基本局限于三要素,《祝福》如是教,《老人与海》也如是教。这主要是基于多年的教学传统与传统的小说定义(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因此,在高中课堂中,一线教师常常把教学重点放在人物形象分析上和对作品主题的揭示上。久而久之,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都不知道小说除了分析三要素以外,还能分析什么,还能教给学生什么。

“小说三要素分析法”固然有授课思路清晰的优点,但是篇篇如此分析,是不是只看到了小说的共性而忽略了每篇小说的个性差异呢?而小说的魅力往往在于其与众不同的叙述差异上,因次,在文艺理论界衍生出社会历史批评法、结构分析法、精神分析法、原型研究法等多种文本解读的策略,这个文本解读的世界异常丰富,更能体现不同小说的不同艺术魅力,有异常丰硕的成果等待我们去了解,因此本文试图从文本解读策略上突破三要素模式,尝试用叙事学理论解读高中经典小说节选片段《林黛玉进贾府》。

二、试用叙事学理论分析《林黛玉进贾府》

福斯特在他的《小说面面观》中给小说下定义说:“小说是用散文写成的具有某种长度的虚构的故事。”由于叙述是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所以小说的本质特征应是“叙述”与“虚构”,既然小说的内容是虚构的,那只有它叙述过程中的语言才是真实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小说的叙事话语,即叙述者、叙述视角、叙述时间、叙述节奏才是小说的“真实内容”。而小说要“虚构”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创作者要借小說中的叙述者表达某种意义或主题,所以我们在阅读品味小说的过程中就不能只看“内容”,而应更多地关注“叙述”。

实际上,在教学解读中,一开始学生是清楚地知道小说是虚构的特点的,但在实际解读的过程中,学生又习惯性的陷入小说的故事情节之中。传统的三要素分析固然有授课层次清晰的优点,但是如果每篇小说都是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我们又如何能去欣赏每篇小说凭借其不同的虚构方式所成就的独特的审美价值呢?因此,自己先试着跳出小说的故事层面,跳出三要素分析,用叙事学的部分理论分析一下《林黛玉进贾府》一课。

1.《林黛玉进贾府》叙事视角的选择。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主要采用主观型的全聚焦叙事模式,这种叙事视角全知全能,叙述者是曹雪芹苦心孤诣创造出来的一位虚拟人物,知道整个故事的缘由,无论这位叙事者是直接出面,还是暂时隐身把叙述的权利交给其他人,都是为了营造出‘真事隐去,贾雨村言的故事氛围。第二回主要采用客观型全聚焦叙述模式,借冷子兴、贾雨村之口来介绍贾府的地位和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一衣带水,祸福相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而作为第三回的《林黛玉进贾府》(原名为“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则采用第三人称限制视角,作者让叙述不再全知全能,而是借林黛玉的眼睛深入贾府内部。在教学时我们可以给学生分组布置3个任务:1-3组学生试着从全知全能的视角去写一写林黛玉进贾府的一个片段,自己安排如何介绍贾府的摆设、建筑、园林、众多人物并从中凸显贾府的特点。5-6组同学从贾宝玉或视角介绍贾府。7-8组同学从刘姥姥的视角描写贾府。选择全知全能视角的同学一会儿顺序就写乱了;选择刘姥姥视角的两个组,写的挺搞笑,但同学们大笑之余又觉得把《红楼梦》的韵味给写没了。经过三组不同视角的叙写,同学们发现:一会儿写建筑,一会儿写人物就很困难,众多的人物更会令人手忙脚乱。而同为限制视角,选择贾宝玉的视角叙述会让读者缺少对贾府的新鲜感;选择刘姥姥的视角,新鲜虽新鲜,但刘姥姥又没有见过什么世面。通过比较,估计学生很快就会感受到作者所选择的第三人称限制视角,借林黛玉的眼睛来描写贾府才是最佳视角,也是作者的匠心所在。

首先,林黛玉的身份是初入贾府的外人,这一“初”字很重要,因为“读者”也是初进贾府,读者和黛玉处于同一原点,对贾府有着相同的陌生感,也同样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感,都想一探究竟,这些共同的经验一下子就沟通了读者与人物,黛玉的眼睛就成了读者的眼睛,读者通过黛玉的慧眼去了解贾府及众多人物就显得真切自然、順理成章了。再说她是贾母的外孙女,是贾母最为心疼的几个人儿之一,黛玉的身份决定她将与贾府的闺阁女子同住一处(贾府、大观园等),这便于读者对贾府上上、里里外外作全面透彻的了解,从这一点上来说,黛玉又不同于贾雨村、刘姥姥等寻常的客人,她在贾府有更大的自由,有更深入的体味空间,介绍贾府的环境也最为方便。

其次,从人物的性格来看,借黛玉的眼睛来描写贾府也是上上之选。黛玉自幼尝听得母亲说过,她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因此初入贾府就“步步留心,时时在意,惟恐被人耻笑了去”的性格也非常适合细致、全面地介绍贾府。因此在这一回里黛玉话不多,但眼睛观察和心理活动不少,通过她的行踪,读者了解到贾府的主要建筑特点;通过会见众人,了解到贾府的主要人物关系;通过老太太传晚饭,读者了解到贾府的诸多饮食讲究、礼仪规范和森严的等级壁垒。人物的特点经黛玉的一双慧眼也刻画得惟妙惟肖,对王熙凤“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与众个别;对“三春”一个温柔沉默,一个顾盼神飞,一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各不相同的气质;对宝玉的似曾相识、不合于世,她都能够敏锐地捕捉到。黛玉细心敏感的性格是作者采用第三人称限制视角的最大基础。

猜你喜欢
林黛玉进贾府叙事视角叙事结构
新闻写作的叙事视角探讨
以微电影《调音师》为例谈中国微电影在叙事上的改进
影像圆融:小议多元叙事视角的选择性后置
浅谈《林黛玉进贾府》中人物出场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