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周刊》:春节后以来,A股多次上演逼空行情。但3000点以上市场分歧逐渐加大,各位如何看未来A股行情走向?
林园(深圳林园投资董事长):目前牛市处于确认过程中,现在应该属于熊末牛初的阶段。我们判断牛市是否来了,需要看属于成分股的大盘股股价是否出现2~3倍的个股涨幅,比如说某绩优蓝筹股在6个月内上涨2~3倍。因为只有很多人都赚到钱了,市场赚钱效应出来了,牛市才是真的来了,市场大部分投资者还处于亏钱的阶段,我认为目前还不能确定就是“牛市”来了。
杜可君(北京格雷资产副总经理、合伙人):现阶段应该属于牛市雏形,因为各方面条件都具备了,例如资产价格足够便宜、流动性放开、金融去杠杆结束、中美贸易摩擦基本告一段落,因此,我们预计未来肯定会有一波大牛市,但当前处于牛市第一阶段,市场处于怀疑、犹豫和证伪的过程。这个阶段过去了,市场将“全面开花”。预计此波震荡行情最大回撤幅度在300点,震荡后将继续上行,有望重回2018年初的3500点。此外,就部分投资者担忧的企业盈利未见好转、部分经济数据下滑等现象,股市底部和经济数据底部并不一致,股市往往先于经济数据率先企稳,我们判断2018年的2440点就是此波行情的大底。
叶飞(倚天投资总经理兼投资总监):春节前,我们就明确提出,沪指节后必到2800点。同时今年会回补去年的下跳缺口,比如2018年6月19日缺口3008点-2984点。而且大盘的半年线和60日线已经金叉,中线看涨。而现在沪指也是一直站在年线以上!还是以缺口上跳方式进行的突破型缺口,后面还有持续性缺口,竭尽性缺口等。到今年7月,大盘的半年线和年线会出现长期金叉,这将是牛市确立的信号。个人认为可以参考历史上2009年2月到7月,当时120日线和250日线金叉后的大盘趋势。中短期来看,今年或者最晚明年,沪指有望冲击4000点,创业板明年有望冲击2500点。
崔军(上海宝银创赢投资董事长):这波行情是从2440点开始启动的超级大牛市行情,是对2007年沪指6124点的超级估值修复行情,上证指数有望突破6124点,冲击8000点。当前市场已经出现10倍股,未来两年我认为将会出现更多10倍、20倍的超级牛股。
吴国平(广东珀源基金董事长):就沪指而言,我认为在3200点或3300点将迎来一定阻力,但不是实质性阻碍市场继续发展的节点,稍事换手后还将继续向上。个人认为,此波行情与历史上“998”行情更为相似,沪指2440点仅相当于“998”行情中的1300点,未来还将继续上冲1700点甚至2000点。否则,如果指数不能刷新历史新高,那就不能算是“新牛市”,看到4000点的投资者只是把这波行情看做是反弹,而我认为这波行情是反转,A股未来将向“长牛”方向演变,3000点一线将是一个很好的起点。就创业板指数而言,我仍认为未来指数有望翻2~3倍。
余小波(香港惠理基金投资董事、中国业务主管):我们对于A股市场未来比较乐观,原因首先在于我们对未来几年中国经济的预期也是相对乐观的。去年可能有很多人觉得中国经济好像要崩溃了,或者说要托不住底了,实际上这过于悲观了。其次,惠理基金在香港投资了整个大中华地区之外,还在海外做了一些资产配置。与国内的基金相比,我们看的问题的视野会比较宽广,不是只局限于A股的情况。如果去看一看全球其他的大的经济体,美国也好,欧洲也好,日本也好,就会发现,其实每个经济体都有自己很严重的深层的矛盾亟待去解决。
比如,欧洲现在的很多国家之间的政策都不统一,对于欧盟整体来讲,还有一些不确定性风险;美国的经济可能已经到了一个顶部,开始要逐步放缓;日本老龄化问题长期难以解决。所以当投资者只看国内,可能就会觉得很悲观,但实际上跟其他大的经济体比较一下,会发现中国是有优势的。中国的稳定性可能是所有的经济体里面最好的,因为我们有一个非常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这就使得发生重大风险的概率其实很低,国家经济托底的能力非常强。
《红周刊》:对于A股未来走势,大家多数较为乐观;那在沪指站上3000点之后,现在是否仍是“上车”的好时机?投资机会主要聚焦在哪些领域?
杨天南(北京金石致远CEO):短期两个月这么陡峭的涨幅,市场这样的上升斜率是不可持续的。而放到中长期来看的话,无论是3000点还是3100点,其实都是属于估值并不算高的区域。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如果资金可投资期限是三五年,那么现在投资也算是个不错的位置。总体来说,现在的点位不如2500点好,但目前整体估值也不高。不过,整体不高的估值也不代表每个股票都低估,还是要精选个股。
邱杰(前海开源基金总经理、联席投资总监):估值层面,尽管近期市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涨,但A股整体估值水平仍处于10年以来的相对低位,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依然具备很高的吸引力,我认为目前仍然是买入A股优质资产的好时机。经济层面,尽管短期经济和企业盈利面临压力,但我们很欣喜地看到政策制定者通过减税降费、支持民營经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等政策进行大力度改革,引导中国经济向好的增长路径转型;未来经济增速有可能会降低,但增长质量和持续性会更好,这也将带来企业内在价值更确定的持续性增长,建议投资者要通过精选业绩成长确定、估值吸引力强、具备较强竞争优势的细分龙头个股来争取稳健可持续的投资收益。
何震(上海汇利资产总经理):我觉得当前市场机会大于风险。整体估值现在还是处于历史低位,尤其是几个大蓝筹,例如银行、地产、保险都处于历史低位,券商和消费可能处于正常水平。比较贵的是一些成长股和科技股,整体来看,当前市场还是比较安全的。暂且不论“牛市”是否真的到来,目前至少可以看到市场已经被激活了,有很明显的“赚钱效应”,场外资金在源源不断的进来。
刘跃(广东潮金投资投资总监):如果投资者买的是题材股、垃圾股,建议最好“下车”,不排除这些个股涨幅已经是年内的高点,弄不好容易被套。相较而言,最近一些绩优股,不管是小盘股还是蓝筹股反而涨幅不高,投资者可以趁着3000点回调时“上车”,此时是价值投资的机会。我们把这波行情看做是类“519”行情,科技股将成为此波行情上涨的主要动力,建议投资选择上要以有业绩支撑的区域龙头或行业头部公司为主。对于没有业绩支撑的科技股,建议投资者主动回避。
乐松(北京胜算投资总经理):我觉得趁着3000点附近震荡机会还是要赶紧“上车”,此外可以加仓。即使像我们最高年内只把沪指看到4000点,相较于目前也仍存30%的涨幅。就市场风格而言,我认为此波震荡调整之后,市场风格转变的概率不会太大,仍将围绕5G带来的科技革命、科创板、TMT等主线展开。虽然部分科创个股涨幅已不低,但我们认为仍存在掘金的机会。
常士杉(康庄金融集团董事长):虽然到了3000点,但对于部分优质公司而言仍是上车机会,未来个股将分化,建议关注优秀成长+真题材的股票,例如科技创新概念,能刺激时代进步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创新药、物联网、新的高端装备制造等大行业,其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所谓的大牛股。
《红周刊》:如果仅从投资掘金的角度看,您认为当前和未来比较理想的投资策略是什么,原因何在?
崔军(上海宝银创赢投资董事长):现在的操盘策略就是紧握最优质的、价值低估的、业绩能高速增长的股票,可加点杠杆抱紧这些未来的“金矿”,等待未来1到2年后爆炸性的闪电上涨行情,到高估的时候才减仓。
刘跃(广东潮金投资投资总监):沪指3000点以上,我们把进攻策略改为防守策略,涨幅50%的股票全部抛售,保留涨幅和指数差不多的绩优股。仓位下调至4成到5成,做好指数短期调整准备,等市场过火的情绪降温后再进场。
吴国平(广东珀源基金董事长):我们策略分为两部分,一种是深入调研挖掘出来的优质个股,左侧交易,持股待涨。另一部分策略则是类似于“敢死队”,主要聚焦阶段性连板所带来的主题轮转机会,比如说某只个股涨停后,我们会分析其后续是否仍具备连板机会,如果对未来预期比较好的话,我们会及时“上车”,吃进后面的连板收益。因为我们持仓个股多是新兴产业,板块轮动比较快,所以操作上也会比较灵活,但部分个股仍会保留部分底仓长时间持有,部分个股仓位比较机动,会根据市场状况随时调整。
就投资节奏而言,我们通常在发现市场标杆效应出来后,就会主动思考下一个牛股将诞生在哪里。例如,从盘面表现来看,中国软件作为曾经的软件龙头,股价从低位率先翻倍。我们在寻找投资标的时就发现,东方通信盘面上有大量的资金涌入,股价从3~4元率先涨到6~7元,当时就预感东方通信有望接棒中国软件,预期股价可以有个两三倍的收益,没有预期到它可以上涨10倍。
叶飞(倚天投资总经理兼投资总监):我们一般按照“三位一体”私募战法,从仓位、品种、板块,从上到下选股,以热点和增量资金为导向,以金叉和死叉为技术依据,合理地进行仓位管理。比如大盘在5和10日线以上,重仓操作;大盘在5和10日线以下,轻仓操作。也可以根据深成指的5单位周K来做仓位管理。在深成指5单位周K以上,重仓。反之,轻仓。还有市场的情绪指数、龙头效应、政策的监管程度等等。
陈理(上海实力资产管理中心CEO):我们长期聚焦大消费、大健康、大金融、大能源、大智慧五大领域,目前五个领域仍然能找到较好的投资机会。至于市场未来热点如何,我的态度是不追热点,聚焦高品质、高价值的地方,最后往往是热点来追你,因为股市短期是个投票机,长期是个称重器。
刘淑生(汇丰晋信2026生命周期基金基金经理):就当下市场掘金的角度,我们认为短期市场热点虽然可以适当关注,长期看仍认为价值投资更有效和可靠。从中长期角度来看,我们认为当前权益资产相较于其他资产仍然是有吸引力的,因此仍然会维持对权益资产的超配。同时在行业配置上,我们会主要围绕消费、制造业升级以及高新技术创新等进行布局,挖掘其中被相对低估的优质上市公司的机会。在具体选择个股的时候,我们比较少考虑到所谓的“大盘”、“小盘”,更多的是依据其价值与价格的偏离度。对于后市,机会还是在于“相对低估的优质公司”。
《红周刊》:去年11月以来,外资持续流入,部分个股外资持仓接近30%上限,对于外资高比例持股个股的投资机会您如何看?
乐松(北京胜算投资总经理):外资的投资模式是非常老到的,操盘水平在中国一般机构投资者之上。外资这次也的确是抄到A股的底了,同时也把国内很多机构投资者唤醒,很多国内机构春节后才反应过来行情起来了,此前不少机构都看空至2000点,这部分机构容易“踏空”。
对于外资大比例持仓的标的,我们会认真去研究,虽然不一定照着它们的模式复制,但他们看中并且愿意持仓的个股是有参考价值的。可以举个例子,在恒瑞医药刚上市几年,股价长期横盘,国内机构很少有人关注到它,因为从业绩来看,每股营收仅有0.1~0.2元,药品尚未投產,临床试验也没有开展。但外资却通过QFII开始大手笔买入,2017年、2018年等到恒瑞医药真正涨起来之后,国内投资者才惊觉其实这是国内抗癌药物的绝对龙头公司,此时,提前介入的外资少则赚十倍,多则赚二三十倍。不过,也不必夸大外资的引领作用。一方面外资持有A股个股比例占比通常不大,二是外资合计几千亿的体量,相较于此前沪深两市动辄万亿的成交量,相对有限。
吴国平(广东珀源基金董事长):外资投资策略比较简单,更多是着眼于中国未来三五年来做长期投资,从持仓看主要是银行、券商等中国未来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未来可以分享中国成长的溢价。但对于我们来说,外资持仓个股吸引力并不大,我们现阶段追求的是超额成长收益,我们更倾向于自己深度挖掘高成长高收益的个股投资机会。
《红周刊》:从本周市场表现来看,“喝酒吃药”行情再起,貴州茅台股价创出历史新高。各位认为,市场风格是否将从此前垃圾股、题材股炒作,转向蓝筹股?
刘跃(广东潮金投资投资总监):个人认为,这波市场调整结束之后,绩优股将接棒,成为行情的主力。从历史经验来看,每波行情起来,首先炒作的是垃圾股,一方面价格低,股价弹性大,另一方面,价格低,股价容易被拉升。但如今垃圾股股价与绩优股估值差不多,聪明的资金肯定会抛售垃圾股,转而投向有业绩支撑的价值股(无论蓝筹股,还是中小盘股都存在价值股)。因为价值绩优股存在估值补涨需求,后续涨幅有望超过指数以及大部分垃圾个股的涨幅。
乐松(北京胜算投资总经理):市场何时会进入到以蓝筹股为主导的行情,我认为有两个条件,一是从GDP增速来看,2018年虽然增长6.6%,但实际具体到微观层面是比较糟糕的,如果不出意外,上市公司的年报大规模预喜的概率并不高,期望年报带来一波业绩浪不太现实。二是,现在还处于逆周期货币、财政减税等调节阶段。逆周期调节的最终目的其实是社融改善,去年市场对经济悲观其中一大因素就是社融数据开始下滑。只有社融规模上去了,微观层面企业的业绩才有可能改善,那等到企业业绩大规模预喜的时候,市场风格就将进入到蓝筹股主导的适合,市场也就进入第二阶段。但就时间上,我们判断今年6月份之后,A股市场仍将以震荡调整为主,震荡调整之后才有望开启绩优蓝筹股行情。
星石投资:具体时间或许很难回答,但从当前的市场形态来说,市场投资回归到价值上这应该并不太远。当前仍处于牛市的前期酝酿阶段,待市场短期休整之后,将可能会进入牛市的爆发阶段,这一阶段需要基本面的配合。后市市场将会产生分化,有真实业绩支撑的公司特别是成长性较好的科技类成长股将会走得更远,空间更大,而近期垃圾股、概念股炒作可能会熄火。
罗伟冬(深圳赛亚资本董事长):当前,A股市场还是一些确定性比较强的高成长企业,未来具备不错的投资机会,甚至在未来3年的利润涨幅还是能够翻倍的。我倒觉得,现在到了可以挖掘估值不高、具备高成长性的二线蓝筹的好时候了。比如说2012年,买点最好的企业就是老板电器,后来股价上涨了十数倍,现在又到了找到下一个老板电器这样的企业的合适的时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