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涵一 袁家林
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正在逐渐地被应用到教育行业中去,推动了教与学的双重改革。不断创新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改变了教学理论、师生关系、学习空界、教学方式等等,在教学中发挥着其巨大的影响力。
中等职业院校的数学课在职业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习数学可以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考方式去认识世界,解决问题。因此,如何更有效地通过信息化技术,结合中职学校数学教学特点,利用现有各种教学资源,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学生形成数学意识、发展数学能力,值得深入探讨。
2.1 教师信息化教学意识淡薄
教师信息化教学意识淡薄是制约数学信息化教学改革的主要因素。在日常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以讲授式为主,部分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接触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只有少数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进行了实践研究。有些教师认为信息化教学就是“课件教学”,而真正的信息化教学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而这种改变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精力掌握信息技术,以及开发、整合信息化教学资源,这对任何一个教师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
2.2 缺少数学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方案
虽然很多院校都搭建了信息化平台,但主要进行的是专业课程建设,而基础课程相对薄弱。即便是一些示范校,数学信息化教学的案例也是凤毛麟角。这是因为数学本身特点,数学是抽象性较强的课程,不像专业课实践性强,要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地呈现出来本身就有很大的难度。并且数学与专业结合还存在难度,不同专业所需的数学知识也是不同的,所以特色实例的资源挖掘是非常有难度的。
2.3 学生没有自主利用信息化学习的习惯
学生自主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学习,是信息化教学能够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但事实上却并不尽如人意。中职院校有很多学生,从小学到初中的数学基础是比较差的,他们对学习数学很厌烦,没有学习动力,再加上缺乏信息技术素养,所以学生更加不想尝试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理念的信息化学习。所以要正确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体验成功,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利用信息化学习的习惯。
信息化教学是一种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基于资源、基于合作、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因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使学习者在意义丰富的情境中主动建构知识。通过对多种信息化教学实践模式的研究,可以总结出以下几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3.1 适当的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很容易走到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的歧途。首先要明确,信息化教学不是简单问题复杂化,信息化教学是要解决运用传统教学手段很难攻克的教学重点难点。针对教学重点难点,运用信息教学手段将复杂的理论直观地展示出来,能够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提高教学效率。而且,使用教学信息化并不等同于放弃传统教学,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可以运用传统加信息化的混合式模式,注重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多利用信息化技术,简化理论推导,重点发展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开放性的学习环境
信息化教学的开放性学习环境一是指学习资源,二是指参与者的沟通方式,现代信息技术为开放性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实现条件。首先,开放的信息化学习资源是信息化教学中的要素之一,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通过整合制作各种资源得以实现。在学习过程中,参与者沟通方式的开放性,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沟通平台支持学生的学习,这种发放性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实现基础。
3.3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
在信息化教学中,学习者的自主性具有主导作用,因此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监控和评价,帮助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这种教学理念契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的精神。
3.4 以情境为切入点
信息化教学设计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这需要一定情境的支持,教学设计应以情境为中心展开。教学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营造学习情境,教学中可以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或“合作学习”等方式开展,由于教学内容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因关联,在相关的有具体意义的情境中教授学习技能时,利于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后,加深理解学习内容的内涵。通过情境,学生将数学理论贯彻到问题的提出、分析、讨论、归纳的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
3.5 优化信息化教学的过程
信息化教学的过程基本上可以分为教学目标分析、教学任务设计、信息资源查找、教学过程、学生作品设计、评价设计、实施方案、评价修改8个步骤。优化信息化教学的过程是在此流程的基础上跳过某些步骤或重新排序,优化的原则是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情来确定,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优化信息化教学的过程,首先要分析确定教学目标,从而确定适合的教学方法或策略。在信息化教学中比较注重情境教学,需要教师设计真实任务和针对性强的问题。之后根据学情,確定资源的获取方式(完全学生自主收集还是教师实习提供一部分资料),学生作品要通过不断的评价进行修改,评价本事也是学习的一个过程,评价与修改贯穿始终,作用于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各个环节,保证整个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开放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4.1 中职数学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
为了检验信息化教学在中职数学课上的教学效果,选取了同一个专业的两个班,分别进行传统教学和信息化教学,这两个班的学生在入学语文测试(表达能力)、计算机测试(信息化能力)和数学测试(数学能力)具有同质性,在教学后进行比对。
实验学期的教学内容重点是解不等式和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这部分代数知识比较抽象,适合通过实际案例引入,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加深理解。而传统教学仅有教师直接演示,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因此,考虑在上述基本课程环节上,结合本课程特点,对中职数学课的信息化教学进行优化设计,确定采用“小组探究”模式,主要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来完成教学。具体教学环节包括:创建情境-引入问题-小组探究-汇报交流-教师讲授-练习拓展-总结评价。“小组探究”模式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探究,自主发现规律,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
4.2 信息化教学的满意度评价
对学生进行学习情况满意度调查,收集采用五级量表( 1分为非常不满意; 2分为不满意; 3分为一般; 4分为满意; 5分为非常满意)。调查结果为,传统教学1分-5分的得分比率分别为:12.36%,32.98%,32.44%,14.21%,8.01%;信息化教学1分-5分的得分比率分别为:7.23%,12.67%,15.99%,38.77%,25.34%。通过结果对比可知,信息化教学较传统教学,学生对学习情况满意度有明显优势。
4.3 信息化教学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进一步调查信息化教学相对传统教学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在学习动机方面测量求知进取、个人成就和害怕失败三个维度的前后测t检验值进行分析。
从表1的差异分析可以看出信息化教学相较传统教学在培养学生学动机的三个维度(求知进取、个人成就、害怕失败)上,体现了显著的差异,可见新的教学模式对提升学习者学习动机有很好的效果。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信息化教学相较传统教学学生的满意度更高,學习动机更强,最终的测试成绩分数也有显著提升。
5.1 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水平
如果要全面推进信息化课程的建设,需要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培训,出来掌握信息化课程平台的使用外,作为数学教师还要掌握思维导图、excel、几何画板、matlab等软件,此外为了增加课程的趣味性还要掌握设计动画游戏(拼图游戏、选择类的游戏),最大限度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
5.2 注重结合实际结合专业开发教学情境
中职学生大部分数学基础较差,因此很容易出现厌学的心理,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短片视频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所学的数学基本均为应试教育,学生挫败感比较强,但是进入中职学习后数学是更多强调应用以及为专业服务,因此中职的数学学习与以往的学习有很大不同,相较以往的应试教育,中职数学教学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兴趣。而信息环境下,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的融合对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重要的积极影响。
5.3 利于信息化手段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信息化教学的一个特点就是开放性,在开放的环境下学生通过合作自主探究学习,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并且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促进学生的交流,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能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潜移默化的也培养了学生的基础素质。
5.4 运用信息化手段改革评价体系
不同于传统教学的终结性考核,信息化教学要考察的是学生全过程的参与度与学习效果,并且信息化手段也为过程性考核提供了解决方案。对于参与度可以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实现,对于学习效果学习平台会自动统计课前自测、课上练习和课后拓展练习的分数。通过过程性评价,不仅有助于教师及时做出教学反馈,而且还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渐改变着中职数学教学的教学方式,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得教学过程转变为自主、交互、探究、体验式学习。这样的转变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加提升了教学效果,从而渐渐获得学生的认可。然而,相对传统的教学,要想把信息化教学完全融入中职数学的教学中,这仍旧是一个挑战,需要教师们艰苦的付出,这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作者单位:首钢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