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世翠 李晶月
[摘 要] 高校思政课堂在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居于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高校思政课堂在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制约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入行,通过调整课程内容,依托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多样的教学形式,引导高校学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做新时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中国梦的筑梦人。
[关 键 词] 思政课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5-0090-02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是培养中国特色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基础性工程。而高校思政课程在贯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思政课堂应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学生成长的规律、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相结合,打造“入脑入心入行”的思政课堂,实现立德树人的任务。然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制约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落地生根。
一、现阶段学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认知水平较弱,难以准确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的科学内涵
同大多数高职高专的学生一样,学院学生大多人文社科知识储备不足,抽象思维能力不足,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不浓。此外,学院学生大多数为少数民族学生,其中藏族学生占绝大比例,学生长期接受藏语教学,汉语水平较弱,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知识系统且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逻辑性。由于学生基础薄弱、理解能力较低,很多专业的知识学生不能及时吸收消化,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和实质难以精准地学习和领会。
(二)思政课堂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缺乏吸引力
思政课堂教学主要模式是课堂讲授,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体,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课堂讲授中教师对学生的学情必须做到深入了解,要结合学生学情认真备课,在讲授课程过程中必须结合学生课堂的反馈及时调节课堂讲授内容,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在现实教学中由于学院师生比失衡,思政课往往采用合班上课的形式,学生人数众多,教师很难及时了解学生的课堂反应,加之以强制灌输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极易导致课堂沉闷枯燥,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不利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和贯彻。
(三)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思政课堂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成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政课教师本身的素质。但是在现实中由于学院思政课教师师资比失衡,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教师很难有充足的时间系统扎实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此外,我院思政课教师普遍学历偏低,也制约着教师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深度。
二、高校思政课堂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效路径
(一)采用案例教学、专题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1.采用案例式教学
教育者在讲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采用身边鲜活的案例,使理论和实际结合,用小故事讲透大道理,把抽象的理论讲成青海话、家常话,用生动鲜活的事例讲清、讲透,打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和学生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2.开展专题化教学模式
专题化教学,又称为问题式教学,就是教学实践应立足于教材,又高于教材,针对学生的特点和思想实际,根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围绕社会现实问题、时政热点问题、学科前沿问题,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按照课程的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形成既有先后连接又相对独立的系列专题,围绕专题确定教学方案,充分利用教学手段,相对集中深入地进行教学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框架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知识结构水平薄弱,尤其是学院学生汉语基础差的特殊学情,划分专题,结合社会现实问题和时政热点,开展专题化教学,引导学生深入、系统地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和实质,用足用好高校思政课堂。
(二)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
1.使用新媒体、新技术转变课堂讲授方法
当代高校的学生大多为“95后”,他们在网络时代的影响下,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开放自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围绕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提升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才能激发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激情和热情。教师在讲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过程中广泛运用音像、视频、动漫等各类教学资源,如观看《青年习近平》《复兴之路》《辉煌中国》等,营造学生眼有所见、耳有所闻的教学环境,使抽象的理论、概念变的具体实在,在身临其境中让学生听有所获、心有所悟、情有所动、行有所向,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入脑入心。此外,可以借助微课、慕课、蓝墨云班课等平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实现思政课教学以教师为主导,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结合的教学新格局,创设积极活泼的课堂教学场景。
2.实践教学贯彻“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
实践教学环节能够有效增强理论教学的说服力,同时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知行合一”的要求。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过程中,成立学习小组,大家组织阅读《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三十讲》,让学生组织讨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内容,并结合暑期实践活动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小组,在家乡开展宣讲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和积极性,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生头脑中落地生根。
(三)思政理论课教师必須提升自身理论水平
思政课教学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向的过程,教育者要发挥好主导作用,成功履行教育职责,就必须全面提高自我的素质。作为传道者首先要明道、信道,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必须“勤于学习、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学院思政课教师面对学历较低、理论学习不够深入的现状,开展教研室集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动,通过集体讨论解决教师在备课中遇到的理论难点和盲点。同时聘请青海省特聘教授来学院开展讲座、加大思政课教师的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相关培训力度,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夯实教师的理论知识基础,做到精准授课,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头脑”,让真理光芒照亮课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入行”工作,思政课教师居于主导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先当学生再当先生,以“热爱讲台、敬畏讲台、站稳讲台”的情怀,增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的时代感和亲和力,引导大学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依据和现实根基,充分认识习近平新时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争做新时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福建师范大学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J].思想教育研究,2018(9):145-146.
[2]何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现实路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8(39):67-68.
[3]孙立军,刘爱军,王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扎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1):21-24.
[4]付丽萍.专题式教学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中的应用探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33(6).
编辑 陈鲜艳