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
[摘 要] 影响课堂教学的主要因素是教师和学生,两者角色之间呈现什么样的关系就会塑造什么类型的课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课堂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创设宽松良好的语文课堂学习环境和条件、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和创设欢快刺激、新颖别致的课堂情境。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语文教学;课堂情趣;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2-0222-02
中职学校学生大多为中考的落榜者,相比于普通高中学校学生,他们文化基础薄弱,思想不稳定,自控力不强,极易受社会不良习气的诱惑和侵蚀。这些学生基本上是学校班级里的“问题生”,有的是留守儿童,有的是单亲家庭,有的是隔代教育,属于缺乏亲情教育的群体。由于亲情教育的缺失,他们性格孤僻,入学后缺乏自信,自暴自弃,逃避上学,课堂纪律观念差等。经常有迟到、早退、旷课、夜不归宿和离家出走等不良现象发生。教师课堂提问,一问三不知现象普遍,甚至有些故意答非所问,引来哄堂大笑,导致课堂教学难以开展。针对中职生这些不良共性,笔者根据二十多年的语文教育教学研究和课堂教学经验,就如何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提出以下三点策略,谈谈自己一些粗浅认识和看法,以供同行参考。
一、创设宽松良好的语文课堂学习环境和条件
(一)做好宣传动员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对语文感兴趣,首先要在宣传上做足文章,做好“为什么在中职阶段设置语文课程?”的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是我们的日常用语、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前提。从小学到中职,几乎天天都在上语文课,有些学生却一直不知道语文有什么用。其实,语文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1],教师可从当前发生在身边一些典型的工作生活事例来教育学生,对他们摆事实,讲道理,阐述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明白学习语文不为考试,而是为了生活更有乐趣,为了将来能更好的工作。
(二)关爱学生和维护学生尊严
教师要做到关爱学生,维护学生的尊严。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厌恶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一个对学生缺少关爱的教师,纵使他有多么渊博的知识,有再多的教学经验,有再好的教学方法也不能把学生吸引到学习中来,反而令学生厌学缺课。这就要求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友好、轻松愉快、温馨融洽的师生关系,做到生活中多一分关爱,少一些冷落;学习上多一分鼓励,少一些批评,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关爱学生和维护学生的尊严。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才会死心塌地跟随教师幸福快乐地学习。
(三)做到语文教学与专业课互通互融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挑动学生学习热情,語文教学必须做到服务于专业课,突出语文这一学科的服务功能。由于中职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理解能力相对较差,甚至有的学生连字都不会写,学习十分吃力。特别是理论课,拿着课本发呆,读不出几个字。要改变这种不良现象,教师就必须改变以往条条框框的教学模式,创设出更加适合中职学校学生学习的教育教学方法,把语文教学灵活机动地衔接到学生学习专业需求去,帮助学生答疑解惑,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得主动,学得透彻。选学内容力求做到典范性、时代性、实用性、趣味性的统一,使语文教学与专业课互通互融,成为学生学到专业技术的基石。
(四)教材编写应突出语文应用能力
语文课堂应以“学以致用”为原则。中职学校语文课程安排少,完完全全按课本内容上是不现实的,要选择对专业有用、对就业有帮助的内容。这就要求语文教材编写要贴近专业化、实用化、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2],并根据不同需求来调整授课侧重点,突出语文应用能力。语文应用能力主要是指识字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语言沟通能力[3]。在《阅读与欣赏》模块中教材编写的重点要放在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包括诵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语言沟通能力上下工夫,我们可以结合所学专业在课堂中开展诗文朗诵、读后感言、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在体验中形养成学习能力;考虑到学生就业、从业、创业的需要,在《表达与交流》模块中教材编排的重点应放在加强应用文写作能力上,如加强练习便条、申请报告、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就业合同、通知启事、辩论发言、求职介绍、应聘书的写作。
二、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美育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这就说明德育与课堂密不可分。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是一名传授知识的教书匠,更应该是一个出色的思想工作者和人生导师。中职语文教材每篇课文或多或少都蕴含着人生哲理、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美育内容,教师要善于把隐藏在课文里边的德育美育内容挖掘出来灌输到学生身上,帮学生点明灯、照明路,做学生前行的领路人。如教材中阅读与欣赏模块中老舍的《我的母亲》这篇课文,母亲的正直、乐观、勤劳、勇敢、重情重义的高尚品格和对子女的无私奉献潜移默化中影响了“我”一生,教师大可利用“母亲”这种“高尚品格”对学生渗透德育,启发和教育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只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才能报答父母、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经常有学生对笔者说:“杨老师,您讲课真有趣,既风趣又幽默,凡事都能讲出大道理来,让我们在生活中能分清是非,辨别真假,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我们喜欢听您讲课!”学生那诚恳而又开心的话语让我很欣慰,感到多年的坚持没有白费!
三、创设欢快刺激、新颖别致的课堂情境
影响课堂教学的主要因素是教师和学生,两者角色之间呈现什么样的关系,就会塑造什么类型的课堂[4]。课堂情境创设得越好,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就越浓厚;课堂情境创设得越差,则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就越淡薄。喜爱读书看书的学生,令教师放心,不需要为他们的学习担忧;厌恶读书看书的学生,令教师头疼,不知道如何去哄他们学习。针对学生厌恶学习这种状况,教师可以利用中小学生大都对新鲜事物普遍有敏感性、好奇心和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创设出欢快刺激的课堂情境,把他们吸引到学习中来。创设此种课堂情境大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新颖别致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
新颖别致的东西往往能博得人们的眼球,内容鲜活的事物最容易受到大众的青睐。教师要善于创设新颖课堂情境来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在创设情境过程中,方法要新颖独特、灵活多变,内容要形象生动、丰富多彩。如搜集现代丰富的网络视频、网络图片、网络动画等作素材结合课文制成课件,力争做到图文并茂、新颖别致、不落俗套。
(二)创设游戏教学情境引领学生走进游戏课堂
“寓教于乐,乐中求教。”活泼好动是学生的天性,做游戏、搞活动他们个个都喜欢,游戏课堂正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学生自然个个热情高涨,求之不得。在语文教学中,引入游戏课堂,把知识教育融入于娱乐游戏活动之中,让学生走进游戏角色,使之在“玩中学,学中玩”,从中学到知识,学生就会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如在学到话剧《雷雨》这篇课文时,笔者根据话剧的特点创设舞台表演情境,让学生在舞台演绎剧本不同角色,做到在“教”与“学”当中,将角色进行转换,让学生走进剧本成为“演员”,既能磨练学生的胆量,又能展示学生的表演才华。虽然下课了,但学生还是津津乐道他们所演的剧目……
(三)创设竞赛课堂情境激发学生斗志
在课堂中创设竞赛活动,都能挑动和刺激着学生每一根神经,激发学生斗志。我们都知道,活泼好动,争强好胜是中小学生所共有的特性,他们一听到教师讲有比赛马上来劲,争先恐后组队报名参赛,个个摆着跃跃欲试的架势。教师可抓住学生这一特性在课堂上创设竞争式教学情境,把学生引导到活动中来,既能挑动学生斗志,学到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增进友谊。如创设课堂竞赛时教师可把班上学生分成若干组或分成男生组和女生组,阶段积分表彰。案例方案大致如下。
1.首先拟好抢答竞赛内容及游戏规则,答题正确的加分,错误的零分;答题超时扣分,不答题加倍扣分。这种方法能培养学生遵守游戏规则和积极参与答题,锻炼学生答题速度,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
2.按座位表分组,规定各组每人必须做一题抢答题,并由各组派代表上台把按指定模块把答案抄在黑板上。这样的分工合作,既能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又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3.奖勤罚懒,对在解答中,方法简练、效果良好者加分,以激励学生对游戏积极探究,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不作答题者、消极被动者给予扣分。
4.对在竞赛过程中,配合完美、主动性强的组给予加分,可激发学生做事积极主动,乐于互相帮助,团结协作……
总之,激发学习兴趣策略无止境,种下希望才会有收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笔者通过以上策略来施教,每一次课堂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兴趣是智慧的火种、求知的源泉、成长的推动力,一个好的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新颖别致的例子来创设别开生面的課堂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诱发学生参与教学互动,改善课堂枯燥乏味的学习氛围,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语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苏立康.中学语文教学研究[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
[4]杨明全.新课程下的课堂观[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编辑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