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逆势增长,前11个月产销量双双超过百万辆,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的一大亮点。本版特梳理、遴选出2018年汽车行业年度事件,涉及新能源整车、零部件、配套基础设施等全产业链,以记录行业发展历程,洞悉产业发展趋势。
1 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百万辆
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国内汽车市场急转直下,并于7月份首次出现产销下降情况,截至2018年11月末已经连续5个月销量呈现负增长。但是新能源汽车的增长却逆势而上,2018年前11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均突破百万辆。从产销数据看,分别完成105.4万辆和10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3.6%和68%。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0.7万辆和79.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0.3%和55.7%。
2 “双积分”交易正式启动
2018年7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公告(工业和信息化部 商务部 海关总署 市场监管总局公告 2018年 第34号),公布2017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核算情况。 按照《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的规定,自即日起,企业可通过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平台开展平均燃料消耗量積分转/受让、新能源汽车积分交易、提交平均燃料消耗量负积分抵偿报告等工作。
3 《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发布
2018年12月1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简称《规定》),自2019年1月10日起施行。《规定》指出,国家将严格控制新增传统燃油汽车产能,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健康有序发展,着力构建智能汽车创新发展体系。在投资准入方面,新建中外合资轿车生产企业项目、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含现有汽车企业跨类生产纯电动乘用车)项目及其余由省级政府核准的汽车投资项目均不再实行核准管理,调整为备案管理。
4 准入管理新规允许“代工生产”
2018年11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明确指出鼓励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之间开展研发和产能合作,允许符合规定条件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委托加工生产,鼓励道路机动车辆研发设计企业与生产企业合作,允许符合规定条件的研发设计企业借用生产企业的生产能力申请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新规将于2019年6月1日起施行。
5 2018年补贴退坡力度逐渐加大
2018年2月12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指出,从2018年2月12日起实施,2018年2月12日至2018年6月11日为财政补贴过渡期。过渡期期间上牌的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客车按照规定标准的0.7倍补贴,新能源货车和专用车按0.4倍补贴,燃料电池汽车补贴标准不变,推动国内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更加重视技术积累与提升。
6 取消汽车股比限制时间表公布
2018年4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消息显示,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亟需我们在重大开放问题上取得突破。在汽车行业,我国将分类型实行过渡期开放,2018年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通过5年过渡期,汽车行业将全部取消限制。
7 七部委联合推进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
2018年1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环境保护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自2018年8月1日起实施;并对生产、使用、利用、贮存及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废旧动力蓄电池提出回收处理办法,明确汽车生产企业应承担动力蓄电池设计、生产及回收责任,通过编码溯源实现对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并鼓励企业开展综合利用与合作。
8 四部门颁布行动计划 提升充电保障能力
2018年11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发布了《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能力行动计划》,力争用3年时间大幅提升充电技术水平,提高充电设施产品质量,加快完善充电标准体系,全面优化充电设施布局,显著增强充电网络互联互通能力,快速升级充电运营服务品质,进一步优化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环境和产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