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华
江山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江山市南部山区,是钱塘江源头之一,总面积6990公顷,其中核心区2979.32公顷,缓冲区765.22公顷,实验区3245.46公顷。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珍稀物种众多,是浙江省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之一,也是中国武夷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有仙霞岭区域周边保存最完整、最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1000多公顷,森林覆盖率98%;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豹、云豹、黑麂、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19种,是全国皖浙和遂昌2个黑麂分布中心的中间走廊;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伯乐树、南方红豆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10种,中国大陆新记录1种,华东新记录1种。伯乐树种群数量200余株,是浙江省分布最大、全国分布北缘最大种群之一。
规范管理 打造“数字保护区”
与时俱进,初步实现信息数字化。科学化、标准化、数字化是自然保护区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自成立之初就高度重视数字化建设,专门编制了“数字保护区”建设整体方案,拟逐步建设保护区无线系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天眼”视频监控系统、实验区旅游系统、对外发布系统、应急管控系统、数据存管系统、信息中间件转换系统、大数据分析系统等信息处理平台,并将空气质量监测、水文气象监测、野外红外相机监测、伯乐树等特色物种定位展示、GPS定位巡护、无人机巡护等功能融入整合,全力打造信息数字化、管理智能化的“数字保护区”。目前,已完成“天眼”视频监控系统一、二期工程建设,在保护区内的关键卡点布设了35个监控摄像头,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监控网络,并在5个制高点分别设立热成像仪,对3—5公里范围内高温火源进行红外监测报警。同时,气象监测站、负氧离子监测站、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存管系统也已基本建设完成,初步实现了信息数字化。保护区管理局也将继续坚持科技引领,实施“机器换人”战略,加大无人机等现代化、智能化产品的应用,争取早日实现智能化管理。
勘界立标,严格落实界线矢量化。联合省环境监测中心开展保护区界线矢量化工作,以保护区建立批复文件、总体规划为依据,综合基础地理信息、卫星遥感影像等,在实地核查的基础上,明确保护区外围界线、各功能区界线范围;绘制保护区界线和功能区界线矢量图,形成电子图件与实地分布相一致、较为精准的界线范围图;编制保护区界碑界桩表,制定保护区界碑界桩布点方案,形成一整套矢量化成果。界线矢量化工作完成后,保护区管理局即时实施了制碑立标工程,在保护区的55个关键点位分别设立界碑、界桩或标牌106块,并通过GPS定位确保每个点位情况都能“看得见、寻得着”,使保护区界线范围更加明晰,便于后期管理和维护。
源头管控,全面加强管理规范化。在进入保护区的边界点周村安民关和双溪口深坑建设两个管理站,设立哨卡,每个管理站配备了3名以上的哨卡管理员,全面控制从陆路进入的外来人员活动,并在东坑口和龙井坑设立两个管理点,对从水路进入保护区的外来人员设卡检查,从而实现进入保护区陆路、水路的全方位源头管控。此外,保护区内还配有9名专职巡护员进行网格化巡护,在主要路口及人为活动较多区域设置10个卡通警察进行常态化森林防火宣传和语音预警,在防火关键区域布设了60个3吨容量的防火水桶,形成了一张严密的生态安全管控网络。
多措并举 增高科研监测水平
扩面调查,挖掘提升保护价值。江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自2015年保护区创建以来,市财政已累计投入创建专项资金1000多万元。2018年安排专项资金启动保护区新一轮综合科学考察,新增大型真菌、苔藓类资源调查项目,全面加强区内兽类、鸟类、鱼类、两栖爬行类、昆虫类、植物植被等各类资源深度调查,重点开展黑麂和伯乐树两大种群专项调查,针对云豹、黑熊等珍稀物种开展扩面调查,进一步摸清家底,挖掘提升保护价值。购置红外相机170台,在保护区内进行公里网格布设和重点区域布设,通过2轮自主布设回收后,首次拍摄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黄腹角雉。
借智借力,重点推进科研项目。召开“洪德元院士团队指导仙霞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创建工作座谈会”,并邀请相关国家级评审专家赴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实地调研考察,为保护区下一步的科研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与浙江省林科院合作开展了区内主要保护对象伯乐树人工扩繁与种群复壮技术研究,目前已完成伯乐树苗扦插与嫁接实验及相关研究,并成功繁育实生苗200多株。同时,还与浙江大学合作開展了1公顷生物多样性样地监测建设工作,通过1公顷植物样地建设以及配套开展的土壤性质调查和鸟类兽类调查等手段,深化保护区生态学研究,为今后更好地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支撑。
锤炼队伍,努力提升自主科研能力。为切实提升干部队伍素质,深耕“阳光大气、合作包容、爱岗敬业、积极有为”的保护区团队文化,坚持“每周三会”,即“每周一会、每周一学、每周一讲”三会合一,于每周一定期召开。与中科院、省林科院、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的合作交流,采取集中培训、主动融入上级科研项目、邀请专家指导授课等多种形式,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着力打造一支专业技术团队。一方面通过紧缺专业招聘方式,另一方面从2018年开始每年通过定向委培方式委托浙江农林大学培养1名林学专业学生,为建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提供丰富的智力支撑。
搭建平台 切实发挥宣教功能
保护区管理局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提出“保护、科研、共享”的发展理念,以资源保护为核心,以科研监测、宣传教育为抓手,持续加强保护区管护、科研工作,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结合红色文化打造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在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上创新载体,2018年底,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被评为第八批浙江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多渠道拓宽保护区宣传覆盖面。开展每周一期的“仙霞岭之最”微信推送系列宣传活动,通过微信公众号对保护区的动物、植物、自然人文等进行科普宣传,已推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黑麂、黄腹角雉、伯乐树”等12篇。通过举办“多彩仙霞岭”自然保护区摄影大赛,与江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江山市新闻中心等部门共同发文开展摄影征集活动,同时邀请省、市摄影专家参加“仙霞岭秋景”“穿越仙霞岭”等主题摄影活动,筛选出一批优质的秋景照片,制作“仙霞岭秋景”微信专版一期。发起保护区知识竞赛活动,通过“今日江山”“江山信息网”等线上线下媒体专版宣传保护区概况及法律法规,并同步开展答题,共有浙江、北京、天津、山东、江苏等全国各地近万人参与答题。
全方位谋划科普宣传新载体。保护区管理局以可持续发展为切入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江山市区建设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科普馆,组织中小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参观交流,作为发挥科普宣传主阵地;在保护区内建设千米生态科普长廊,依托原有生态环境设立宣传橱窗,建设科教游步道,充分展现区内的生态风貌、人文历史和珍稀动植物资源;谋划开展保护区书画展、摄影展、自然笔记、科普进校园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建立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志愿者协会,引导广大民众自觉投身生态保护,协助保护区开展巡护暗访、宣传教育、社区共建等活动,共同推进保护区管理和可持续发展;谋划“世外仙霞”生态旅游及研学教育基地项目,打造集科研监测、科普教育、旅游接待、会议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生态服务综合体。
生态建设,久久为功。下一步,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将全面加强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科学监测和宣教活动,适度开展资源利用,切实提高保护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浙西地区、金衢盆地打造一道绿色生态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