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洪
近期军工板块渐趋活跃,中船科技持续、反复冲击涨停板,中国船舶、中船防务等个股则停牌资产重组。对此,业内人士指出,中国船舶的军工资产证券化加速,不仅刺激了市场参与者对中国船舶类上市公司二级市场股价走势的关注度,而且还提振了各路资金对A股整体军工股未来资产证券化的预期,故军工板块有望成为A股未来新的强势股摇篮。
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各大军工集团总资产和总收入口径的平均资产证券化率分别为43%和34%,与全球最大的100家军工企业中80%为上市公司,资产证券化率大都在0%~80%的现状相比,我国军工资产证券化存在巨大想象空间。鉴于此,在经历前几轮军工资产证券化后,2018年以来,军工企业资本运作再度密集,包括核心军工资产整体上市,如中航沈飞、内蒙一机;科研院所优质资产证券化,如国睿科技等。今年3月底,中国船舶、中船防务的停牌重组,更是拉开了我国新一轮军工资产证券化序幕。
3月下旬,主题为“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提升军工上市公司质量”的国防军工上市公司座谈会在京召开。相关部门表示,资本市场助推军工行业取得较大发展,军工上市公司发展空间广阔,要推动形成合力,提升军工上市公司质量,努力开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局面。也将鼓励国企分拆子公司到科创板上市,由于大型军工企业均属于国企,且主营业务方向大多是硬科技领域,契合了科创板的发展方向,因此,鼓励国企分拆子公司到科创板上市的政策导向,也就意味着军工企业,尤其是航空航天领域的军工企业有望迅速、持续登陆科创板。这对于整个军工板块来说,有着积极的刺激效果。
目前来看,军工股的业绩正进入一个迅速回升的产业周期中。一方面是因国防预算持续增加将带来确定增长的军工订单。2019年,我国国防军费预算约为1.19万亿元,同比增长7.5%。从绝对额来看,中国军费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二位,但仍不足美国军费支出的1/4,且GDP占比仅为1.3%左右,远低于美国3.1%和俄罗斯的3.3%。由此可见,我国军费支出的GDP占比仍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军费的稳步增长将带来军工订单的持续增长。
另一方面则是军改进入尾声,军工订单有望在未来数年内集中释放。2016年,是国防和军队改革具体实施的开始,也是“十三五”规划的元年,受此影响,2016年、2017年军工订单有所回落,军工板块出现明显业绩低谷。但到了2018年,随着军队改革逐步落地,军工行业迎来装备订单的补偿性增长。从装备采购次数来看,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的招标采购次数从2016年的90次回升至2017年的157次。2018年,全年装备招标采购次数更是累计达1650次之多,远高于2016年、2017年同期水平,军工行业需求端的恢复迹象明显,军工板块的业绩拐点得以确认。
2019年,進入“十三五”规划末期,“前低后高”的采购节奏有望进一步助力军工行业基本面的改善。可以推测,军工板块在2019年乃至2020年以后年度,随着军工订单的持续增加,军工类上市公司的业绩有望步入上升周期。
由此可见,军工板块目前是既有业绩的确定成长,也有更为明确的军工资产证券化预期所带来的题材加持。与此同时,当前A股市场人气回升,指数重心节节上移,说明A股行情已趋于活跃,这将为军工板块带来更为活跃的人气和更多的追捧资金。
操作中,投资者可从三个角度去布局:一是从资产证券化的角度。中国船舶、中船防务的整合意味着同质业务军工集团最具有资产证券化的潜能。因此,兵器工业集团等旗下的军工股、军工背景科研院所的资产有着进一步的整合的可能性。二是从我国军队装备升级以及重点发展的角度。就目前来看,陆军装备的市场空间相对有限,空军、海军、航天装备产业链的相关上市公司的订单可能会超预期,没有产业天花板。三是从信息化的角度,未来军队的信息化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军事信息化建设从“单项信息技术应用”到“信息系统集成”的转型期。随着信息化武器比重加大,军队改革影响逐渐消退,全新打造的联合作战体系必将催生军方的潜在需求向实质需求转化,实现战区互联互通,信息化需求必不可少,国防信息化领域的投资高峰即将来临,此领域的上市公司业绩订单可能最为乐观,业绩弹性最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