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乡村振兴确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扶贫是贫困地区群众短期内增收最直接见效的办法,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方略的重要内容。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视野下,抓住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研究如何加强河北贫困地区就业扶贫工作,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相互协调、相互支撑、相互配合、有机衔接,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坚持就业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意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推动就业扶贫与扶志扶智有机结合,避免“干部干、群众看”“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等乱象,有利于培育广大农民群众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意识。
开展技能扶贫行动,提高贫困劳动力的劳动参与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摆脱贫困首要并不是摆脱物质的贫困,而是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脱贫致富不仅要注意“富口袋”,更要注意“富脑袋”。要通过就业扶贫,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主体意识,促进形成自强自立、争先脱贫的精神风貌。贫困地区应以提高贫困劳动力整体素质以及发展生产、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为目标,有针对性地加强技能培训。河北省新河县立足“教育培训一人、就业创业一人、脱贫致富一户”目标,对没有就业愿望的,着眼传统产业发展需求和市场人才岗位要求开展引导性培训;有就业意愿的,就地就近转移培训;有创业意愿的,重点开展创业培训。开拓京津劳务市场,加强订单式培训,提高培训与就业的匹配度。
开发就地就近就业岗位,消除“无业可就”的精神贫困。加强就业扶贫载体建设,因地制宜推广就业扶贫车间、扶贫小院等就业扶贫模式。强化发放吸纳就业补贴等政策扶持,引导更多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吸纳更多贫困人口就业。加强劳务对接,广泛搜集适合贫困劳动力的岗位信息,为贫困劳动力和用人单位对接搭建平台、提供精准服务。落实转移就业激励政策,引导更多貧困劳动力参与转移就业。统筹开发养路、护林、护草、环卫等用于扶贫的公益性岗位,对符合条件但就业困难的贫困劳动力予以托底安置,彻底清除“等靠要”的思想土壤。
协调就业扶贫与产业扶贫联动,培育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
发展产业作为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既是支撑乡村振兴的源头,更是引领乡村振兴的潮头。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指出,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鼓励和扶持农民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庭院经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开展就业扶贫,既要从助推乡村振兴的站位去认识,又要从加快产业兴旺的高度去谋划,更要从促进产业扶贫的角度去创新,实现就业扶贫与产业扶贫联动,培育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
围绕产业需求开展培训,推动就业扶贫与产业扶贫两加强。新河县针对眼镜盒、启闭机、汽车配件等传统产业数量多、用工需求量大的特点,联合用人单位对贫困劳动力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劳动就业实训基地,实现多工种、多专业的订单式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技能鉴定一条龙服务。2018年,全县450多名贫困劳动力通过现场教学、上岗操作等实训考核。其中220多人被实训企业聘用,190多人通过转岗实现就业。建立特色种植业农业技术实训基地,带动430多人就业。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的产业转移给河北贫困地区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8年举办多次现场招聘,组织三地700余家企业提供1.5万多个就业岗位。
建设扶贫微工厂,实现就业扶贫与产业扶贫双促进。加强扶贫微工厂建设,送项目到村、送技能到户、送就业到人,既方便贫困劳动力就业,也有利于发展乡村经济,培育相关产业,实现贫困户和企业“双赢”。新河县通过提供政策、场地、信息等,在用工量较大的河北超威电源有限公司、众力机械等10家企业建立就业扶贫车间;在加工业较为集中的乡村建立20个就业扶贫点,吸纳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1000多人。协调重点企业实施“企业+农户”就业模式,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受训达到上岗水平后,可选择在扶贫车间计件加工,也可将原料或半成品带回家利用农闲时间加工。实现农业、加工收入两不误,既帮企业灵活解决用工难题,也让贫困户就业增收的同时兼顾家庭。
实施创业引领,助力就业扶贫与产业扶贫相融合。培育创业载体,拓展创业空间,已成为扩大就业、培育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河北省教育厅与北京、天津市教委联合举办京津冀高校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园)管理咨询高级研修班,成立京津冀理工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联盟,为京津冀理工类高校毕业生到贫困地区创业提供帮助。新河县抓住历史契机,联合金融机构将农村贫困劳动力和符合条件的创业者及时纳入创业担保贷款扶持范围,充分发挥创业的就业倍增效应,吸纳和带动更多贫困劳动力就业。2018年为75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直接带动就业148人。先后创建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和以创业孵化、电子商务和商务贸易为主的新河县创业孵化园,为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和具有创业意愿的失业人员、农村贫困劳动力提供创业指导、创业培训、政策咨询、项目推介等服务。目前,82名创业者入驻创业孵化园,直接带动就业481人。
创新就业扶贫培训,破解乡村振兴的人才瓶颈
健全就业培训体系,形成农村人才培养合力。构建多渠道、多元化、多形式的技能教培体系,把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作为防止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环节,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环境。新河县以扶贫创业培训中心为依托,不断完善联动培训机制。团县委建立青年创业示范基地和就业实训基地。县妇联举办“巾帼建功”家政服务技能培训班,仅2017年就培训合格86人,79人实现就业上岗。县科协深化改革,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制,着力发现、扶持扶贫领域的科技人才。
就地就近转移培训,留住乡村本土人才。乡村本土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生力军,推动乡村人才振兴,首要任务是培养和留住乡村本土人才。新河县发挥农业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等各自优势,在贫困人口比较集中的区域开展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培训,打造新型职业农民。2018年,在西团、菜园、苏田等村分片开展特色农业种植、家政服务、烹饪等技能培训,受益群众500余人,培养了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土人才。
依托专业机构施训,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新河县依托襄军职业培训学校、新科电脑培训学校等社会培训机构,瞄准人才市场岗位要求,针对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贫困劳动力,分期举办以电子商务、电脑应用、汽车维修等专业为主的特色劳务品牌培训班。新河县紧密对接京津劳务市场,为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效支持。比如,经新华社扶贫工作队协调,北京市顺义区人力社保局与新河县人力社保局签订劳务合作协议,提供政策、信息、培训、招聘等服务合作,有力加强了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规范就业扶贫工作流程,探索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
完善就业精准扶贫机制。乡村振兴不能“一张方子”治百病,不能一刀切,不能一个模式齐步走,必须精准发力、精准施策。新河县按照打基础、利长远要求,建立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对接、精准帮扶的就业扶贫机制。建立就业创业精准扶贫台账,增强就业扶贫的针对性。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细致摸底调查,摸排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1611名,对就业帮扶人员实行动态管理,为实现就业精准帮扶提供可靠依据。主动对接需求,增强就业扶贫的精准性。详细了解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基本信息、就业状况、就业意愿等,建立“一库四册”(根据扶贫部门扶贫数据信息系统建立的农村贫困劳动力实名制登记数据库,包括贫困劳动力名册、就业培训人员名册、转移就业人员名册、自主创业人员名册),为建档立卡人员提供专项就业服务。同时,搭建用人单位与贫困劳动力对接平台,增强就业扶贫的准确性。
搭建基层公共服务平台。新河县建立涵盖6个乡镇、1个开发区及所辖村庄的劳动就业基层公共服务平台。每个乡镇基层服务平台配备5名专职人员,每个村配备1名协管员,负责日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他们把政策咨询、就业创业服务、职业培训、社会保险、用工信息、劳动监察和争议调解等服务送到贫困群众家门口,形成全覆盖、多功能的县、乡、村三级基层服务系统,每年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服务1500人次以上。协调相关企业通过“企业+农户”模式,将半成品分发给300多名老人、妇女、残疾人在家务工,每人年增收近万元。引导后沙、申庄、刘秋等村设施蔬菜种植大户吸纳农村劳動力,带动就业700余人。
健全就业跟踪反馈机制。为做实做细就业创业工作,河北同北京、天津同步开展京津冀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联合调查,及时了解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培养质量和就业服务的评价以及对未来人才需求状况,深入推进京津冀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协同发展。新河县建立常态化岗位信息共享和发布机制、劳务信息和用工需求信息动态管理联动机制,广泛动员人力资源市场机构参与就业扶贫,制定个性化的求职就业方案。新河县创业孵化园成立由创业服务、工商、税务、财政、金融、科技和创业成功人士共同组成的专家指导团队及管理服务机构,跟踪服务入驻企业。确定专人“一对一”帮扶,完善就业状况与人才培养反馈的联动机制,进一步精准对接需求、精准提供服务、精准推动创业,努力帮扶更多的贫困群众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作者:汪鹏,新华社总经理室政策规划处处长、高级经济师,目前挂职中共河北省新河县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 / 宋明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