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慧娟等
摘 要:为研究AA+肉种鸡种蛋在长期存蛋的情况下,利用短时孵化操作规程看其对孵化成绩的影响。本研究选取36周龄父母代AA种鸡种蛋7560枚(45串),为同一批次种蛋,每组2520枚(15串)种蛋,分为3组。储存时间分别为第Ⅰ组3~4d;第Ⅱ组12~14d(进行短时孵化操作);第Ⅲ组12~14d,其他储存条件相同。孵化后对其捡雏时间、受精率、死胎率、毛蛋率、残死率、受精蛋孵化率、受精蛋A雏率、受精蛋健雏率(包括AB雏)等孵化指标进行两两分析,结果显示:①第Ⅰ、Ⅲ组比较可以看出,第Ⅲ在保存时间上的处理结果明显差于第Ⅰ组,即存放时间为12~14d种蛋的孵化结果明显差于存放时间3~4d的种蛋,具体表现为存放时间长的种蛋,捡雏时间长4h、死胎率升高1.9%、毛蛋率略高、残死率一致、受精蛋孵化率低3.7%、受精蛋A雏率低4.3%、受精率蛋健雏率低2.3%;②第Ⅱ、Ⅲ组比较可以看出,第Ⅱ組检雏时间短1h、死胎率低于第Ⅲ组1.9%、毛蛋率略低、残死率略高、受精蛋孵化率高于第Ⅲ组3%、受精蛋A雏率高于第Ⅲ组 2.8%、受精率蛋健雏率高于第Ⅲ组2.4%;③第Ⅰ、Ⅱ组比较可以看出,第Ⅱ组捡雏时间长3h、受精蛋孵化率低于第Ⅰ组0.7%、受精蛋A雏率低于第Ⅰ组1.5%、受精率蛋健雏率高于第Ⅰ组0.1%、毛蛋率略低于第Ⅰ组,残死率略高于第Ⅰ组、死胎率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对储存时间超过10d以上的种蛋进行短时孵化操作,可有效的保持种蛋的孵化成绩,对孵化场技术管理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长期存蛋;短时孵化;孵化率
1 前言
孵化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孵化场的经济效益,关系到一个孵化场的生死存亡。孵化过程中影响种蛋孵化指标的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种蛋储存时间就是影响孵化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在实际生产中,一方面,种鸡产蛋之后,种蛋首先在种鸡场中被储存起来,然后被转运到孵化场上孵;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环境及规模化“全进全出”的生物安全要求下,孵化场往往需要贮存超过7d以上的种蛋。因此针对上述长期存蛋的情况,本研究通过种蛋在不同储存时间内,对长期储存的种蛋进行短时孵化操作,确定其对种蛋孵化指标的影响,为孵化场长期存蛋情况下有效的保持胚胎活力,最终取得良好的孵化效果,为孵化场的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2.1 种蛋 试验用36周龄AA+父母代种鸡种蛋7560枚,由吉林省勃利县大兴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均为同一批种蛋,储存方式相同,具体为在蛋库中保存的温度是16~20℃,相对湿度是55%~75%。
2.2 孵化设备及条件 试验用的设备是由青岛兴仪电子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EI系列巷道式孵化机,采用3d/4d(一周两次)的上孵法,保障试验蛋在同一台机器内进行。孵化过程中运用恒温孵化法:0~18d温度37.93℃,相对湿度50%,每小时翻蛋1次;18d 8h进行照蛋,照蛋厅温度21℃;落盘后进入出雏器,出雏温度36.5~36℃,相对湿度51%~65%。
2.3 试验设计 试验将7560枚种蛋,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68枚种蛋,分别进行如下处理:第Ⅰ组,储存3~4d(正常存放)后,常规上孵;第Ⅱ组,储存12~14d,期间进行短时孵化操作处理,然后上孵;第Ⅲ组,储存12~14d(不处理)后,常规上孵。
其中,短时孵化操作过程如下:①种蛋预计存储时间超过10d,种蛋入库后,将种蛋上到孵化蛋车,每小时翻蛋一次;②种蛋存储到第5天,将种蛋推入到已经消毒完毕的孵化机,孵化温度设为90℉(32℃),湿度设为70%,风门设为0,风扇频率设为100,当空气温度达到90℉后,维持此温度1h,蛋表温度达到90℉;③空气温度设定为75℉,风门设定100,风扇频率设为100种蛋蛋表温度尽快降到75℉,当温度降到75℉时,将种蛋推到蛋库储存;④种蛋储存到第10天,重复上述短期孵化过程。
注意:巷道机可选择一个空机器,根据上述温度及湿度要求进行短期孵化。
2.4 测定指标 捡雏时间:从种蛋开始上孵至种蛋破壳成为雏鸡过程中孵化所需的时间。
受精率:(上孵蛋-无精蛋)÷上孵蛋×100%;
死胎率:死胎÷上孵蛋×100%;
毛蛋率:毛蛋÷落盘蛋×100%;
残死率:残死雏÷上孵蛋×100%;
受精蛋孵化率:出雏数÷受精蛋×100%;
受精蛋A雏率:A雏÷受精蛋×100%;
受精蛋健雏率(包括AB雏):(A雏+B雏)÷受精蛋×100%。
雏鸡分级标准有以下三个:
A雏标准:①体重:雏鸡体重与种鸡日龄蛋重比例相符;②均匀度:体型大小均匀、整齐,体重差异在上下10%以内;③外观:精神状态良好,叫声清脆,活泼,体形正常,行走自如;④脐部:出雏比较晚,腹部收缩轻微不良;脐部收缩良好,可带有少量黄毛、小段干枯的尿囊柄(弱雏;⑤跗部:大小适中、活动自如、有力、色泽光润;⑥腹部:柔软、羽毛丰满,卵黄吸收良好;⑦水分:绒毛润泽,喙爪、腿部丰满光润,腹部柔软,重量适中。
B雏标准:①脐部红肿或发青发绿的;②比米粒小的黑脐、丁脐等;③腹部黄毛较大,收缩良好;④腹部较大,站立不稳,但可前行两步;⑤腹部羽毛稍短,绒毛连接,绒毛被粪便污染,但其状况良好;⑥体重略小(35g以下、小鸡除外),但不严重脱水。
残死雏标准:①杂毛、缺毛,绒毛粘着或稀缺不全的;②有轻微淤血、外伤的;③比米粒大、比绿豆小的黑脐、丁脐等;④腹部收缩不良的,站立不稳的;⑤严重脱水:体轻,手抓感觉不柔软,爪子干细或干瘪、无光泽,喙干燥无光泽,腿干细等;⑥瞎眼,交叉喙、无翼、瘸腿、腿部弯曲、僵直、多腿、少腿、少趾、无趾、其他畸形的;⑦歪脖、仰脖、劈叉等有神经症状的;⑧腹水、膨大、鼓气、发硬、淤血、出血、发紫、发青、肠管拖地等;⑨糊肛、脱肛、红肿、淤血、出血等;⑩瘫痪或死雏及不符合A、B雏标准以外的。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利用Excel软件进行初步整理,表中数据以“平均数”表示。
3 试验结果
3.1 不同储存时间下,孵化结果差异 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第Ⅰ组较于第Ⅲ组,孵化成绩明显好于后者,即存放时间为12~14d种蛋的孵化结果明显差于正常存放时间(3~4d)的种蛋。具体表现为:
3.1.1 相比第Ⅰ组,第Ⅲ组存放时间长的种蛋,其死胎率升高1.9%,毛蛋率略高,残死率一致,检雏时间长4h(孵化所需时间长),見图1。
3.1.2 第Ⅲ组存放时间长的种蛋,其受精率较第Ⅰ组低1.9%,受精蛋孵化率低3.7%,受精蛋A雏率低4.3%,受精率蛋健雏率低2.3%,见图2。
3.2 长期存放下,短期孵化试验与未试验差异
由表1可以看出,第Ⅱ组短期孵化较第Ⅲ组未处理组孵化成绩的差异较明显,具体表现:
3.2.1 第Ⅱ组试验种蛋,死胎率低于第Ⅲ组1.9%,毛蛋率略低,残死率略高,检雏时间比第Ⅲ组短1h,见图3。
3.2.2 第Ⅱ组试验的受精率高于第Ⅲ组0.9%,受精蛋孵化率高于第Ⅲ组3%,受精蛋A雏率高于第Ⅲ组2.8%,受精率蛋健雏率高于第Ⅲ组2.4%,见图4。
3.3 长期存放下,短期孵化试验与正常存放的差异 由表1可以看出,第Ⅱ组短期孵化较第Ⅰ组正常存放的差异,具体表现如下:
3.3.1 第Ⅱ组试验种蛋与第一组相比较,死胎率一致,毛蛋率略低,残死率略高,检雏时间较第Ⅰ组长3h,见图5。
3.3.2 第Ⅱ组试验的受精蛋孵化率低0.7%,受精蛋A雏率低1.5%,受精率蛋健雏率高0.1%,见图6。
4 讨论与结论
有研究表明,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蛋内蛋白液化,蛋品质下降,水分蒸发,二氧化碳溢出增加,pH值升高,影响蛋内酶的活性,引起胚胎衰弱,降低胚胎存活力[1-4]。所以,种蛋保存时间过长,孵化率则不理想。刘海斌等[5]在对罗曼种鸡所产的种蛋贮存时间对孵化指标的研究发现,种蛋保存12d对初生雏鸡重和受精蛋孵化率影响不显著,但推迟出雏。另外研究表明,短时孵化可使储存7d的种蛋孵化率提高1.5%~2%,储存10d的种蛋孵化率平均提高2%~3%。短时孵化不同储存时间的种蛋孵化率更加稳定,可预测性更高;防止胚胎发育不一致,出雏窗口整齐,孵化延迟减少,和新鲜种蛋有可比性;使储存时间长的种蛋孵出的雏鸡质量得到提高,死淘减少[6-7]。本研究的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基本相同,表明随着种蛋储存时间的延长,种蛋的受精率、孵化率均有所降低,另外捡雏时间延长。但针对储存时间较长的种蛋,进行短时孵化操作处理,会明显改善上述状况,缩短捡雏时间,提高孵化成绩。综上所述,对储存时间超过10d以上的种蛋进行短时孵化操作,可有效的保持种蛋的孵化成绩,对孵化场技术管理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窦套存,王克华,陆俊贤,等.种蛋贮存期对孵化率的影响[J].中国家禽,2004,26(24):26-28.
[2] 彭继荣.种蛋保存条件对孵化效果的影响[J].畜禽业总,2007,1(213):7-11.
[3] 贾汝敏,黄伟霖.自然环境条件下种蛋保存条件对孵化性能影响的研究[J].中国家禽,2004,26(13):13-16.
[4] 杨宁.家禽生产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2002:64-67.
[5] 刘海斌,吴占福,耿光瑞.种蛋保存时间对孵化效果的影响[J].养禽与禽病防治,2009(9):3-4.
[6] BANWELL R,DECUYPERE E,VERHELST R.Commercial application of heat treatmentduring egg storage[J].Interna-tional Hatchery Practice,2014,29:7-11.
[7] 蔡霞(译).贮存过程中的热处理对种蛋性能的影响[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5,35(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